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芳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可能會碰到類似這樣一種尷尬:他們平時的腸胃都還好好的,可一遇到煩心事或緊張焦慮的時候,肚子馬上就收到信號,也跟著“瞎折騰”起來——腹痛、腹瀉,并且常常是越緊張、越焦慮,這些癥狀就越來“湊熱鬧”,實在是苦不堪言。
由于這種情況只是偶爾發(fā)生,很多人都歸結于吃錯東西,自行吃點胃腸藥之后就不再理會。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醫(yī)師胡春玲告訴大家,這種“一緊張焦慮就拉肚子”的情況,也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征所致。
人的胃腸道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器官,一旦受到某種刺激,就有可能因胃腸肌肉的不正常收縮而引起以反復發(fā)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伴大便性狀改變(如黏液便、大便干結)或習慣改變(如大便次數增多或排便困難)為臨床特征的功能性胃腸病,即“腸易激綜合征”。
這種癥狀在進餐后可加重,而排便后則可緩解,在排便的頻率和糞便的外觀上也是可各有不同,有些人表現為腹瀉,有些人表現為便秘或腹瀉與便秘的交替發(fā)作。
而這種刺激,除了外在食物,心理因素的影響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如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時,同樣也可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
腸易激綜合征只是暫時的胃腸功能異常,內臟器官沒有疾病改變,而且也不會發(fā)展為惡性腸道疾病,所以很多人都不以為然,但這種不適有時也會帶來尷尬,頻密發(fā)作的腸易激綜合征有時甚至還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腸易激綜合征該如何治療呢?胡春玲表示,對腸易激綜合征,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如果是因負性精神刺激而引起的,預防它發(fā)作需要做的是調節(jié)好心態(tài),保持心情舒暢、遇事豁達的胸懷,學會合理釋放生活工作及身心壓力。對于癥狀比較嚴重,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對癥給予一些藥物來緩解,同時注意飲食上要避免進食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