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雨 孫艷
摘要:在交通事故認定的過程中,車輛碰撞痕跡的檢測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事故的現場進行勘查的時候,會對一些遺留的痕跡或是整體的分離物進行分析,為了對交通事故進行快速的處理,對整個破案的效率進行提升,就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針對車輛碰撞痕跡的檢測技術,進行熟練的掌握。因此,本文針對交通事故機動車碰撞痕跡的檢驗,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交通事故;車輛碰撞;痕跡;檢驗;分析
一、交通事故中車輛碰撞痕跡檢驗特征
1.1 現場取證難度大
在交通事故發(fā)生的過程中,交通事故車輛碰撞痕跡的現場取證工作的難度非常大,具體的表現有以下幾點。首先,在交通事故發(fā)生時,會受到當時自然環(huán)境以及人為因素等內容的干擾,對取證的準確性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會對一些不確定性的參數進行增加,從而對整個交通事故處理的難度進行提升。自然環(huán)境因素的內容主要是,路面的材質以及路面的平穩(wěn)程度,都會對現場取證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在天氣不同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導致取樣的結果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而且也會造成一部分痕跡,或是物證出現丟失的情況,同時醫(yī)護人員,現場圍觀群眾和駕駛人員等人為的因素也會隨時的發(fā)生變動,都會對現場取證工作的難度進行提升。其次,由于交通事故案件有嚴格的時間要求和限制,檢測車輛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檢測工作的開展,有時對于一些重要的痕跡,產生疏忽和遺漏的現象,如果過后不能夠及時的補救,也會對整個痕跡檢驗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最后的影響因素就是目擊者,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目擊者提供的證詞可能存在謊言,由此也會對檢驗工作的開展增添一定的阻礙。
1.2 取證后鑒別難度大
人、車、路三者共同作用的條件之下,就會導致交通事故的出現,同時由于交通事故還伴隨著一定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因此,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必須要在鑒別和取證工作中,融入不同學科的知識,要充分的應用到力學,生物學和法醫(yī)學的內容,來對發(fā)生碰撞的車輛所產生的痕跡進行鑒別,不同的學科會包含不同的。例如,對于法醫(yī)學來說,它包含的是損傷的情況,是否分泌出有毒的物質等等。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所使用的分析方式和儀器,都會有著明顯的差異,目前來看,在我國交通事故鑒定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有一些細節(jié)仍然需要完善,因此,對取證后的鑒別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難度。
二、交通事故車輛碰撞痕跡檢驗的方法
2.1 測量法
測量法,顧名思義,它指的是通過對相關測量儀器或是工具的利用,來對事故車輛和肇事嫌疑車輛車體本身存在的痕跡之間的聯系來進行檢驗。它測量的主要內容包括了痕跡的長寬,痕跡,產生的角度等信息,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之后,會與事故車輛和肇事車輛車體所產生的痕跡進行比對,從而對發(fā)生關系的位置進行確定。一般來說,在對事故車輛和肇事車輛的碰撞痕跡之間的聯系進行判斷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到測量法,而且要注意到一些客觀因素條件的不同,例如天氣環(huán)境,痕跡的位置,以及車體部位的差異,都會對碰撞的痕跡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比對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的考慮到各項影響因素,來形成最終的痕跡比對報告。
2.2 對比法
在對事故車輛和肇事嫌疑車輛之間所產生的碰撞痕跡關系進行確定的過程,或是對車輛之間刮碰的痕跡的關系進行分析時,都可以應用到對比法,實際檢驗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做好分離痕跡以及碰撞痕跡的拍照取證工作,而且要保障照片正反相對,放大的倍數相同,然后將兩組照片進行重疊,找出兩組照片中位置大小之間的不同和區(qū)別。
2.3 重疊法
對車輛碰撞分離的痕跡進行檢驗的時候,最為廣泛的方法就是重疊法,它主要是將車體嫌疑原體斷面線條通過分離物斷面線條有效連接的方式,通過重疊對比的方式,尋找出兩者之間的不同,在重疊的過程中,相關的人員可以通過顯微鏡對分離物斷面進行銜接和觀察,確保兩者之間的客觀條件保持一致,同時為了避免人為誤差的出現,要盡可能的保障光照的方向同斷面線條之間形成90度的垂直直角,如此才可以增加結果的準確性。
三、交通事故車輛碰撞痕跡檢驗具體操作
3.1 檢驗前準備工作
在開展實際的檢驗工作之前,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對事故發(fā)生的過程進行調查和了解,對事故發(fā)生時一些客觀因素進行掌握,例如,路面的情況,肇事車輛行駛的路線等等,如果對車輛之間的形式關系不能明確,可以通過詢問目擊者或是調取監(jiān)控錄像的方式來加以確定,同時還要明確最終的檢驗目的,準備好相關的工作用具。
3.2 檢驗事故車輛碰撞痕跡
在檢驗事故車輛碰撞痕跡的過程中,首先要對事故車輛本身車體的一些具體情況進行觀察,然后對痕跡的大小和高度進行測量與記錄,通過對痕跡形成的條件進行分析和比對,尋找出正確的刮碰痕跡,最后,要通過痕跡的新舊來排除一些客觀影響因素,同時也應該對一些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考慮。
3.3 檢驗肇事嫌疑車輛碰撞痕跡
在對肇事的嫌疑車輛進行檢驗時,要緊密的考慮到痕跡的特征,尋找出相應的部位,并進行痕跡的比對,如果嫌疑車輛上的痕跡和事故車輛上的痕跡能夠相吻合,就要對痕跡的特征進行進一步的觀測,同時也應該提取出痕跡上一些關鍵的附著物。
3.4 檢驗交通事故現場散落物
交通事故發(fā)生過后,也應該對事故現場所保留下來的車體玻璃碎片,油漆片和零件等分離物進行及時的尋找,然后通過分離痕跡檢驗的方法,進一步的排除和確定肇事的嫌疑車輛。
四、總結
在交通事故發(fā)生的過程中,痕跡檢測是一項難度系數較高的工作,因此,對于檢測人員來說,必須要掌握好相關的技術,對事故發(fā)生的相關車輛進行嚴格的檢驗,從而得出一個最為準確的結果,為事故的責任認定以及交通事故的犯罪打擊提供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白萬鵬,紀建華.交通事故車輛碰撞痕跡的檢驗與分析[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6).
[2]馬松齡,李殿柱.論交通事故車輛碰撞痕跡檢驗[J].法制博覽,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