教授酈波在《百家講壇》連續(xù)兩年講《曾國藩家書》,引起了不少家長對兒女教育的反思。酈波的兒子名叫可樂,可樂年幼時,邴波經常給他講睡前故事。兒子也會將聽到的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這讓酈波頗有成就感。
可是,當可樂上小學后,就經常對酈波說:“爸爸,你講的故事太沒意思了?!倍覂鹤舆€常能挑出他講的故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對他猛批一氣。面對兒子的挑釁,酈波卻總是說:“兒子批判父親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覺醒,我歡迎他來挑釁,也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這樣的教育下,兒子可樂養(yǎng)成了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一次,可樂喝牛奶時,像小狗一樣舔著喝,酈波隨口說了一句:“真幼稚!”哪知可樂很不屑,立刻板起面孔也給老爸來了一句:“小孩幼稚是可愛,大人幼稚才可笑?!睉坏冕B波竟一時無言以對。
可樂小學畢業(yè)時,學校邀請酈波代表家長演講。兒子怕丟面子,叮囑老爸一定要好好準備,寫個發(fā)言稿,像個小大人似的?!澳懿荒懿粚??”酈波與兒子商量道。因已當了15年老師的他,無論是在給學生上課時,還是到外面演講時,還從來沒有照本宣科過?!安恍?,你一定要寫!要不然到時候你說錯了話怎么辦?”兒子完全是一副這事兒沒商量的口吻。最后,酈波只得妥協(xié),準備了一份發(fā)言稿,有生以來第一次以讀稿的方式,做了一次演講。
演講的最后,他還幽了兒子一默:“可樂同學提醒過我,不要說錯話,不要亂說話,所以,我只好按照他的方式,準備了講稿。所以我在這里要感謝可樂同學對我的提醒、幫助與鞭策?!蓖瑢W們都笑了,可樂也笑了。
酈波說:“曾國藩說言傳身教,其實翻譯過來就是陪伴?,F(xiàn)在很多家長都把孩子推給了學校、老師,以為那就是教育的全部,其實,這是教育的缺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