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玲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人們對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教育的關注程度也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就初中化學教學來說,面臨較多的問題和挑戰(zhàn)。由于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需要以堅實的基礎,嚴謹?shù)乃季S等為依托,而從目前情況看,受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教學理念和能力等限制,教學效果不容樂觀,所以很難達到新課改要求。
關鍵詞:學生 化合價化學式 教學策略
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關,化學學習對學生的日后發(fā)展也有較大意義,而且化學的趣味性比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強。但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由于部分初中生對未知領域有較強的畏難心理,又比較貪玩,所以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概念混淆,看見習題不知如何下手等情況。在此背景下,教師將很難在較短時間內(nèi)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1]
一、學生學習“化合價與化學式”效果不佳的原因
之所以部分學生在“化合價和化學式”教學上存在眾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選用的教材知識結(jié)構(gòu)缺乏合理性。就人教版教材來說,其安排的順序為分子、原子、原子結(jié)構(gòu)、離子、化合價、化學式,雖然這在科學知識上存在一定的邏輯順序,但不太符合學生的認識結(jié)構(gòu)、思維習慣等,容易出現(xiàn)教學脫節(jié),學生不易理解等情況。第二,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較差,在化合價教學中輕視“數(shù)”和“性質(zhì)”間的聯(lián)系?;蟽r雖然是通過具體的數(shù)值表現(xiàn)出的,但它實際上代表著化合物形成時的某種性質(zhì),但教師通常會這點,而這容易致使學生產(chǎn)生誤解或者是不能較好地理解為什么單質(zhì)中元素化合價為零以及化合物為什么存在電中性。第三,部分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具體形象思維仍占主導。具體形象思維是指人腦對表象進行的思維,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表現(xiàn)為對表現(xiàn)的概括、加工和操作,但是化學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對語言符號進行思維,因此在化合價和化學式的學習中,學生容易遭遇挫折。第四,學生的畏難心理較強,學習興趣較低。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其積極性、教學參與情況等直接關系著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但部分學生容易在尚未深入了解化學,感受化學魅力前就因畏難心理,否定化學,不想學化學。其實,對初中化學教師來說,明確“化合價和化學式”教學不足的原因只是推動教學發(fā)展的一小步,他們更應以此為基礎,本著因材施教等原則對癥下藥,幫助學生識記化合價和化學式。[2]
二、“化合價與化學式”的教學策略
1.增強學生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學好化合價和化學式,教師應從學生的意識入手。也就是說,教師應借助適當?shù)姆绞剑偈箤W生正確認識化合價與化學式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知化學的魅力,以此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首先,在正式進入化合價與化學式教學前,教師可以舉例說明英語中的水是“water”,數(shù)學中的水有體積、重量等,語文中的水常常被賦予生命,借此促使學生思考化學中的水應怎樣表示,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其次,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化合價是化學的重要概念,而化學式是化學的重要用語,并詳細解釋說明他們的意義及區(qū)別。一般來說,化學式具有宏觀和微觀兩種層面的意義。就CO2為例,宏觀上其表示二氧化碳這一物質(zhì),即二氧化碳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組成。而從微觀上來說,其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即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gòu)成。最后,進入化合價和化學式的教學階段。
2.重視例題講解,促進學生理解
在化合價和化學式教學過程中,為了防止教學流于形式,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相關知識,推動學生認識自身不足,教師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講解部分例題。比如,教師在教學完化合價的確定方法后,可以借助下列例題幫助學生加以鞏固。即存在X、Y兩種元素,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之比為7:3,如果某一化合物僅由這兩種元素組成,且他們的質(zhì)量比為7:2,其中X元素的為+n價,那么該化合物中Y元素的化合價為多少。再比如,教師在教學完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分子質(zhì)量、混合物中某元素含量等內(nèi)容后,可以借助下列例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相關公式。即,如果R2(SO4)3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342,那么試求R(NO3)3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值得注意的是,在例題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和反應確定具體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對例題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較好,不需要教師加以強調(diào),那么教師可以本著節(jié)約時間的原則,粗略帶過。但如果學生在這一方面存在較多不足,那么教師可以先請部分學生試著解答,以此了解他們的思維和解題難點,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講解。另外,為了增強效果,還可以再出一些類似的例題幫助學生鞏固,或者鼓勵學生課后嘗試同桌間相互出題。[3]
3.傳授相關技巧,提高教學效果
在化合價和化學式的教學中,有一部分需要理解記憶,有一部分需要掌握并應用,所以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傳授相關的技巧。另外,在物質(zhì)化學式的推算上,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最小公倍數(shù)法,而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正確率,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具體來說,學生可以先標出元素符號的化合價,然后再取該化合價的絕對值作為另一元素的原子數(shù)值,以此完成書寫。比如,F(xiàn)e2O3中,氧原子的個數(shù)是鐵元素化合價的絕對值,鐵原子的個數(shù)是氧元素化合價的絕對值。不過,書寫規(guī)范很重要,如果元素化合價都為偶數(shù),那么應化到最簡整數(shù)比,再進行書寫,例如MgO不能寫成Mg2O2,而是MgO。
結(jié)語
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看出研究“化學式和化合價”的教學策略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這符合新課改要求,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科研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這能充分展現(xiàn)教師的教學水準,還有助于學校教學地位的增強。然而,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將“化合價與化學式”的教學策略落到實處,使其發(fā)揮實際作用并非易事,這不僅需要綜合能力強,專業(yè)素養(yǎng)高,相關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通力合作,還需要學生積極配合,更需要學校給予相應的支持與幫助。
參考文獻
[1]秦婕.化學用語的教學策略——以《化學式和化合價》一課為例[J].新教育,2016(24):61-62.
[2]吳永軍.注重角度剖析,優(yōu)化教學設計——“化合價與化學式”教學反思與難點突破策略[J].考試周刊,2016(97):128-129.
[3]王向臣.淺談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策略——以《化合價與化學式》教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