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卉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大刀闊斧地進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限制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需要語文教師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因此,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改變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就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整改措施
初中語文教學在新課改下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對于初中生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初中生具有較強的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文探究能力,從而促進終身學習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一)忽視學習技巧的指導,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在很多初中語文課堂,語文教師只注重初中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對學習技巧的指導,這種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教學方式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容易造成初中生“高分低能”的現象。還有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只注重對尖子生的輔導,忽視對后進生的幫助,造成初中語文課堂兩極分化。由于很多初中語文教師一直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一節(jié)課下來不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時間,學生有問題也不敢提問,造成語文課堂陷入僵局,課堂參與度較低。
(二)忽視師生互動,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語文課堂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將提前設計好的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全部灌輸給學生,造成初中生“難以消化”。由于語文教師忽視師生互動,導致初中生對語文教師產生反感情緒。俗話說,教學相長。但是,實際上初中語文教師并沒有做到這一點,水平高的語文教師自認為自己是權威,要求初中生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辦。水平低的語文教師則把語文課堂當成休閑場所,只要順利完成教學就可以。
(三)忽視課堂評價和激趣,學生不重視語文課
在一些初中里,語文教師不關心課堂評價,常常運用錯誤的評價方式,給初中生的內心造成打擊。還有的初中語文教師不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簡單的現代文還是枯燥的文言文都運用同一種教學方式,結果導致初中生在學習中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勁頭不足。尤其是對于初中作文寫作教學的課堂評價,語文教師往往給出模棱兩可的評價語,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也沒有引導初中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式,使寫作教學效率偏低。
二、初中語文教學整改措施
(一)明確教學目標,指導學習技巧
在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構建高效的學習氛圍,加強對學習技巧的指導,給初中生提供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挖掘初中生的潛力。比如講初中語文《貓》,教學目標是了解三只貓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我采用“閱讀——勾畫——品評”的課型,首先帶領初中生閱讀課文,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內涵。然后,引導初中生勾畫圈點重要內容,感受作者蘊含的情感。最后,進行品評討論,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分享合作的樂趣。
(二)注重師生互動,豐富教學形式
良好的師生互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拓寬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改變初中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還可以提升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初中語文教師應該不斷豐富教學形式,鼓勵全體初中生積極參與。比如,講初中語文《背影》,我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要求學生了解課文的情節(jié)結構,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課堂教學中讓初中生分組進行課本劇的表演,突出人物的特征,從而向初中生滲透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單一枯燥的講解,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審美愉悅和道德情感的熏陶。最后語文教師進行課堂小結并布置學生寫一篇《背影》讀后感。
(三)優(yōu)化課堂評價,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堂評價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初中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長遠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提高對課堂評價的重視,優(yōu)化評價方式,結合初中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差異化的評價方式,從而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作文教學,我不僅加強對學生寫作全過程的指導和糾正,還會做出具有引導性的評價,讓初中生可以知道自己的改進方向。比如,寫作水平較差的初中生,我會給出評語“規(guī)范書寫格式,仔細審題,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加油”。寫作水平較高的初中生,我會給出評語“創(chuàng)新寫作思路,注重寫作技巧,老師相信你”。這樣切合實際的評語會讓初中生感到非常溫暖,相比千篇一律的評語具有更大的激勵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肩負著提升初中生文學素養(yǎng)的重任,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選擇多樣性的教學方式,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改變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促進語文教學的深入發(fā)展。同時,選擇的教學內容要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