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紅
摘 要:所謂的切入點是指解決某個問題最先著手的地方。對于教學來說就是找到幫助學生走進課堂、理解課堂內(nèi)容、完成教學目標最先著手的地方。也就是說,一線教師要想構建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抓好切入點是關鍵,也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就從題目、作者、情境以及情感四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抓好語文課堂的切入點,如何確保語文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進行論述,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都能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切入點;題目;作者;情境;情感
眾所周知,準確切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但從以往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很多教師并沒有注意切入,直接選擇開門見山,或者是以舊帶新的教學模式,導致很多學生很難快速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做好切入,要從多方面入手來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進而,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進行論述。
一、文本題目切入
題目切入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分析文本題目中找到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進而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課堂,并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打好基礎。所以,在教學時,我們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分析題目的習慣,以促使學生在自主交流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為了能夠準確切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之中,在教學時,我以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
(1)都說題目是文章的題眼,請問,看到這一題目之后,你能想到什么?
(2)嘗試說一說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3)在讀題目時,你是否能感受到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組織學生對這幾個問題進行思考,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這節(jié)課基礎知識的學習之中,進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同時,也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文本作者切入
眾所周知,每一篇文本都給予了作者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而從作者切入新課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讓學生在對作者基本資料的學習與搜集中提升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進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時,由于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葉圣陶先生,所以,在課下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葉圣陶先生的相關資料進行搜集和整理,如:葉圣陶先生的生平、教育理念、其他作品等等,之后,在正式上課時,我組織學生以教師的身份向其他學生介紹葉圣陶先生,最后,看哪個小組能夠表述的更加全面,并判定為獲勝小組。當然,我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比拼,而是要讓學生在資料搜集中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在展示中完善自己的資料庫,進而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做好前提工作。所以,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發(fā)揮以文本作者為切入點的作用,要鼓勵學生在自主分析作者、掌握作者基本資料的過程中形成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三、文本情境切入
所謂的情境切入,是指通過創(chuàng)設與文本相對應的情境來引導學生在情境的探究與思考體驗中理解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基本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夯實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先相關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同時,也為學生健全地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那份父子親情,也為了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常源藖砬腥胝?。所以,我先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了地震的情境,并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的問題,即:
(1)為什么文章中反復強調(diào)時間?
(2)為什么小主人公會先讓其他同學上去?
(3)為什么文章會三次出現(xiàn)“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這句話?
組織學生在這樣的直觀情境和問題探究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中的父與子》當時的場面,同時,也能在問題情境的探究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節(jié)課的難點,同時,也為學生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四、文本情感切入
情感切入是指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相一致。所以,我們可以以“情”為切入點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大意,同時,為全面提升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基礎。因此,在教學切入點的選擇時,我們就可以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分析中延伸出來,對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中心思想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學《將相和》時,由于這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讓在學習中更好地懂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和為貴”的道理。所以,在切入課時,我組織學生以“和為貴”這一關鍵詞進行理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時,也為學生全面地發(fā)展打好基礎。
總之,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找準切入口,并通過恰當活動的組織與應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確保課堂三維目標順利實現(xiàn),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學生基本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綜合學習素養(yǎng)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明慧,高玉仙.小學語文教學中素質(zhì)教育的準確切入點的探索[J].赤子(中旬),2014(4):416.
[2]陳慧.小學語文有效的課堂提問的切入點探討[J].文學教育(中),2013(6):12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