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怡丹
摘 要:當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教育工作者,必當引起重視。本文以個人的教學工作實踐為內容,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為核心,論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從而提高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效開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4-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4.067
現(xiàn)代社會節(jié)奏快,生活壓力也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對于每一位公民來說,不僅僅需要健康的體魄和文化知識,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對此學校對于學生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來越關注。現(xiàn)代教育強調的是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然而,有資料證明,每年在各地區(qū)的學校中因心理問題而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有上升趨勢:我們經常在報刊、媒體上看到學生之間因為小的矛盾出現(xiàn)后,出現(xiàn)解決不當最終釀成重大問題甚至是學生的死傷。有些學生在遇到考試成績不理想或者其他挫折后,難以正確面對,做出極端事件甚至輕生。而在大學階段這方面的問題也時有發(fā)生,某大學今年也曾發(fā)生一學生因心理問題跳樓自殺的事件。這一切不能不令我們?yōu)橹畵鷳n。
新時期的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也就是之前教育所提倡的德、智、體、美、勞和心理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新時期的教育必須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這樣才能夠真正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就學校層面來說,也加強了這方面的建設。就這一問題筆者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一、家校密切合作,促進三方溝通
家庭環(huán)境具有很強的影響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父母首先要要有健康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孩子,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則,此外,父母還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老師和家長,孩子之間應有良好的溝通,做到了解每一個孩子,出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平時應多和家長聯(lián)系,還可借開家長會之際,班主任向家長介紹一些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讓家長了解這一知識和和內容,了解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性格,心理的影響,以及怎樣做合格家長,并與學校積極配合。這樣的家長會不拘于形式,家長愛聽,學生受益,我校自開展以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許多學生轉變了思想觀念,學習成績及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
二、各學科滲透,強化心理素質
學校是育人的主陣地,課堂是落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要求要落實三維目標,其中之一就包括對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導。對于學生們來說,他們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各學科老師的影響和引導,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學科育人的作用,各學科滲透來強化學生們的心理素質。
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育學生是主渠道,學校的健康課不能離開課堂教學孤立存在,為達到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我們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教學各學科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滲透。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找訓練的心理對應點,如在語文課中,教學《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讓學生感受母愛和父愛的無私、博大與精深,體會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艱辛與偉大,并由父母之愛聯(lián)系周圍其他多種形式的愛,樹立正確的愛心觀,培養(yǎng)自己博愛、仁義的情感。其次,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本著鼓、贊揚的原則,把對學生的心理訓練滲透到課堂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提倡給膽怯的學生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你能行”的暗示,讓他們戰(zhàn)勝自卑心理和同學平等相處,以競爭、樂觀的精神面貌參與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學生能不上進嗎?
三、上好心理健康課
心理健康不是語文課,更不是思想品德課,決不能僅僅滿足于讓學生了解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參與、主動討論,扮演角色,體驗情感,促進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課應根據(jù)年級的高低制定不同主題。溫馨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愉快地參加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享受獲得知識樂趣的心理條件,也是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環(huán)境,因此,教師的導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用音樂導入,故事導入,等等。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課上,采用講故事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管理好“時間”財富,可以給學生舉例,比如大文豪錢鐘書,因為熱愛文學而將自己的時間管理中的大部分時間拿來參與文學創(chuàng)作,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因為對電腦感興趣而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甚至大學的時間都規(guī)劃在內去搞設計……這類人還有很多很多。與此相對的是,有些人由于不善管理時間而一生碌碌無為。從而使學生意識到時間的寶貴,學會珍惜時間,并學會科學利用時間的方法并應用到學習生活中去。
此外,心理健康課還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相結合、“小品”與“實例”相結合等方法,使他們轉變觀念,接受心理訓練。提高心理素質。讓他們逐漸理解看問題的差異性,即每一個人因為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對于同一問題會有不同看法,所以不要隨意就受外界環(huán)境或者別人的影響,自己內心要有正確的尺度和追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學生出現(xiàn)的一些個別的,特殊的問題,往往是在長期不良家庭環(huán)境下或家庭的極度不幸造成的。一旦在學生身上形成不正常的心理或習慣就很難糾正。所以,這就需要老師采取一些特殊的心理輔導方式。如我班有一名女生,自從母親因病去世,就寄宿在姑姑家,極度自卑和消沉。我了解她的情況后,兩年來一直利用日記和她談心,還給她買學習用具,冬天送她手套,生日時親自把她接到家中,并買來生日蛋糕、吃長壽面和她聊天,她感動地哭了。如今的她樂觀,開朗,積極,上進??梢姡谖覀冞M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差異性地來解決問題,對于共性的問題要有方法,對于個體的問題也能夠想出好的解決辦法,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來開展心理引導工作。
總之,中學階段是學生的青春發(fā)育期,這一時期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逐步走向成熟,這一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學生的階段性特征采取多種方法來有效開展,為學生們的健康發(fā)展、全面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葉水湖.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 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 2000(1).
[2] 高文珺. 心理健康學識、感知風險與專業(yè)心理求助關系研究[D]. 南開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