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頌,李龍杰
(河南省鄭州二砂醫(yī)院中醫(yī)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缺血性腦卒中(AIS)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腦組織局部缺血缺氧性壞死疾病。腦組織損傷會造成神經(jīng)功能減退、生活能力下降,且該疾病進展較快,治療不及時可致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隨著我國老年人比例增加,以及不良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AIS的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依達拉奉作為一種自由基清除劑,對AIS癥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中醫(yī)認為,AIS病機為氣虛血瘀,而燈盞花素有化瘀活血通經(jīng)之功效,可用于輔助治療腦卒中。本研究用燈盞花素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AIS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78例,均為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符合AIS[1]診斷標準,經(jīng)顱腦CT和MRI確診,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有溝通障礙不配合問卷調(diào)查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聯(lián)合組和對照組各39例。聯(lián)合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60.17±7.23)歲,病程(10.34±2.31)h。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61.32±7.41)歲,病程(10.78±2.06)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予以降低血壓和顱內(nèi)壓、維持酸堿平衡、控制并發(fā)癥、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等常規(guī)治療。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80)30mg加入10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日2次。
聯(lián)合組加用注射用燈盞花素(昆明龍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3907)25mg加入25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日1次。
兩組均治療14天。
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2]:包括記憶力、語言能力等5個維度,最高分30分,得分越高則認知功能越好。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BI)[3]:包括進食、穿衣等10個評分項,最高分100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能力越強。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天后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mL。分離血清,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Chemerin因子濃度,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
觀察治療前后MMSE評分、BI評分、血清Chemerin因子、hs-CRP水平變化情況。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痊愈: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 I H S S)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效:NIHSS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有效:NIHSS評分減少18%~45%,病殘程度4~6級。無效:NIHSS評分減少低于17%,病殘程度7級。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BI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BI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BI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MMSE評分 BI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39 18.23±3.57 24.16±4.98*33.12±6.34 61.27±10.23*對照組 39 18.87±3.91 20.87±4.36*32.84±5.98 37.16±6.48*t 0.755 3.104 0.201 12.434 P 0.453 0.003 0.842 0.000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hemerin因子、hs-CRP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血清Chemerin因子、hs-CRP指標比較 (±s)
表3 治療前后血清Chemerin因子、hs-CRP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Chemerin因子(ng/mL) hs-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39 94.17±12.03 81.73±8.65*11.37±2.31 5.42±1.06*對照組 39 93.48±11.52 87.46±9.82*11.06±2.18 8.36±1.89*t 0.259 2.734 0.610 8.473 P 0.797 0.008 0.544 0.000
AIS作為一種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損傷疾病,治療不及時則易導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神經(jīng)功能損傷后遺癥,預后較差。
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供能不足,氧自由基過度產(chǎn)生,一方面可直接導致脂質(zhì)、蛋白質(zhì)發(fā)生過氧化變性,另一方面可攻擊細胞膜結(jié)構(gòu)和DNA使細胞器發(fā)生病理損傷,進一步加重神經(jīng)損傷。依達拉奉可減少自由基對腦組織的損傷,對神經(jīng)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5]。燈盞花素作為燈盞花中提取的黃酮類化合物,可通過其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達到保護腦組織的目的。
AIS屬中醫(yī)“中風”范疇。主要病機為氣虛血淤。治療以通經(jīng)活血補氣為主[6]。燈盞花散寒解表止痛、通經(jīng)活血、祛濕化瘀,燈盞花素則可通過擴張腦血管作用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減少缺血缺氧對神經(jīng)功能的損傷,對腦缺血疾病有較好療效[7]。
燈盞花素對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有明確的改善作用,可能與其清除自由基和改善腦循環(huán)有關(guān)。由于腦組織損傷被抑制,缺血病變區(qū)血流量逐漸恢復正常,并達到自由基平衡狀態(tài),有利于神經(jīng)功能改善和復原。缺血損傷后伴隨的炎癥反應是評估病情發(fā)展的重要指標。Chemerin因子作為血清中一種脂肪因子,能夠通過參與脂肪細胞生成、脂質(zhì)代謝紊亂促進動脈粥樣硬化(AS)進展,進而導致腦缺血疾?。?]。而hs-CRP則能通過對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炎性損傷作用加速AS發(fā)生,通常認為其在血清中的高表達預示著腦卒中預后不佳[9]。兩組治療后血清Chemerin因子、hs-CRP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lián)合組改善程度更好,可能與燈盞花素抗炎和調(diào)節(jié)免疫作用有關(guān)[10]。
燈盞花素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AIS比單用依達拉奉療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減輕血管損傷和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