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永紅,董全宇,唐 艷,劉賢英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41)
卵巢癌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由于早期臨床癥狀隱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約70%的患者就診時已是臨床晚期[1]。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卵巢癌患者尤為重要。目前,對卵巢癌的診斷尚無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的腫瘤標志物。然而血液是最容易獲取材料之一、故本研究以血清中4種腫瘤相關抗原為靶點。結合病理診斷的金標準,尋找卵巢癌發(fā)生、發(fā)展的腫瘤標志物。根據(jù)標志物含量水平表達。在術前充分評估病變程度,術后監(jiān)測病情,預防復發(fā)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1材料本組92例卵巢腫瘤患者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來我院就醫(yī)的病人,平均年齡29-74歲,所有病例均符合1985年國際婦產科聯(lián)盟制定的標準,診斷為卵巢腫瘤的住院患者。術后經病理學檢查確診,其中卵巢良性腫瘤34例,卵巢癌58例,臨床分期Ⅰ、Ⅱ期23例,Ⅲ、Ⅳ期為35例,正常對照40例為我院健康體檢者。并證實無任何腫瘤相關疾病史的健康女性。平均年齡23-65歲。所有受檢者均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70℃冰箱內凍存。4種腫瘤標志物檢測試劑由我院放免分析室提供。
1.2方法血清中4種腫瘤標志物檢測,CA125(腫瘤相關抗原);CA19-9(腫瘤相關抗原);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嚴格按照試劑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檢測結果參照術后病理報告分組計算。
92例卵巢腫瘤患者術后病理診斷為卵巢癌者58例,檢出率63.1%,卵巢良性腫瘤34例,檢出率為36.9%,卵巢癌組與良性卵巢腫瘤組血清中四種腫瘤標志物檢測情況見表1-4。
表1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4種腫瘤標志物含量
表1結果表明,卵巢癌患者血清中4種腫瘤標志物含量水平總體升高與正常對照組人群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尤其CA125,CA19-9含量表達明顯升高。
表2 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血清中4種腫瘤標志物含量
表2結果表明,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CA125,CA19-9CEA升高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AFP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卵巢良性組屬于卵巢癌高危人群,應予以高度重視。
表3 卵巢癌與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血清中4種腫瘤抗原含量
表3結果表明卵巢癌、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血清中4種腫瘤標志物含量水平比較、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著腫瘤標志物含量升高,發(fā)生惡性腫瘤的風險越大。
表4 卵巢轉移癌與卵巢非轉移癌血清4種腫瘤相關抗原含量
表4 結果表明 Ⅲ、Ⅳ期卵巢癌與Ⅰ、Ⅱ期卵巢癌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Ⅲ、Ⅳ期卵巢癌為轉移癌,而Ⅰ、Ⅱ期卵巢癌為原位癌、早期、無轉移,故血清標志物含量差異顯著。動態(tài)觀察可以作為卵巢癌診斷治療的客觀指標。
卵巢癌是一種早期診斷困難、治療預后差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趨勢[2],嚴重影響女性的生存質量,因此尋找可靠的早期診斷和病情監(jiān)測的指標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對卵巢癌發(fā)病機制的深入研究,致力于尋找特異度靈敏度高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成為研究熱點。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細胞分泌產生,是一類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生化物質,它對于腫瘤的早期發(fā)現(xiàn),病情監(jiān)測及靶向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通過對92例卵巢良惡性腫瘤患者及健康對照組人群血清中CA125,CA19-9,CEA和AFP 4種腫瘤相關抗原檢測,證明4種腫瘤相關抗原呈高表達狀態(tài),與健康人群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CA125,CA19-9是一種類糖脂,屬于唾液酸化的Levis血型抗原,在血液中以粘蛋白形式存在[3]。CA125,CA19-9在漿液性卵巢癌陽性率可達70%-90%,而對粘液性卵巢癌陽性率為10%[4]。在卵巢良性腫瘤中也可升高,但含量與卵巢癌相比較低,此類患者為卵巢癌發(fā)生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CA125,CA19-9是卵巢癌最有價值的標志物,尤其是絕經后婦女患下腹部腫瘤時,CA125,CA19-9水平升高有助于診斷卵巢癌。因為術前CA125,CA19-9檢測陽性率可達90%,絕經前女性陽性率僅為50-60%,CA125,CA19-9的敏感性與腫瘤體積和臨床分期密切相關[5]。CA125,CA19-9最重要的價值是術后病情監(jiān)測,因為CA125,CA19-9的生物半衰期僅為5-7天,所以卵巢癌術后2-3周測定血清CA125,CA19-9水平,可判斷預后并作為調整治療計劃依據(jù)。如果每2-3個月測定一次可判斷是否復發(fā),定期動態(tài)檢測可用于評價病情穩(wěn)定或進展。
此外,本研究還同時觀察了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EA和AFP含量水平。結果表明,CEA和AFP表達亦升高與正常對照組相比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在卵巢良性腫瘤組,CEA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AFP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CEA雖然不能作為診斷某種惡性腫瘤的特異性標志物,但在惡性腫瘤鑒別診斷療效評價等方面有重要的臨床價值。AFP是由胚胎的卵黃囊及不成熟的肝細胞產生的一種特異性蛋白[6],卵巢惡性生殖細胞腫瘤能分泌AFP。特別是內胚竇瘤和胚胎癌患者可產生大量AFP,所以早期檢測AFP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診斷。
綜上所述,卵巢癌作為一種女性常見生殖系統(tǒng)腫瘤,因其病死率高,危害大,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于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顯得尤為重要。腫瘤標志物因其在腫瘤組織或患者體液中特異性高表達或高濃度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作為卵巢癌的篩查手段,尤其是多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不僅能較準確判斷腫瘤的良惡性程度。而且為腫瘤患者的預后提供判斷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