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廷春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高級中學 224000)
“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是蘇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1模塊第4章第1節(jié)“ATP和酶”中的探究性實驗。主要圍繞酶的催化特性展開,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建立酶的概念,同時學習實驗設計,因此本實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材建議的方法是: 將若干同樣大小的濾紙片(1cm2)浸入酵母菌溶液,取出后晾干,濾紙片上附著有過氧化氫酶。即實驗中過氧化氫酶是通過將濾紙片浸入酵母菌溶液從而獲得的,需要事先準備酵母菌溶液、濾紙片,浸泡一段時間后取出并晾干。實驗材料復雜,操作繁瑣。
過氧化氫酶廣泛存在于各種動植物材料中,如豬肝研磨液、土豆、蘿卜等,能否用這些簡單的材料直接檢測酶活性呢?筆者應用自制的新鮮土豆片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2.1 實驗原理 土豆富含過氧化氫酶,在過氧化氫溶液中,由于土豆片中過氧化氫酶的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產(chǎn)生氧氣泡附著在土豆片上,隨著氧氣泡的增多,燒杯底部的土豆片會逐漸上浮,直至水面。pH對酶促反應速率有一定的影響。在最適pH條件下,酶活性最大,土豆片周邊的氣泡多,上浮速率最大;高于或低于此pH,酶活性均降低,土豆片的上浮速率降低。
2.2 材料和試劑 土豆,打孔器,切片器,燒杯,過氧化氫溶液,鑷子,培養(yǎng)皿,計時器,筆式酸度計等。
2.3 實驗步驟 ①切片器切取土豆片(厚度約1mm),用打孔器獲取土豆小圓片若干放置于培養(yǎng)皿中并加蓋;②在5只燒杯中盛入體積分數(shù)為2%、pH分別為3、5、7、9、11的過氧化氫溶液,使用筆式酸度計校對溶液的pH;③在每個燒杯中放入相同數(shù)量的土豆片(3片以上);④用計時器記錄土豆片上浮所用的時間(t)。以1/t為縱坐標(酶促反應速率)、pH為橫坐標,繪制曲線圖。
運用上述實驗方法進行實驗,記錄各組溶液中土豆片上浮時間,結果顯示pH為3、5、7、9、11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土豆片的平均上浮時間依次為18′28″、12′76″、7′70″、10′79″、11′64″。再以1/t(反應速率)為縱坐標,pH為橫坐標繪制曲線圖(圖1)。由圖可知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為7左右,高于或低于此pH,酶活性均降低。
圖1 不同pH條件下土豆片上浮速率
采用土豆制備過氧化氫酶。土豆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材,取材方便,土豆片的制作簡單,課堂中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土豆片,有效提高學生參與度、學習的熱情,同時可以簡化實驗操作,而且材料貼近生活,體現(xiàn)了生物科學與生活實踐的緊密聯(lián)系。
土豆片的制作。要求土豆片大小、厚薄相同,以便控制無關變量,因此筆者選擇了兩個較為實用的器材: 打孔器(直徑1cm)和手動土豆切片器(可調(diào)節(jié)厚度0.5mm~5mm)。打孔器可以保證土豆的大小相同,手動土豆切片器可保證土豆厚薄均勻。土豆片的厚度應控制在1mm左右。土豆片過厚,可能導致上浮時間長甚至不能上?。贿^薄,上浮時間短,五組實驗的時間區(qū)分度不高。通過多次實驗摸索,最終確定土豆片厚度為1mm最佳。
使用筆式酸度計測量溶液的pH值。筆式酸度計是一種常用的儀器設備,主要用來快速、精密測量液體介質(zhì)的酸堿度值,可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用筆式酸度計代替pH試紙,可以更加精準地控制自變量,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本實驗所選用的過氧化氫溶液濃度低,僅為2%,可減小堿性環(huán)境對過氧化氫的作用對本實驗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