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促使中日兩國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使得對日語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從而高校越來越重視對日語教學的改革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滿足時代的需求。本文探索分析了當前日語教學方法的現狀,并主要針對教學方法提出具體的改革對策,以促進我國高校日語教學的發(fā)展,提高日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日語 教學方法 改革與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109-01
高校日語教學中,存在著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嚴重影響到日語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高校日語教學應更新教學觀念,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日語應用能力,從而促進實現高校日語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與發(fā)展。
一、當前高校日語教學方法的現狀
在我國高校日語教學中,往往只是將日語當作一種語言教學,只是針對詞匯、語法等知識的傳授,這種傳統(tǒng)機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日語相關內容時很被動,而且這種填鴨式的語言教學方法占用了絕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學生只是針對語言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除了記錄筆記外,學生對課堂日語只是缺乏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這就不利于日語知識以后的應用。
這種傳統(tǒng)教學方法營造的課堂氛圍枯燥沉悶,教師對語言與語言環(huán)境之間密切關系的忽略和不重視,不利于學生發(fā)現學習日語的樂趣,從而導致缺乏積極主動性,這必然影響了教學效率。
在日語教學中,很多學生將考級作為日語學習的目標,同時教師也沒有將日語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雖然最后部分學生順利通過日語考級考試,但是學生的日語應用能力有限。對此,教師應當將重視和提高學生的日語應用能力并將此作為日語教學的根本目的。
此外,學生選擇日語專業(yè)并非是個人喜好,絕大部分學生是為將來就業(yè)打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日語教學是為就業(yè)服務這一點,從而教學只圍繞著大綱開展,教學與工作崗位實際脫離,從而導致學生畢業(yè)后不僅缺乏有效的崗位日語應用能力,而且課堂學習的日語知識并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充分應用。
二、日語教學方法的改革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為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企業(yè)對日語人才的能力和技能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由此為促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現狀提升綜合競爭能力,高校日語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
(一)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日語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初學日語中,多數學生因為日語復雜的語法、繁多的假名等等,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對此,在日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語言知識來源生活而服務應用生活的原則,在日語教學中將日語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因此教師教學不能拘泥于教材,更多的是將日本民俗風情等融入到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生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搜集日本原聲影視作品,通過作品賞析的方式營造生動豐富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中日文化素養(yǎng),在講解日本文化中吸引學生,消除學生被動的學習心理,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此外,學生在模仿日文影視作品中,有助于校正日語發(fā)音不準確的問題,提高自身的日語口語水平。
(二)改變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在日語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變學生為中心,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
首先打破原有的教材結構,有選擇性的重新整合后開展場景模擬的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在語言實際應用中體驗學習日語的快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日語實際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
(三)以就業(yè)為導向開展日語教學
日語教學在強調語言技能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應當順應社會時代發(fā)展,因此學校應當站在就業(yè)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置業(yè)素養(yǎng)。在教學中強調和重視對學生就業(yè)和置業(yè)發(fā)展的認識,以提高學生就業(yè)能力為導向開展日語教學。
在課堂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訓練語言技能,同時也要培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以某個主題為中心,圍繞日語人才能力設計課堂教學內容。例如,為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職場交際用語,教師可設置相應的商務交際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在角色演繹中充分提高日語交際能力,為未來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高校日語教學還應當定期測試,檢驗教學質量,考核學生學習效果,根據成績反饋教師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三、結論
綜上可見,日語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對拓寬學生就業(yè)渠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日語教學方法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對策,以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促進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高效日語教學質量,最終為國家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更高水平的日語人才。
參考文獻:
[1]蘇寧.《淺談日語教學中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4年第33期
[2]牛偉.《淺談新興手段在日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都市家教月刊》.2014年第1期
[3]蔡元姬.《高校日語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與實踐》.《人文社會科學(社會科學II)》.2016年第12期
[4]單天洪.《高等院校中、日教師日語教學方法比較分析》[J].《常州信息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作者簡介:
劉婭倩(1975-),女,漢族,江西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日語教學,日語研究,企業(yè)管理,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