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鋒
(河南省遂平仁安醫(yī)院內(nèi)六科,河南 遂平 463100)
在各種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室性心律失常是其常見而嚴重的并發(fā)癥,預后不良。筆者近年來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心力衰竭室性早搏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治療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8~75歲,平均(59±7.2)歲;合并冠心病20例,高血壓心臟病13例,心肌病7例。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51~77歲,平均(63±8.5)歲;合并冠心病22例,高血壓心臟病12例,心肌病6例。兩組性別、年齡、合并疾病性質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心力衰竭診斷標準采用1994NYHA心功能分級法。②室性早搏分級采用Lown早搏分級法:0級為無室早,1級為偶發(fā)室早小于30次/h;2級為頻發(fā)室早大于30次/h,3級為多源性室早,4級為成對室早或短陣室速,5級為R-on-T。
兩組均給予抗心衰(強心、利尿、ACEI、β-受體阻滯劑)治療及抗室性心律失常治療。胺碘酮200mg,日2次;1周后200mg,日1次。療程2周。
治療組加服參芪復律湯治療。藥用人參15g,黃芪20g,麥冬20g,炙甘草15g,丹參20g,苦參10g,五味子20g,葶藶子20g,桂枝12g,生地15g,熟地15g。兼血瘀加川芎20g;伴失眠加酸棗仁30g,琥珀粉1.5g(沖服)。每日1劑,水煎,共2周
心力衰竭療效觀察,室性早搏的減少次數(shù)。
用Ridit分析及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顯效:心功能改善Ⅱ級以上,心律小于100bpm,心衰征象消失,24h動態(tài)心電圖顯示室性早搏減少90%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級以上,心律小于100bpm,但不穩(wěn)定,部分心衰征象存在。24h動態(tài)心電圖顯示室性早搏減少50%以上。無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級,癥狀體癥無改善,24h動態(tài)心電圖無明顯變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常導致嚴重后果。頻發(fā)的室性早博不僅使癥狀加重,而且使心排血量明顯減少,甚至出現(xiàn)室性心動過速。實驗證明,頻發(fā)室早每分鐘5~20次,心排血量減少10%~15%。當出現(xiàn)二聯(lián)律、三聯(lián)律時,每分鐘心排血量減少15%~20%,同時可使心臟病的癥狀加重或誘發(fā)發(fā)作[1]。
室性早搏屬中醫(yī)“心悸”范疇,以氣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氣滯血瘀為基本病機。參芪復律湯益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安神復脈為主。方中人參、黃芪補益心氣、養(yǎng)心復脈;丹參疏通血脈配苦參清熱化瘀、降火止悸,葶藶子辛開苦降、開肺利竅,炙甘草、五味子養(yǎng)心復脈。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復脈、化瘀利水之效。中藥藥理研究顯示,人參能擴張冠動脈,增加冠脈流量,增強心肌耐缺氧能力。黃芪具有改善心肌收縮功能,增加心輸出量,強心和改善心功能作用[2]??鄥⒕哂懈纳菩募〖毎+、Na+傳遞系統(tǒng),使心肌應激性降低,延長絕對不應期,控制異位起搏點的作用[3]。丹參、川芎、當歸均具有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心肌等作用。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室早效果較為滿意,不僅能改善臨床癥狀及室性早搏,而且能改善心功能,減少單用西藥的不良反應,降低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