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羅蘭
如今,在勞務用工市場,人們常常可以看見一些老年人在承攬活計。在務工時,因突發(fā)事故,有的老年人會受到一定的人身傷害。如果因為自身存在過錯,老年人在維護權益時不可避免地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近日,某區(qū)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一起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法院在查明案件實情后判決作為受害者的原告承擔一半的責任,給外出務工的老年人敲響了警鐘。
案情:2017年4月28日,江某在某商業(yè)廣場承接了一個店面裝修工程,便讓李某找人拆除天花板。李某遂找到鄒某等人進行施工。來到施工現(xiàn)場,該商業(yè)廣場工作人員見鄒某年齡較大,讓其出示身份證登記,鄒某說沒帶。后來在施工過程中,鄒某不小心從腳手架上摔下,造成左股骨粗隆間骨折,在醫(yī)院住院治療了17天,花費醫(yī)療費45904元,其中江某墊付了3000元。出院后,經(jīng)鑒定,鄒某被認定為傷殘等級10級,后續(xù)治療費還需1.2萬元。對這些費用,鄒某和李某、江某等人存在分歧,協(xié)商不成后,鄒某向某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李某和江某承擔賠償責任,向他支付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撫慰金、鑒定費等各項損失82242元。法院審理后查明,李某找鄒某一起施工時,鄒某告訴李某自己56歲,在醫(yī)院治療時,才得知鄒某的真實年齡是67歲。
說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北景钢?,被告江某雇請李某并要其找人拆除天花板,故江某應為實際雇主,應當承擔雇主賠償責任。鄒某受傷時已年滿67周歲,在明知自己年齡較大已不宜從事建筑施工的情況下仍然在高處進行拆除作業(yè)以致摔傷,且隱瞞真實年齡,自身存在較大過錯,應承擔過錯責任。此外,被告李某在接受江某雇傭后,選用施工人員不當,也應當承擔一定的過錯責任。法院最后判決,江某承擔35%的責任,扣減已墊付的3000元,還須支付25784元;李某承擔15%的賠償責任,即須支付12336元;鄒某承擔50%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