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禹
市場在二次探底的時候,投資者是最為痛苦的,被稱作“黎明前的黑暗”。在市場前期單邊殺跌的時候,很多投資者來不及反應或者不能果斷止損出局,所以“痛感”不強,而在第一次觸底反彈后,投資者心里又燃起了希望,然而不久卻又被市場生生地“撲滅”,從而讓投資者感到絕望。
此時,我們說再多的話也毫無意義,因為這部分“非要”割肉止損出局的投資者,他們是對股市絕望了才如此抉擇的,而我們又能做什么呢?難道說還總是在重復那句話“不要割在地板上”嗎?不,我們說不出口了,畢竟貿(mào)易戰(zhàn)的陰影下,悲觀情緒蔓延,股指和個股持續(xù)殺跌,對比一下人家美國的股市,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當下到了股市最低迷、最黑暗的階段,市場的各類參與者也都開始各掃“門前雪”了。有人說市場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機會,這樣說沒有錯,但并不是每一個投資者都有這樣超強的專業(yè)能力或者操作能力去把握住這些機會。A股市場的大多數(shù)投資者,只有大行情時賺錢的概率才可能超過賠錢的概率,要求中國股市的散戶們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抄底、逃頂能力,那是不現(xiàn)實的。說真的,很多時候,筆者真的希望一些媒體不要只歌頌天下太平,對風險卻閉口不提。有些投資者憑借自己的分析,也許還真的能逃到頂或者抄到底。
當然,在管制特別強的市場里,這種奢望毫無疑問是不現(xiàn)實的。目前,新股發(fā)行堰塞湖是逐步緩解了,但是卻換來了股市的連續(xù)3年走熊。金融去杠桿是一個原因,而新股超速的發(fā)行也不能不正視,當然了,還有外部利空因素如貿(mào)易戰(zhàn)等。總之,這三年來,中國股市處于“內憂外患”的影響中,指數(shù)步步下跌,而苦的則是中國那1億多的股民。那些沒有踩中類似長生生物的雷的投資者,感受可能還算好一些,目前一些基金對它估值直接為0,讓那些基民們如何感想?
本周的市場走勢,應該算是此次底部震蕩行情中最讓人感到無助的。那些在本周割肉離場的投資者們,沒有超強的專業(yè)能力前千萬別回頭。而還留在股市里面的投資者,目前也只能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應對策略上,要么選擇換股,換上有潛力的次新中小盤股,博取未來翻倍或者翻幾倍的機會,要么就只能繼續(xù)“裝死”,等待下次牛市頂峰到來的時候才賣出。
最后,希望廣大投資者能在本次熊市最為煎熬的時刻,保持相對較好的心態(tài),以期待行情來了,能“鳳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