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衛(wèi)平,王麗媛
(鄂東醫(yī)療集團黃石市中心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湖北 黃石 435000)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指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導致的急性心肌缺氧缺血性病變,屬于冠心病的急危重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經(jīng)濟狀況、飲食習慣等因素的改變,急性冠脈綜合征呈逐年增加的趨勢[2]。同時,隨著臨床醫(yī)學的發(fā)展與完善,患者對疾病與健康的認知不僅僅局限于生理狀態(tài),還包括身心健康狀態(tài)[3]。因此,積極探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負面情緒管理干預對策具有必要性與可行性。壓力管理干預是指患者應對壓力事件及其引起負面情緒的能力。有研究[4]顯示,壓力管理干預有助于明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在臨床治療與護理期間發(fā)揮重要的協(xié)同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旨在探討壓力管理干預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改善作用。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間本院心內科住院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118例,年齡41~80歲,病程7個月至5年。根據(jù)入院時間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與對照組(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納入標準:(1)全部患者均符合冠脈綜合征的診斷標準[5];(2)具有獨立自主行為;(3)自愿參加本研究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與倫理志愿書。排除標準[6]: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肺功能不全、肥厚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與風濕性心臟病、嚴重高血壓、嚴重糖尿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智力障礙、文盲、妊娠哺乳期婦女、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與精神性疾病等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醫(yī)療付費方式等一般資料之間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情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的對比結果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策,具體措施包括:(1)心理護理,由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心理醫(yī)師向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心理疏導與心理訓練,每次30~60 min,每周2次,共8次。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述疾病的相關知識,向患者講述治療成功的病例,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治療與護理的配合度。(2)健康教育,定期為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提升其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3)生活護理,護理人員囑咐患者合理飲食,要求鹽攝入量<6 g/d。(4)運動指導,護理人員囑咐患者選擇步行作為最佳運動方式,并將個體所能到達最大功能的60%~70%心率作為運動訓練的靶心率,訓練時間為20~30 min。
1.2.2 觀察組干預方法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對策的基礎上采用壓力管理干預,入院當天至出院后1個月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壓力管理,每次20 min,每天1次。壓力管理干預內容:(1)壓力測試。入院當天測定急性冠脈綜合征對患者的壓力反應,評定患者日常減緩壓力的方式,糾正吸煙、酗酒、高鹽高糖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2)健康宣教。入院當天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盡地講述急性冠脈綜合征的定義、病因、誘因、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案、護理方案與預期療效等知識以及壓力的常見癥狀,分析急性冠脈綜合征發(fā)生發(fā)展與壓力的關系,評定壓力程度,明確壓力來源。(3)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之間的心理交流與溝通,指導患者采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提高其對治療與護理的配合度。(4)轉移注意力。告知患者緩解負面情緒的方法,包括深呼吸與全身放松訓練。同時指導患者采用談心聊天、看電視、聽廣播與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限制探視人員與探視時間,避免周圍環(huán)境刺激對患者的不良影響。(5)完善家庭與社會支持系統(tǒng)。與患者及其家屬形成和諧的護患關系。告知家屬支持與理解對減緩壓力的重要性,囑咐患者家屬及其親朋好友多照顧與關愛患者,促使患者家屬積極參與壓力管理干預。(6)出院后隨訪管理干預。出院后1個月內采用個別咨詢、電話隨訪(每周2次)與健康講座等方式進行出院后隨訪管理干預。通過個別咨詢,心理咨詢師為患者提供壓力應對指導;通過電話隨訪了解出院患者規(guī)律服藥情況、心理健康狀態(tài)、自我壓力減緩情況與生活質量,完善壓力管理宣教,1個月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狀況適當延長隨訪間隔時間;通過健康講座,邀請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治療成功的經(jīng)驗,充分發(fā)揮患者角色的榜樣作用。
1.2.3 觀察指標 (1)負面情緒。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與Zung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標準[8]評定負面情緒,量表主要包括20個項目,總分值80分,分值越高提示焦慮或抑郁程度越嚴重。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與SDS評分的差異。(2)生活質量。采用西雅圖心絞痛自評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該量表[9]主要包括疾病認知程度、治療滿意度、心絞痛發(fā)作情況、心絞痛穩(wěn)定程度與軀體活動受限程度等5個維度共計19個條目,用于評定生活質量。計算標準分值[標準分值=(實際分值-該維度最低分值)/(該維度最高分值-該維度最低分值)×100],標準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佳。(3)護理滿意度。采用心內科護理管理質量標準[10]評定護理滿意度,評定內容主要包括護理技術、護理知識、護理服務態(tài)度、護理責任心、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等,總分值100分,其中90~100分評定為非常滿意,75~89分評定為基本滿意,<75分評定為不滿意。
1.2.4 資料收集方法 由經(jīng)嚴格培訓的心內科主治醫(yī)師填寫一般資料,由經(jīng)系統(tǒng)化培訓的調查員發(fā)放與回收調查問卷,現(xiàn)場指導患者填寫調查問卷,現(xiàn)場回收調查問卷,及時檢查調查問卷的完整性,避免遺漏項,由非參與本研究試驗的資深護理人員錄入與核對相關數(shù)據(jù),避免研究試驗參與者個人因素對研究結果產(chǎn)生的偏倚,提高研究客觀性。
2.1 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上述評分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與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干預后得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比較分)
a: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1
2.2 兩組患者SAQ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疾病認知程度、治療滿意度、心絞痛發(fā)作情況、心絞痛穩(wěn)定程度與軀體活動受限程度共5個維度的SA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上述評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SAQ量表5個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AQ評分比較分)
a: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1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87,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結果[n(%)]
3.1 壓力管理干預有助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緩解負面情緒 有研究[11]顯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通常存在較多的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也有研究[12-13]顯示,實施壓力管理干預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管理期間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壓力管理干預有助于明顯緩解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負面情緒。壓力管理干預作用途徑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壓力管理干預通過促進患者表達自身的情緒反應,充分減緩與宣泄壓力,從而有效緩解負面情緒[14];一方面壓力管理干預通過持續(xù)與及時的心理指導與心理交流,及時解決患者因疾病引起的一系列情緒問題,進而有效緩解負面情緒。
3.2 壓力管理干預有助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改善生活質量 隨著社會水平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追求更佳的生活質量。有研究[15-17]證實,壓力干預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針對由于心理壓力導致的生理不適癥狀進行積極處理,對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急性冠脈綜合征由于病情遷延反復,護理期間患者容易出現(xiàn)多種負面情緒,從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壓力管理干預有助于明顯改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生活質量。究其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3個方面:(1)壓力管理干預通過及時測試壓力反應,明確壓力來源與表現(xiàn),并通過個性化的心理壓力疏導促進患者有效減緩心理壓力,從而提升生活質量。(2)壓力管理干預通過激發(fā)患者的正面情緒,糾正不良生活方式,促進健康行為的形成,并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特征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提升生活質量。(3)壓力管理干預通過貫穿住院至出院恢復期的全過程,有效調整患者用藥的規(guī)律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進而提升生活質量[18]。
3.3 壓力管理干預有助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提升護理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妷毫芾砀深A有助于提升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護理質量。究其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2個方面:(1)壓力管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更為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深入推動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作,保證護理服務工作變得更為規(guī)范化與人性化,從而提升護理質量[18]。(2)壓力管理干預通過加強家庭與社會的支持系統(tǒng),結合護理人員、患者、家屬、親朋好友的共同努力,豐富了護理服務內涵,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形成,進而有效改善護理質量。
隨著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與護理技術的不斷完善,常規(guī)醫(yī)學與護理模式已經(jīng)逐漸向生理-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轉變,醫(yī)護人員對于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特征更為重視。本研究顯示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加強壓力管理干預有助于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從而提升生活質量與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