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云
養(yǎng)生方法多種多樣,不僅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選對時機更可以事半功倍。養(yǎng)生專家提示,一天中,從早晨、上午、下午、傍晚到夜晚,分別應該遵循“慢”“動”“潤”“暖”“松”這5個養(yǎng)生要點。
早晨盡管筋骨已經舒展,頭腦也愈發(fā)清醒,但體內的臟器和血管卻仍處于半夢半醒之間,此時也是身體最危險的時刻。因此,早晨養(yǎng)生的訣竅就在于慢。
慢起床:要做到3個3分鐘。在平仰臥的狀態(tài)下,睜大雙眼,適應由睡至醒的交替過程。這時可將手掌搓熱后“干洗臉”3分鐘。然后,慢慢坐起來,呈半臥位,用手指梳頭100下,持續(xù)2~3分鐘。再將雙腳移至床沿,靜坐2~3分鐘。這個期間緩慢練習深呼吸。
慢排尿:排尿勿用力過快過猛。因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頭暈,甚至出現(xiàn)排尿性暈厥。排尿盡量緩慢,直立位或蹲起時,要手扶支撐物。
慢飲水:如果大口喝水,容易給心臟帶來過大負擔。正確的方法:倒一杯溫開水,先含一小口滋潤口腔,然后慢慢咽下;繼而再小口勻速地喝,約250~300毫升即可。
9:00~13:00,是人體一天中最精神、大腦最具活力的時候。在這個黃金時段內,應該最少運動1小時、動腦一刻鐘。1小時的鍛煉,可以用15分鐘預熱,30分鐘運動,最后15分鐘伸展。沒有整塊時間鍛煉的人,則可以抓住零散時間進行鍛煉。所謂動腦,是指積極思考,抽出一刻鐘做幾題腦筋急轉彎或數獨,真正調動大腦的潛能。
下午時段,身體需要消化午飯攝入的大量食物,小腸把食物里的營養(yǎng)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里。這時我們需多喝水,用來稀釋血液,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久坐的人此時要起身扭扭腰,畫圈按摩腹部,讓喝進去的水滋潤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另外,可以用溫熱的濕毛巾擦擦臉,緩解下午的疲憊。
19:00~21:00,是身體逐漸開始倦怠的時候。此時的養(yǎng)生重點是讓疲憊的身體逐漸舒展開來。睡前最好選擇度數較低的葡萄酒,小酌一杯,可促進入眠。此外,溫水(溫度在37~39℃)泡澡20分鐘左右,可讓身心沉靜下來,或用溫水敷臉、泡雙手、泡雙腳來代替泡澡。
多想開心事,放松緊張情緒,或進行睡前按摩,放松身體,就能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