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友琴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超過三分之一的分值決定了它的重要性,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作文已經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必不可少的部分,讓學生從教材中學得方法,在閱讀中積累儲備,激發(fā)寫作興趣,在實踐演練中讓學生人格內涵得以凸顯,是作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寫作;范例借鑒;素材儲備;激發(fā)興趣
寫作,向來視為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作文教學也成為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曾有學生戲言:寫作之難,難于上青天!身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如此現狀,我們必須有所作為。
一、以教材為抓手,尋找“借鑒”點
葉圣陶曾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關鍵要用好這個例子,使課文成為學生文學積淀的載體?!备咧薪滩膿碛胸S富的內容,擁有多樣化的元素,它不僅是閱讀文本,更是寫作范例。
議論文的寫作不能不說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而大多數學生呈現的議論文:論據單一,分析不深入。如何讓學生能夠根據同一個論點,并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深入思考,準確深入透徹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不,《荊軻刺秦王》就是范例,荊軻為了民族大義而勇于獻身的偉大精神,學生很容易感悟到;接著,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深層次思考:一個深明大義的民族英雄為什么會去刺殺秦王呢?這跟他的性格相符嗎?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思考,探尋主因,噢!究其內因是秦王的殘暴統治引起了人民的極力反抗。從荊軻刺秦王的事件中,學生就可把它作為秦王暴政的一個佐證。
再如,針對學生作文開篇總愛兜圈子、拐彎抹角的情況,如何引導呢?蘇洵《六國論》便是很好的范例。文章開篇說:“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且中心論點只有兩個字:賂秦。論點有力明確簡潔,我們不正可以學習提出論點的方法嗎?
“秦以攻取之外……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這一段是論證直接用土地賄賂秦國的三個國家——韓、魏、楚的破滅之道;“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這是論證過程的第二部分,論證了未嘗直接用土地賄賂秦國的三個國家——齊、趙、燕的破滅之道,是受了賄賂秦國的三個國家的牽連最終滅亡,這一部分就是論證“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這個論點的。
如果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都能及時挖掘整理能為我所用的作文范例,并能從不同角度評點和訓練,假以時日,定能寫出有思想、有說服力的精美文章了。
二、堅持閱讀,注重積累,儲備素材源
學生往往受限于“三點一線”的狹小天地,無心關注窗外事,以致學識淺陋、見聞不廣、文思枯竭。如果我們的作文教學還僅僅是課堂上的說說寫寫,就無法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認知天地,更無法讓他們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積淀。
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以至一篇文章,都是語文大廈建構的基礎。若離開了這些根基,語文就成了海市蜃樓,變得虛無縹緲,更何談長成葉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葉老先生說:“生活就如同泉源,文章亦猶如溪水,只有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才能自然活潑地歡暢流淌?!币粋€出類拔萃的寫作者,必然是一個擁有良好閱讀習慣、寬闊閱讀視野和豐厚閱讀積淀的人;況且,語文是一門感性十足的科目,它的內在規(guī)律不像理科那么明顯,如果不經歷大量閱讀,就難以獲知其規(guī)律。只有廣泛涉獵,大量閱讀,才能讓視野變得開闊,思維變得活躍,也才能出現靈敏的語感,從而下筆如有神。
三、多樣訓練,及時鼓勵,點燃寫作熱情
如何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宋代學者張載曾說:“學習達到歡愉的境界,就會輕松,以至于不能自制,因此定會上進?!弊寣W生有話可寫、有話想說,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努力追求的境界。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其實我們的學生并不是在任何時候都無話可寫,當遇到那些讓他們感興趣的人或事時,他們還是能夸夸其談,很有寫作熱情的,不能激發(fā)寫作興趣的只是那些中規(guī)中矩的作文題?;诖?,我給學生安排了“每周一談”“熱點談論”“校園現象之我見”等作文活動,讓他們記錄一周中最高興、最激動、最煩惱、最疑惑、最想跟老師說的事,這種形式有利于學生從一周的經歷中篩選出主要內容,培養(yǎng)選擇材料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身邊發(fā)生的事情、社會上出現的熱點話題,尋找能激起他們熱情的興趣點,讓他們有話說,樂于說。久而久之,這種表達就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表述,從內心深處不再排斥、不再厭惡、不再畏懼,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對學生的寫作技巧進行指導。
教育本身就是訓練,作文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尤其是書面表達能力的集中體現,只有善于引導、科學輔導,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智慧發(fā)展。
寫作,想要愛你并不難。
參考文獻:
[1]婁麗云.作文教學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意識[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4).
[2]姚洪珍.論作文教學中個性化思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7(2).
[3]吳曉嵐.談語文教師“語文味”之從來[J].教學月刊,2006(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