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姝然
摘要:古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詞中,有相當多的作品中會出現(xiàn)關(guān)于月亮的描述,古代關(guān)于月亮的別稱有銀鉤、金輪、嫦娥等六十多種,古詩詞中出現(xiàn)的月亮,常用來抒發(fā)作者情懷,表達思念、借景生情,闡明事理等。
關(guān)鍵詞:詩詞;月亮
月亮,是太空中離我們最近的那顆星月,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款款而來,飄然而去,總是那么守時。有時彎月如鉤,亦可金輪當空,月光如水,素雅清和,和人們的善良中庸之道相得益彰,所以詠月的詩詞那么多也就自然而然了。
據(jù)查證,李白寫了九百多首詩,其中有三百多首與月亮有關(guān)。2018年3月,在好詩文網(wǎng)(http://www.haoshiwen.org)中,檢索帶“月”字的文章,會得到近二萬篇古詩詞!盡管不全是描寫月亮的,但古代文人對月亮的崇拜敬畏和關(guān)注由此可略見一斑,通過對月亮的謳歌描寫,誕生了一篇篇不朽詩作。
古人對月亮的稱謂很多,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類便是依據(jù)月亮呈現(xiàn)在人們視線中的形狀。當新月初升時,稱之為銀鉤、玉鉤,明朝的于謙的《見新月有感》中這樣寫道:“新月似銀鉤,彎彎掛客愁”;半月時稱之為玉弓、弓月,隋朝明馀慶在《從軍行》中寫道:“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當月滿之時,對于它的稱謂就比較多了:金輪、玉輪、銀盤、玉盤,每個名字都是響當當?shù)?,給人以質(zhì)地飽滿之感,唐朝姚合在《對月》中寫道:“銀輪玉兔向東流,瑩浄三更正好游”。第二類便是依據(jù)民間傳說,將月亮擬人或者擬物了。傳說中,月亮中有兔子、蟾蜍,于是乎月亮被冠以銀兔、玉兔,金蟾、銀蟾、玉蟾,神話傳說中的月宮蟾蜍是三條腿的,可以招財進寶,大吉大利,元朝人白樸的《水調(diào)歌頭·詠月》中就有一句“銀蟾吸清露,白兔搗玄霜”;傳說中月亮還有桂花樹,所以桂月、桂輪、桂宮、桂魄也成為了月亮的別稱,至于廣寒、清虛的別稱,也是因為傳說中月亮有廣寒宮、清虛宮兩座宮殿,除了以上之外,傳說中的月亮駕車之神望舒、后羿的美貌妻子嫦娥、屈原的學生姿態(tài)曼妙優(yōu)雅的嬋娟都是月亮的別稱,林林總總加起來,月亮的別稱總計有六十多個,可見,古人對月亮是有多么溺愛和偏心了。
千萬年的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亙古未變的曠世沉吟,古人心境與月默契交融,碰撞出了無數(shù)經(jīng)典曠古名作,千古傳誦,古人寫月所表達的情感,不外乎以下情形:敘志抒懷,對月托思、借景生情,以月明理。
敘志抒懷。文人常以明月來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超脫曠達的情懷。“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這是屈原在被流放時抒發(fā)了不與邪惡勢力合污,高潔自好,肝膽永如日月生光的心志;“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孤獨的詩人李白在與月亮的感情交流中達到了一種新的意境,把月亮引為了知己,結(jié)為忘情之交,找到了精神的歸宿和心靈的家園;“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痹里w的詩詞,雖留傳極少,但《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躍然紙上。
對月托思、借景生情。面對皎潔的月光,就會有感而發(fā),獨自佇立,思念之情便會萌動,不能自已,思念情人、親人、知己、故鄉(xiāng)……,古人在對月托思方面的描寫,體現(xiàn)的是淋漓盡致。最早,可以上溯到詩經(jīng):“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庇腥苏f,這是《月亮代表我的心》詩經(jīng)版,對情人的思念,如歌如泣;至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那就不用再提了,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卑淹鰢龑释恋乃寄顚懙搅藰O致,于是引生了更大的嫉恨,為了這首詞,李煜“香消玉殞”;杜甫老先生在《旅夜書懷》中寫到“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一位孤苦伶仃的老者衣食無落、顛沛流離,在凄慘的月夜中更是被襯托的那么無助,讓人唏噓不已;無論是小橋流水的李清照,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的蘇東坡,他們的詩詞,都會和月亮有染,無論是“月滿西樓”,還是“千里共嬋娟”,可以說,如果寫的詩詞里面沒有月亮,肯定他也不會是出人頭地的詩人。
以月明理。明月亙古如斯,跨越時空,相比之下人生是那么的短暫和渺小。在先賢的詩詞里,月亮便成了亙古不變的象征和世事變遷的永恒見證?!按航彼B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通篇二百多字,“月”出現(xiàn)了十五次之多!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以寫月作起,以寫月落結(jié),把從天上到地下這樣寥廓的空間,從春、江、花、月、夜入手,通過環(huán)環(huán)緊扣、連綿不斷的結(jié)構(gòu)方式組織起來,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面對人生的短暫和月亮的永恒,詩人難免有淡淡的傷感,但是沒有頹廢的絕望,月夜的美景因這些富于哲理意味的詩句而增添了神秘的氣氛,望月懷人的情緒又因這種對宇宙無窮的思索而變得深沉、幽邃。
月亮成就了文人,文人也會投桃報李,大肆歌頌,就這樣,他們相互偎依著,攙扶著,走過了無數(shù)的春夏秋冬,仰望月空,仿佛又聽到了詩人們的吟誦。
(作者單位:山東省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