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誠
我一直相信,存在即合理,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人間的。無論他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總會有一個角落將他擱置,總有一個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屬于自己的狹小世界里,守著簡單的安慰與幸福,不驚不擾地過一生。有些人在紛擾的世俗中,以華麗的姿態(tài)盡情地演繹一場又一場的悲喜人生。而我的生活態(tài)度則是: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六月的風,六月的雨,六月一片金黃的田野麥浪滾滾。六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六月亦是離別的季節(jié),六月寄托了太多的畢業(yè)情素。數(shù)以萬計的考生將接受高考的洗禮,為了自己的詩和遠方拼搏在高考第一線,他們追求心中那首文藝且清新的詩,那個神秘且無比向往的遠方,心無雜念。大學于他們而言,是高中老師口中的人間天堂;是風雨過后的七彩虹橋;是汗水澆灌出的七色花。然而在他們期待萬分的同時,不計其數(shù)的本科畢業(yè)生將要離開所謂的人間天堂,去到社會的大熔爐里接受鍛造,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去認清自我。而我,處于一個尷尬的時期,很多時候,我允許自己有松懈的機會,允許自己敷衍了事,凡是只求完成即可,我比最差的好很多。這種將就的態(tài)度,似乎注定我將要成為一個馬馬虎虎的人。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最終發(fā)現(xiàn),真正的進步與成功,來源于對目標的精益求精。
不知不覺間,靜湖邊的柳絮隨風而逝,潔瓊樓旁的玉蘭零落成泥,龜殼體育館旁的油菜花脫去和黃色的帽子,似乎小道長廊的紫羅蘭也不見了蹤影。似乎整個美麗的校園,留下的只有悶熱。我躺在青春的被窩里,做著黃粱美夢。夢見夏的蒼翠,秋的金黃,突然聽到了一群人的叫喊。他們喊的好像是大學的遺憾,又似乎是青春的瘋狂。走近一看,滿臉的戀戀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思考片刻,我突然更加意識到原來又是一年畢業(yè)季。于是我不禁從睡夢中驚醒,開始繼續(xù)在蒼白的大學扉頁上書寫想象中的詩和遠方,是誰驚擾了我夏夜的夢?是詩,是遠方或者是那個人生無形的鬧鐘。此時,我陷入了沉思,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樣的大學生活,什么樣的青春結尾。最終得出了結果,那便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我想要的大學生活是這樣的:每天清晨擁抱最美的朝霞,在靜湖邊上吟誦經(jīng)典詩詞。上完課后,相約三兩知己奔向食堂,品味四面八方的佳肴。閑暇時光,獨自一人在圖書館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遠離城市的喧囂,生活的煩惱。捧一紙書香,和詩人飲酒作詩,與小說家閑談人生,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之后找一支筆,在一張空白的紙上書寫所思所想,記下當時的靈感。傍晚時分,和夕陽賽跑,約幾個球友,在球場上來回奔跑,把一天的煩惱化作汗水,澆灌被爆曬了一天的球場。除此之外,于千萬人中遇見我想要遇見的人,淡雅相知,必要時,手寫浪漫,傾訴難以言語的時光。讓這一份情在光陰里羞澀,在時光里纏綿,在流年里溫存。悠閑的時光太多似乎會給人不太充實的感覺,除了一杯咖啡,一朵香檳的愜意,我認為大學生活還應該這樣度過。
加入一個社團或者一個學生會的組織,結一段友誼,組織一場活動。在不斷的活動策劃中成長,學有余力時,競選一個部門的部長,帶幾個學干。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感受不一樣的精彩。通過兩年的學生會工作,口頭表達能力,活動組織能力,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高效的執(zhí)行力會融化在潛意識里。都說,春風有情于流水,古賢寄跡在斯文,好習慣的養(yǎng)成促就好的品行。除此之外,于周末的時光中,臨一本古帖,奏一首古曲。讓忙碌的心靈得到寄托。最后在大學四年的歲月里,拿一次獎學金,匯報辛苦學習的自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獎勵沒有虛度光陰的自己。身體和靈魂必須得有一個在路上,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旅程,只是所走的路徑不同,所選擇的方向不同,所付出的情感不同,而所發(fā)生的故事亦不同。于我而言,我要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把生活過成我想要的模樣。培養(yǎng)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信心。歲月無語,青春有言,聽一曲高山流水,書一紙盛世浮華。匆匆那四年,等風來不如追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