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架中國國際航空CA103客機從天津飛抵香港途中遭遇鳥撞,飛機頭部被撞穿形成約1平方米的大洞,雷達罩受損。據(jù)悉,由于機長擔心飛行安全,一度向機場報告和求助,救援車輛和救護車到場戒備,所幸客機最終于下午1時24分安全著陸,機上無人受傷。有維修人員表示,客機機頭受這樣大的損傷,但沒有造成災禍,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看了這則報道,你可能會有疑問,體型小質量輕的小鳥與鋼筋鐵骨的飛機相撞,那不就是“以卵擊石”嗎?怎么“吃虧”的卻是“鐵鳥”?現(xiàn)實情況就是這樣:一只小小的飛鳥能把一架高速運轉的飛機撞壞,甚至造成機毀人亡的慘??!
據(jù)國際航空協(xié)會統(tǒng)計,1912年以來,鳥撞至少導致63架民用航空器失事。軍用飛行器速度快,鳥撞危害更為嚴重,1950年以來文獻記載的嚴重事故超過353起,導致至少165人遇難。1992年至2008年,我國軍用飛機因鳥撞造成20起嚴重的飛行事故、58起飛行事故征候和210起飛行問題,導致18架飛機墜毀、12名飛行員犧牲。
通常人們所說的“鳥撞飛機”實際上是“飛機撞鳥”,問題的根源就在于飛行器運行中的高速,而不是鳥類本身的質量。根據(jù)動量定理,一只0.45千克的鳥與時速800公里的飛機相撞,會產(chǎn)生153千克的沖擊力;一只7千克的大鳥撞在時速960公里的飛機上,沖擊力將達到144噸。高速運動使鳥的破壞力達到驚人的程度,一只麻雀就足以撞毀降落時的飛機發(fā)動機。而鳥類的生物特性決定了它以距離而非速度作為“是否飛走”的判斷標準,但飛機的高速讓它還來不及反應,就變成了“兇手”和犧牲者。
鳥撞自從人類發(fā)明飛機以來就開始出現(xiàn)。據(jù)記載,就在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fā)明了第一架飛機的9年之后,世界上第一例鳥撞事故就發(fā)生了。隨著航空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尤其是寬體客機等大型噴氣式飛機的廣泛使用,鳥撞事故逐年增多,再加上機場大多建立在城市郊外的葦塘、農(nóng)田、草地、濕地等鳥類棲息地及取食地附近,飛機在起飛和著陸時更容易發(fā)生鳥撞事故。因此,鳥撞已經(jīng)成為目前世界各國航空界所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從前,人們關注的大多為鳥撞事故對飛機和飛機上的人員所造成的傷害,因為這種事故輕則造成渦輪機葉片損壞,重則引起飛機起火爆炸或墜毀,造成重大空難。但實際上,鳥撞對自然界的鳥類的傷害是十分嚴重的,每次鳥撞都會直接導致很多鳥類死亡。
圖/東方IC
就在近幾年,經(jīng)常有人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附近的樹林里遭到鳥兒的攻擊,這些鳥大多從過往的行人身后俯沖下來啄傷他們的頭皮,其原因很可能就是由于機場周邊的人為干擾所導致的鳥兒神經(jīng)錯亂、行為異常,從而發(fā)生襲擊人類的事情。其實,動物和人一樣是有情感和心理活動的,它們也會有喜怒憂思悲恐驚。因此,它們在遇到惡劣環(huán)境時,不僅會在生理上患病,也會得精神疾病。
為了避免或減少鳥撞事故對人類造成的損失,國際航空界也絞盡了腦汁,試圖采用高技術手段來阻止鳥撞的發(fā)生。德國專家在空客飛機上試驗裝備了一種預警系統(tǒng),這種與飛機飛行控制系統(tǒng)連接的系統(tǒng)只要發(fā)現(xiàn)障礙物,無需飛行員干涉,便會引導飛機自動繞飛或爬升。當飛機作這類機動飛行時,誰也干預不了它。如果飛行員出現(xiàn)不規(guī)范動作,如爬升太陡或速度太慢等可能導致墜機的動作均會進行自動修正。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會引起諸多的問題,因而受到了飛行員的強烈反對,空客采取的這種措施是否安全,仍處在激烈的爭論之中。
對于機場面臨的鳥撞問題,除了采用原始的人工驅趕、鳴槍示警、設立攔鳥網(wǎng)或圍墻等驅散鳥類的辦法之外,科學家還發(fā)明了各種從鳥類的視覺、聽覺、食性等方面入手的各種先進設備。例如由電腦操控的定時鳴響的“煤氣炮”、通過高音喇叭播放鳥類天敵鳴叫聲的“驅鳥王”、采用“稻草人”原理制作的“恐怖眼”和利用訓練有素的猛禽來驅趕其他飛鳥的“以鳥制鳥”等方法。還有人將氨茴酸甲脂注入機場附近低洼處的積水,這種化學物質的味道對于人類來說芳香好聞,卻令來此飲水的鳥類十分討厭,從而達到了驅散機場附近鳥類的目的。
不過,國際航空界至今尚未找到一種能夠真正有效地防止鳥撞的靈丹妙藥。上述的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或者沒有持久的效果。各種視覺的或聽覺的威脅對于偶爾光顧或者途經(jīng)此地的鳥類有一定的效果,但時間一長,鳥類就會對此習以為常,對這些恐嚇伎倆見怪不怪,無動于衷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進口了一套驅鳥器,打算利用鳥類天敵的叫聲來驅鳥,卻沒想到中國的鳥根本聽不懂進口驅鳥器發(fā)出的聲音,依然我行我素。中國鳥“不與國際接軌”,“外語”不過關,讓機場花大錢交了一筆學費。相比之下,“洋人”出的“洋相”更可笑。在美國,有一個大約由3000只大雁組成的雁群在清晨飛過圣路易斯市蘭伯特機場上空,然而機場雷達程序卻將屏幕上的3000多個圓點誤當成了飛機,機場雷達系統(tǒng)由于一時間無法承受這么多“飛機”同時“造訪”,在超負荷運轉下,機場雷達系統(tǒng)最終崩潰。事實上,世界上的鳥類數(shù)以億計,遼闊的天空是它們展翅翱翔的歡場,無垠的大地是它們棲息的樂園,面對人類不斷擴展的對空間的占有,鳥類絕不會自動放棄領地。
因此,人們在與鳥類“對抗”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鳥撞的發(fā)生需要進行綜合防治。要從生態(tài)學觀點和環(huán)境保護觀點出發(fā),加強對鳥類的種類、習性、數(shù)量變動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鳥撞事故進行調查、統(tǒng)計和分析,尤其是在機場的選址、設計、施工及環(huán)境管理中都必須充分考慮鳥撞問題,利用一切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鳥撞事故的發(fā)生。(據(jù)蝌蚪五線譜、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