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系統(tǒng)接受漢字教育的初始階段,學生在這一階段漢字學習的成果將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所以,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階段,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擴大學生的識字量,為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奠定良好基礎。然而,要想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識字量就需要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盡可能多的認識掌握漢字,最終促進學生的識字水平。因此,筆者將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識字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探究,希望能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教學效率
漢字是語文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前提。就小學階段而言,學生的識字水平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說學習過程是一個蓋樓的過程,那么漢字就是所有學科的磚塊。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識字能力,擴大識字水平已經(jīng)成為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小學語文識字課堂作為學生學習漢字的主要場所擔負著學生識字的重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效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識字水平。提高小學語文識字課堂教學效率成了廣大語文教師的追求。接下來,筆者將從學習興趣、漢字發(fā)音、漢字理解與運用三個方面進行探究,從而找到提高教學效率的實施路徑。
一、 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尤其是處于識字時期的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受心理和生理條件所限,在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個時期的學生更多的是貪玩心理。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像傳統(tǒng)的教學一樣,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情境的作用下,集中集中注意力進行識字學習。
例如:在學習《我在街上識漢字》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硬紙板制作一些招牌、路牌等道具,將教室裝扮成街道,然后讓學生分組,在“街道”上行走,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街道上的一些文字,并對這些文字的使用場景和使用方式進行學習。
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fā),在教師的引導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防止學生因走神而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最終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 巧妙運用兒歌,掌握發(fā)音
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對兒歌有很強的興趣,一方面由于兒歌一般比較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另一方面兒歌韻律歡快,能夠?qū)⒁恍┥畛WR、學習技巧以很愉快的口吻說出來,相對直白的說教不容易引起反感。而且,學習文字的發(fā)音是學生接受識字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聽音能寫,看字能讀是學習漢字的要求之一。因此,在識字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兒歌這一形式,幫助學生掌握發(fā)音,從而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識字量,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例如:利用兒歌幫助學生認識到兒化音的使用,避免碰到兒化音的場景學生將后面的“兒”字也讀出來,或者利用兒歌區(qū)分多音字,比如:“好”字就有三聲和四聲兩個讀法,利用兒歌讓學生正確區(qū)分這兩個讀音的用法,了解“問好”和“好問”是不同的讀音,避免兩種音節(jié)不清,出現(xiàn)混用情況。
此外,除了幫助學生掌握文字的正確讀音外,還有利于利用兒歌學習文字的結(jié)構(gòu)。總之,兒歌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簡練文字的學習步驟,提高相關文字的應用能力,最終提高語文水平。
三、 引入信息技術,理解字義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進入到課堂上,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幫助學生擴大識字水平。
例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時,筆者利用多媒體設備,將需要學習掌握的漢字展示出來,并對這些漢字的字義進行解釋??梢赃x擇用動畫的形式進行解釋,蒼耳的“蒼”字,由兩部分構(gòu)成,上面是一個“艸”,下半部分則是“倉”,豆莢的“莢”字,上半部分也是一個“艸”,下半部分則是一個“夾”,這種結(jié)構(gòu)的還有蒲公英的“蒲”字,這些字的上半部分都是一個草字頭,并且都是代表的植物,所以學生就會通過這些歸納總結(jié),帶“艸”一般都與植物有關。這樣能夠讓學生對字義有更深刻的印象,從而能夠掌握這些漢字的使用方法。
信息技術可以從感官刺激上影響學生的記憶力,從而幫助學生幫助學生加深印象,理解字義,掌握使用方式,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語言能力。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對學生當前和未來學習發(fā)展影響巨大,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利用兒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讀音,通過信息技術加深學生對漢字含義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靳紹鐸,曹淑梅.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
[2]許慶蘭,許士松.關于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的探究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6).
作者簡介:
何婷婷,河南省信陽市,高店鄉(xiāng)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