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釗
在常人眼中,環(huán)境惡劣和人跡罕至的荒漠,通常與“生命禁區(qū)”“極寒”“酷熱”“極旱”“荒蕪”等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字眼聯(lián)系起來。也正因為如此,敢于勇闖荒漠和挑戰(zhàn)極限的冒險家們,一直都備受關(guān)注和敬仰。憑耐力體能去進行荒漠極限探險,則是以最原始和最艱辛的方式,向自然回歸,向身體致敬,向欲望坦白。荒漠也因為他們而迸發(fā)出活力與生機。
在世界各地的荒漠中,有這么一些極限耐力跑賽事,完成其中的任何一項,都是可以終生驕傲的了不起成就。
中國甘肅戈壁系列賽
甘肅省的瓜州和敦煌兩地,是戈壁系列賽事的主戰(zhàn)場。踏上戈壁,去點燃內(nèi)心的火焰。
1)玄奘之路戈壁挑戰(zhàn)賽
每年近3000人的規(guī)模,堪稱國內(nèi)荒漠極限耐力賽之最,中國境內(nèi)首屈一指的商學院金領(lǐng)人群耐力運動盛會。全程112公里,3日分段團隊賽(A組)或20小時個人賽(A+組)。于每年5月舉辦,頂級華語商學院EMBA學員專屬,每人在就讀一所院校期間,只有一次機會參與A組比賽,對多數(shù)人來說,這也是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機會。在八百流沙極限賽中,不乏A隊精英跑者的身影。
團隊賽(A組):有趣而繁雜的團隊計時、強制休息和性別/年齡減時,個人報名費16800元。
個人賽(A+組):GPS自導航,參加者必須是往屆A組完賽成員(2018年“戈13”新增組別)。賽程安排如下:
第一日(體驗日)29公里,無排名,限時9小時;
第二日31公里,競賽日,男子限時7小時30分,女子限時8小時;
第三日32公里,競賽日,男子限時8小時,女子限時8小時30分;
第四日22公里,競賽日,男子限時5小時,女子限時5小時30分。
2)八百流沙極限賽
400公里的推薦路線,不少于5000米累積上升且最高海拔不低于3500米。每年9月底10月初,花3500美元報名費。全程無路標,使用GPS設(shè)備自導航,尋找40個打卡點,時限148小時(每年遞減1小時)。個人需要全程背負20余項強制生存物品,重量不低于5公斤。設(shè)10個休息站,供運動員寄存食物、更換鞋服和休息。穿越有“旱極”“風庫”之稱的戈壁無人區(qū),溫差可超過50℃(-15℃~35℃),而且,完賽無ITRA/UTMB積分。這個比賽被稱為中國式荒漠極限耐力賽中的“滿漢全席”,只為中外最“硬核”跑步人群精心打造,每年只有50個稀缺名額,并且有著極高的參賽門檻:
A 兩年內(nèi)獲得20個ITRA積分,且至少完成一場100英里;
B 完成環(huán)勃朗峰極限越野賽(UTMB100英里個人賽或UTMB-PTL 302公里團隊賽)等10場資格賽中的任意一場,或是在荒漠/山地極限耐力運動方面獲得過其他獨特個人成就。
3)飆山越野·魔山挑戰(zhàn)
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兩屆的魔山挑戰(zhàn)暨玉門國際越野賽,雖然名氣不如前兩項戈壁賽事,但已經(jīng)在國內(nèi)西北地區(qū)越野賽事中樹立起了良好口碑。魔山挑戰(zhàn)賽道設(shè)置于玉門魔山公園,選手穿過狹窄的山地峽谷,橫跨多個大型谷地,穿越侵蝕峽谷和布頁巖的沉降地帶。戈壁、沙漠、丘陵、峽谷、火山口,詭譎多變的地形,高低起伏,砂礫摩擦,塵土飛揚,腳下感受著地獄般的歷練,眼中享受著別有滋味的西域奇景。將于2018年8月11日舉辦的該比賽在組別設(shè)置上進行了升級,從原來的10公里、30公里、70公里升級為25公里、60公里、100公里,這樣的梯級設(shè)置讓不同水平程度的選手都能參與進來,對越野跑運動的推廣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
極地長征系列荒漠賽
由香港“極地長征”(Racing The Planet)公司組織的全球知名系列荒漠耐力極限賽—4 deserts(四個沙漠系列賽)。每年有4站,一年之內(nèi)全部完成可獲得“大滿貫”稱號。單場報名費約為3500~3700美元。每站賽事都選址在地球上自然環(huán)境最嚴酷的地方,除了必要的住宿、水源和醫(yī)療保障外,參賽者需要7天內(nèi)獨立完成250公里(每天一個賽段),長距離賽段通常為80~84公里,一般安排在第四天或第五天進行。
該系列賽包括:戈壁長征(Gobi March),始于2003年,在中國或蒙古國境內(nèi)的戈壁地區(qū)舉辦;智利阿塔卡瑪穿越(Atacama Crossing),阿塔卡瑪沙漠被稱為“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雖然不是旅行團的首選,卻是南半球觀星勝地,受到無數(shù)天文星空愛好者的追捧;納米比亞撒哈拉賽(Sahara Race);最后的荒漠—南極(The Last Desert),在白色荒漠上,完成其他各站后才有資格報名。此外,極地長征還打造了Racing The Planet新西蘭超級馬拉松賽,也曾在約旦、尼泊爾、埃及、澳大利亞、厄瓜多爾、巴塔哥尼亞、馬達加斯加、冰島等擁有荒漠地貌的地區(qū)舉辦過賽事。
世界極限沙漠賽
1)撒哈拉地獄沙漠馬拉松
(Marathon Des Sables)
始于1986年,是世界上創(chuàng)辦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分段制荒漠極限耐力賽(超級越野跑世界巡回賽UTWT的唯一一個荒漠賽,完成可獲得6個UTMB積分)。4250英鎊的報名費中包含尸體遣送費、往返摩洛哥與倫敦的機票,以及擺渡車票等費用。開創(chuàng)了6天/250公里、含有一個長距離賽段的分段賽模式,于每年的4月在摩洛哥的撒哈拉沙漠舉辦。規(guī)定不可寄存物品,必須全部自行背負,對飲用水進行嚴格的配額管理,歷史上出現(xiàn)過傷亡事故和茹毛飲血、死里逃生的典故,依然每年有近千人參加,是世界上規(guī)模較大的個人制荒漠賽。
2)惡水超馬
(Badwater UltraMarathon)
始于1987年,是美國境內(nèi)最著名的公路極限耐力跑賽。人車組合的參賽模式頗具創(chuàng)意——參賽者自行招募一輛汽車和4個人的后援隊,負責比賽期間的飲食補給、解悶開心、噴淋降溫和傷病處置,組委會不負責提供任何補給。于每年最炎熱的7月在加州莫哈維荒漠死亡谷舉行,報名費1495美元。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在北美洲最炎熱、最荒涼、最干旱的地區(qū),也是海拔最低點(﹣85米)起跑,跑向海拔2500米的惠特尼山口。累積上升4450米,累計下降1859米。全程217公里,時限48小時。每年只有100個席位,參賽門檻極高,必須完成指定資格賽(以100英里或更長距離的比賽為主);此外還要用英語寫一份陳述參賽理由的自薦信,該信得足夠打動組委會才能報上名。
3)猶他州荒漠240英里
(Moab 240 Mile Endurance Run)
始于2017年的全新賽事,是美國境內(nèi)距離最長的荒漠極限耐力跑賽??傞L383公里,累積上升8900米,比賽環(huán)境為干旱的半荒漠,并且地形極為復雜,與八百流沙有類似之處。不間斷計時,時限112小時。補給站只提供睡眠帳篷、醫(yī)療和清水,只能在指定補給站寄存食物和更換衣物,從第90公里開始,才能引入后援陪跑,無強制裝備,只有推薦攜帶物品,每年有250個參賽名額且不設(shè)參賽資格限制。每年10月中旬舉辦,早鳥價格995美元,最高1195美元。
4)Big Red Run大紅跑
這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多日荒漠極限耐力跑賽,始于2014年,每年六七月間在辛普森沙漠舉辦,夜間氣溫零度,白天可突破30℃,環(huán)境極為干旱。6天內(nèi)完成250公里荒漠穿越,前三天每天42公里,第四天31公里,第五天84公里,最后一天只有8公里。每年僅有50個名額,報名費為2895澳元。
5)Run The Rann 100
蘭恩荒漠100英里
始于2014年,在印度-巴基斯坦邊境的鹽堿地舉辦的荒原極限耐力賽,于每年春季舉辦。在荒涼而崎嶇的白色鹽堿地和亂石堆中奔跑100英里,時限48小時,晝夜溫差巨大,要穿越無數(shù)低矮的帶硬刺荊棘叢和崎嶇山包。從2017年開始要求使用GPS設(shè)備自導航尋找賽道,最大的困難是地平線上如同警戒哨般的禿山,似乎永遠也跑不到頭。這個比賽將難度與趣味、自然和人文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注重與當?shù)厝嘶印?00英里組報名費約為150美元,完成可獲得5個ITRA/UTMB積分。另有101公里和50公里組別可選。
6)阿特拉斯穿越賽
(Trans Atlas Marathon)
始于2013年,于每年的5月在摩洛哥舉辦的荒漠極限耐力跑多日賽,賽事創(chuàng)始人是聯(lián)手統(tǒng)治摩洛哥地獄沙漠馬拉松的摩洛哥頂級運動員阿漢薩爾(Ahansal)兄弟,他們奪得冠亞軍的次數(shù)合計多達15次!
全程280公里,分為6個賽段,每天的賽程依次為:45公里、50公里、46公里、55公里、35公里、45公里。因地形復雜,賽道落差大,號稱摩洛哥境內(nèi)最難的多日賽。最高點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穿越酷似月球表面的火山地帶。這個每年只有30個名額的迷你精品賽事,報名費為1690歐元,或1950歐元(每天只跑前半程,余下乘坐越野車進行沙漠巡游)。
個人挑戰(zhàn)
1)為水而跑第一季
澳大利亞極限耐力跑者、節(jié)水環(huán)保組織Thirst(渴望宣言)的創(chuàng)始人米小娜(Mina Guli),為了呼喚對淡水資源稀缺的關(guān)注,在2016年進行了“為水而跑”第一季個人挑戰(zhàn)活動,耗時7周,在7大洲的7大荒漠跑了1688公里,平均每天跑一個馬拉松距離。這7大荒漠包括南極冰原、亞洲約旦沙漠、北美洲莫哈維沙漠、南美洲阿塔卡瑪荒漠、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南非卡魯沙漠、西班牙塔貝納斯沙漠。
2)南非自由之路慈善長跑
2014年,英國極限跑者咪咪·安德森(Mimi Anderson)和澳大利亞極限跑者薩曼莎·蓋奇(Samantha Gash,極地長征大滿貫最年輕完成者,2010),在40天內(nèi),完成了近2000公里的南非荒漠長跑—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為當?shù)氐呢毨逃I集善款。
3)白斌極限長跑
2011年,中國極限耐力跑運動員白斌和林義杰等人,歷時150天,完成了從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到中國西安的絲綢之路長跑。他們穿越了中東、中亞和中國西部的若干荒漠地帶。2018年,白斌再度啟程,挑戰(zhàn)南北極長跑,也會經(jīng)過南北美洲的若干荒漠地帶。
4)穿越印度慈善長跑
薩曼莎·蓋奇在2016年的一項慈善挑戰(zhàn),為印度貧困青少年籌集教育善款。她在77天里跑了4000公里,其中包括在荒漠地帶中的若干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