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泰 王妮妮 李班
【摘要】順市清原縣城郊林場經(jīng)營總面積9048公頃,森林面積8563.7公項,森林覆蓋率94.6%。資源豐富,林木質量優(yōu)良,是一個以人工林為主的林場。廣袤的森林資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永續(xù)利用提供了必備條件。
【關鍵詞】人工試驗;管理措施
根據(jù)上級林業(yè)主管部門和縣局對示范場的要求,結合我場的森林資源狀況,擬在金鳳嶺建立試驗示范區(qū)。其中:金鳳嶺示范區(qū)的示范項目主要有2個,包括:人工胡桃揪林改培的林一果型,人工刺槐純林誘導復層異齡林的林一林型。
一、胡桃楸改培試驗
通過科學的撫育間伐管理措施,調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內光照條件,培育胡桃楸果材兼用林,提高胡桃楸果實產(chǎn)量的同時,測量其生長速度和其它經(jīng)營數(shù)據(jù),尋求最佳適宜株數(shù)和技術指標,開展胡桃楸改培項目技術研究,為全縣森林可持續(xù)經(jīng)營提供示范林。
胡桃楸改培試驗小班位于構乃甸工區(qū)8林班5小班,森林類別為人工公益林,實測面積7.39公頃。金鳳嶺路邊北側,交通方便,距縣城4公里。屬于典型的森林景觀區(qū)域,按森林經(jīng)營方案區(qū)劃為重點保護類型。該小班1982年栽植,目前,林分密度比較大,影響了林木生長和結實。
樣地選設:試驗小班原則上按照2004年二類調查小班區(qū)劃為依據(jù),用GPS實測小班面積。為了確保試驗小班的成效監(jiān)測效果,森林經(jīng)營監(jiān)測樣地和對照區(qū)樣地設置在同一小班內,林分類型、立地類型、林種和樹種應一致;
樣地標示與編號:樣地選擇具有代表性地段,樣地的面積為0.1公頃,形狀為矩形,邊長為25米x 40米,樣地位置離林緣10米,樣地界外周邊用油漆做好標記,樣地東北角埋設耐腐蝕長期保存固定標樁,標注樣地號和定位坐標值。
樣地每木調查:起測徑階胸徑5厘米以上喬木,以(2厘米為徑階)在坡腳上方1.3米處用油漆標注環(huán)形標記(胸高),保留木用藍漆標注順序號,采伐木用紅漆進行標號。
繪制樣地位置圖。樣地布設完成后,應在調查表上繪制樣地位置和形狀。表明是監(jiān)測樣地還是對照區(qū)樣地。
保留株數(shù)的確定:按照遼寧省《森林經(jīng)營技術規(guī)程》(DB21/706-2013)的要求,保留木選擇發(fā)育良好、生長健壯、結實率較高的胡桃楸母樹為主。
①示范區(qū)1:面積2.87公頃,伐前株數(shù)620株/公頃(41株/畝),伐后保留株數(shù)330株/公頃(22株/畝),蓄積強度35.83%。
②示范區(qū)2:面積4.52公頃,伐前株數(shù)820株/公頃(54株/畝),伐后保留株數(shù)420株/公頃(28株/畝),蓄積強度37.07%。
二、人工刺槐林誘導復層林對比試驗
試驗原因:1990年開始我場營造人工刺槐林,面積達304.4公頃。其中:公益林247.6公頃;商品林56.8公頃。10多年林分狀況表明,刺槐在我地區(qū)生長速度慢,不適宜我場的立地條件,中、近熟林階段林木蓄積連年生長量僅為3.8立方米訟頃,同時木材材質差,有凍害,是我地區(qū)淘汰樹種。試驗的目的:為增加林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蓄積量,提高經(jīng)濟價值,將對刺槐林分進行疏伐。調整上層木林分密度,改善林內光照條件,促進下層木加快生長,建立刺槐林純林誘導復層異齡林試驗示范區(qū),為全縣國有林經(jīng)營提供成熟的經(jīng)驗。
示范區(qū)概況:示范區(qū)位于城郊林場20/9、22/5、22/6,三個小班,總經(jīng)營面積31.14公頃,距離縣城10公里,交通方便。
示范區(qū)林分狀況:
①20林班9小班,林齡為16年,郁閉度為0.8,面積為16.98公頃,平均胸徑為12.8cm,樹高13.6m,每公頃株數(shù)為1060株,每公頃蓄積量74.51立方米。
②22林班5小班,林齡為16年,郁閉度為0.8,面積為6.97公頃,平均胸徑為10.5cm,樹高9.8m,每公頃株數(shù)為1230株,每公頃蓄積量37.83立方米。
③22林班6小班,林齡為15年,郁閉度為0.8,面積為7.19公頃,平均胸徑為12.9cm,樹高12.7m,每公頃株數(shù)為840株,每公頃蓄積量62.6立方米。
示范區(qū)1:面積為8.09公頃,伐前株數(shù)860株訟頃(57株/畝),伐后保留120株/公頃(8株/畝),蓄積采伐強度78.19%;
示范區(qū)2:面積為5.89公頃,伐前株數(shù)1060株訟頃(70株/畝),伐后保留180株/公頃(12株/畝),蓄積采伐強度68.22%;
示范區(qū)3:面積為3公頃,伐前株數(shù)1130株訟頃(75株/畝),伐后保留250株2公頃(16株/畝),蓄積采伐強度68.24%;
對照區(qū):不采伐作業(yè)區(qū),1060株/公頃(70株/畝);面積為1公頃或40米帶寬。
22林班5小班:
示范區(qū)1:面積為3.7公頃,伐前株數(shù)1230株訟頃(82株/畝),伐后保留120株/公頃(8株/畝),蓄積采伐強度76.9%;
示范區(qū)2:面積為1.95公頃,伐前株數(shù)910株/公頃(60株/畝),伐后保留180株/公頃(12株/畝),蓄積采伐強度67.35%;
示范區(qū)3:面積為1.32公頃,伐前株數(shù)630株/公頃(42株/畝),伐后保留230株/公頃(15株/畝),蓄積采伐強度48.96%;
對照區(qū):不采伐作業(yè)區(qū),1230株/公頃(82株/畝);面積為1公頃或40米帶寬。
2.3.3 22林班6小班:
示范區(qū)1:面積為3.78公頃,伐前株數(shù)1240株/公頃(82株/畝),伐后保留120株訟頃(8株/畝),蓄積采伐強度78,55%;
示范區(qū)2:面積為2.16公頃,伐前株數(shù)840株訟頃(56株/畝),伐后保留180株/公頃(12株/畝),蓄積采伐強度65.42%;
示范區(qū)3:面積為1.25公頃,伐前株數(shù)960 Kc/公頃(64株/畝),伐后保留230株/公頃(15株/畝),蓄積采伐強度64.49%;
對照區(qū):不采伐作業(yè)區(qū),840株/公頃(56株/畝);面積為1公頃或40米帶寬。
參考文獻:
[1]劉軍.淺談加強林業(yè)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實現(xiàn)森林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5(12). [2]劉增民,路秋平.加強林業(yè)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實現(xiàn)森林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J].科技信息.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