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新的學習資源,從屬于數字教育資源的范疇,近幾年受到中小學教師的廣泛認同,并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微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為單一的知識點,教學形式是通過視頻或者音頻等多媒體作為載體,以多媒體為媒介并與課堂教學的任務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滿足課堂教學的要求。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德育課堂,在當前致力于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課立足于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進行課堂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微課在課堂教學的運用豐富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形式,學生在上課之前通過下載微課提前了解教學內容并進行思考,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微課;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
微課(Microlecture),又名微課程,與常規(guī)課相比規(guī)模比較小,它的功能主要是講授單一的知識點或者突破某個教學問題。微課能在短時間內受到中小學教師的廣泛認可,并能在短時間內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一是得益于微課微課自身的優(yōu)勢,二則與其特定的技術背景和時代背景相關。首先,微課是一種簡短的微小視頻,簡短的微課能讓學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把握課程的要點。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把握住了微課的這一特性,將課堂上簡單的知識點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不僅節(jié)省了課堂教學的時間,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微課的內涵
微課最早出現于美國,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正式提出了微課這一概念,并運用于在線課程。國內研究學者對微課也有不同的解讀,在我國,最早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研究員胡鐵生,他對微課的定義同樣也處于不斷地變化發(fā)展中,2011年,他提出微課是微視頻與相關資源的有機結合,并把微課定義為一種新的資源類型,對于微課的規(guī)范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他還從資源庫的建設,微課的設計、開發(fā)等方面對微課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
其他研究學者也對微課的概念進行了界定,華南師范大學的教授焦建利認為微課的目標是為了解釋某一知識點,它的表現形式是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載體,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二、微課的主要特征
(一)短小精悍
國內外研究微課的廣大專家學者認為,微課最顯著的特征是短小精悍?!岸獭笔窍鄬τ?0-50分鐘的傳統課堂而言,微課的時間為10分鐘,微課視頻在播放時間上相對于傳統課堂縮短了許多,微課的這一主要特點符合中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靶 笔侵肝⒄n一般只圍繞某學科的一個知識點展開的,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主題更加突出?!熬北憩F在微課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一節(jié)課的內容都是經過精選、濃縮的,通過的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的精品課程。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內容相比,微課的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更加精煉。“悍”是相對于微課的學習效果而言的,能夠有針對性的學習者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
(二)網絡共享,使用便捷
微課的主要載體是微視頻,采用的是流媒體的格式,如WMV和FLV等,通過網絡平臺將學習內容傳達給學習者。將微課上傳到網絡平臺,學習者可以在線觀看也可下載保存到電腦或者手機上觀看,可以滿足學習者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滿足學習者多種學習需求。
(三)系統性與獨立性
微課具有獨立性和系統性的雙重特征。微課的系統性是指微課能將相關學科的知識點系統化、有體系的聯系起來,最后搭建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一般而言,一節(jié)微課一般只圍繞某一知識點展開,主題明確,不涉及其他無關內容,這就是微課的獨立性。
三、微課在教學上的應用
(一)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上的應用
我國廣東省佛山市教育研究人員胡鐵生在整理了中小學教師對不同教學源的需求后,結合自身區(qū)域資源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于2010年率先提出開發(fā)微課資源并將這一理論付諸實踐。2010年佛山市舉辦了首屆中小學優(yōu)秀教師微課大賽,微課大賽面向的群體主要是優(yōu)秀中小學教師,并得到了一線教師的積極響應,共征集了1700多件優(yōu)秀微課參賽作品,使微課正式走進中國課堂,并成為中小學一線教師的重要教學資源。在中學教學中,微課的廣泛使用豐富了中小學課堂教學形式,學生可以通過微課隨時進行學習,提高了教學效率。從2010年首屆微課大賽之后,微課正式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課的應用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師通過制作微課,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也得到增強,國內的教師隊伍不斷向專業(yè)化、成熟化的方向發(fā)展。
(二)在網絡教學上的應用
目前,國內的微課不僅應用于日常的課堂教學,在一些課外的網絡課堂上的應用更加廣泛。如2012年12月,由鳳凰集團、華南師范大學及電視臺協同創(chuàng)辦的“鳳凰微課”正式啟動。目前,鳳凰微課網所發(fā)布的課程分為把大板塊,即鳳凰教育、公開課、教師培訓、職業(yè)教育、網絡學院、心理學、家庭教育及特殊教育。每門公開課分為若干專題與知識模塊,可積累、可分別篩選、可分別選修,為此還構成了面向終身學習的“學分銀行”系統,初步實現了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相銜接,學歷教育與非學歷培訓相溝通。微課在網絡教學上的廣泛應用,改變了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豐富了學生學習的方式,促進教育的不斷變革。
四、高中思想政治微課的概念及應用方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微課的概念
高中思想政治微課的載體主要為微型教學視頻,它是圍繞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某個知識點或其他相關主題而展開的,可以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移動學習的短小精悍的課程資源。從本質上來說,高中思想政治微課是微課的一種,是微課與具體學科相結合的產物。從學科上來說,它是高中政治學科的拓展和延伸,具有德育性特點,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熱情。從形式上來看,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核心的教學和學習資源。從內容上來看,它是通過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某個知識點的講解、探究或討論而產生的微型課程。
(二)微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方法
微課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與“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相結合,可以分為“課前自主學習,課堂導練,課后鞏固練習”三個環(huán)節(jié)。
1.課前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
在老師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們提前觀看微課,讓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堂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并對需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利用圖片、視頻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早理解學習內容的重難點,知識點,總結問題,這樣上課時就做到有的放矢,明確學習目標,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2.課堂導練環(huán)節(jié)
學生在課前學習微課之后,教師在課堂上先花一定的時間提問,練習的方式檢測其學習成果,讓同學們總結和發(fā)現問題,然后再通過分小組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等方式,突破重難點,查缺補漏,更深入系統地理解知識,在同學們的互助合作學習中,提高同學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后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
課堂教學為了照顧整體的情況,教師只能按照大多數學生能接受的水平進行授課,同學們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是不同的。在課后,課上沒聽懂的可以應用微課重復學習,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播放有關知識的習題,不僅可以讓學生自己做還可以及時進行解答,有利于鞏固新知。最后,還可以播放一些知識鏈接,補充有關材料,從而開拓視野,拓寬知識點。
五、總結
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德育課程,始終以“立德樹人”為主要目標。開展微課在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應用研究,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能在一個更加開放自由民主的環(huán)境里學習。微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微課學生可以對同一知識點進行反復的學習,也可以進行拓展和提升訓練,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實現,同時能培育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yǎng)。對于教師而言,使用微課,讓教師的角色從“演員”變?yōu)椤皩а荨薄=處熢谥谱魑⒄n時,需要潛心研究教材,劃分學習目標,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制作微課。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困惑及時進行解答,在促進學生學習的同時也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重要途徑,促使教師向專業(yè)化,成熟化的道路發(fā)展。對于新課程改革來說,微課的引入也為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提供了新的方向,促進了教育研究的理論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蘇小兵,管鈺琪,錢冬明,祝智庭.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年第6期.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電化教育研究》,2011 年第 10期.
[3]劉敏:《淺談高中政治微課制作》,《新課程教學》,2016 年第 1 期.
[4]鄭理文:《微課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聊城大學 2017 屆碩士學位論文.
[5]張紅霞:《微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新課程》,2015 年第 12 期.
[6]劉嘉:《“微”之風習轉高中政治課堂》,《考試周刊》,2015 第 2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