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tinwong
攝影像面鏡子,就如看到尾仲浩二的作品,沒有過目不忘得場面,也不故作嚴肅,更不像一個故事的敘述,但你卻能看得饒有興致,就如同攝影師本人和他對待生活的方式一樣,他的照片就是自己最好的寫照。
那一年,尾仲浩二28歲,他對自己說,如果到30歲的時候還是沒有結(jié)果的話,那就“放棄攝影去過普通人的生活……”
時間回溯到1982年,那年的尾仲浩二22歲,剛從東京寫真學(xué)校畢業(yè)的他,選擇到一家公司上班,在過了一段時間安穩(wěn)的職員生活之后,選擇了辭職,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這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我從未想過要從事一份常規(guī)的工作?!敝?,他為一個時尚攝影師擔任助理,然而不久,他再次選擇放棄,他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沒有興趣”、幾個月后,尾仲浩二加入了由森山大道創(chuàng)立的CAMP畫廊——這種由成員均攤費用共同舉辦展覽的畫廊形式只在日本有。在當時,尾仲浩二是最年輕的成員,他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照看店鋪。
在CAMP期間,尾仲浩二舉辦了自己的第一次個人攝影展“背高的麒麟革”。這是一組由53張黑白照片構(gòu)成的系列作品,拍攝的是日本許多地區(qū)郊野的景觀,畫面中常常出現(xiàn)肆意生長的各種野草,照片影調(diào)濃重粗糲,即使如尾仲浩二這樣的溫和性格,其青春時代的作品也會煥發(fā)出意氣風發(fā)的氣質(zhì)。這次攝影展只有15天的展期,尾仲浩二在海報上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寫得比攝影展的名稱還大,他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堅定了走攝影之路的想法。
CAMP畫廊于1984年解散,這段僅僅兩年的經(jīng)歷對尾仲浩二影響深遠:他不僅承襲了他的老師——森山大道的漫游式的拍攝方式,也由此活在了森山大道投下的陰影里——所有人都說尾仲浩二的攝影和森山大道很像。
CAMP畫廊的解散讓尾仲浩二感到不安,他隱約覺得自己還是應(yīng)該加入到一個攝影工作室才算穩(wěn)妥,畢竟,無依無靠的生活給人感覺就像是永遠沒機會靠岸的小船,對于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未來意味著巨大的挑戰(zhàn)。好在還有攝影,尾仲浩二并未停止拍攝。在CAMP畫廊剛剛解散后的某一天,尾仲浩二對著窗外發(fā)呆,突然看到了窗外街道上空飄浮著一艘飛艇,飛艇上印有“Kodak”的字樣,尾仲浩二亳不猶豫拍下了這一瞬間。這張照片后來成為了slow Boat中的第一張照片。而拍攝這張照片的地方,也成為了日后“街道畫廊”(Kaido Gallery)的開設(shè)地點——這是尾仲浩二自己開辦的畫廊,其運營方式和CAMP畫廊一樣。
街道畫廊于1988年開業(yè),尾仲浩二的想法是,這里可以成為一個交流的空間,并不是以銷售為主要目的,每個月可以在這里做一次攝影展,展示自己和朋友的照片。同時還可以開辦工作坊,尾仲曾強調(diào),開工作坊并不是像教授那樣講課,而是“想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開心地拍照片、看照片,怎樣才能把攝影堅持下去”。那一年,尾仲浩二28歲,他對自己說,如果到30歲的時候還是沒有結(jié)果的話,那就“放棄攝影去過普通人的生活”。街道畫廊于1992年關(guān)閉。不過一切并未像當初想象的那樣糟,尾仲浩二始終在堅持拍攝,作品數(shù)量不斷積累,“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畫廊、工作坊的同伴一起聊天、喝酒”。而街道畫廊也終于在2007年得以重新啟動.作為現(xiàn)如今尾仲和朋友們舉辦影展、開辦工作坊的中心。
喝酒是尾仲浩二的一大嗜好,當被問及,如果在拍照和喝酒兩件事中只能選一件的時候,尾仲浩二低頭尋思片刻回答道,還是會選擇拍照,而且拍照成功以后有了錢,還可以買酒喝——這樣的回答引發(fā)了所有聽眾的歡笑。
喝酒這件事的確能反映出尾仲浩二的生活方式:享受生活,悠然自得。2018年4月21日,尾仲浩二來到中國無錫的無像空間舉辦攝影展,在開幕式上,尾伸浩二特地用從日本帶來的咖喱粉為出席開幕式的觀眾烹飪了一鍋純正的日式咖喱,用小面包蘸咖喱也是他獨創(chuàng)的吃法,品嘗過尾仲咖喱的觀眾無不稱贊味道美妙。也許恰恰是這種會生活和享受生活的態(tài)度,讓尾仲浩二熬過了艱難而漫長的上世紀90年代,因為那段時期,尾仲浩二的黑白作品總被說成是“森山大道式的照片”,這一說法曾讓尾仲浩二苦惱不已。后來的歷史證明了尾仲浩二在90年代末期嘗試彩色攝影的正確,這讓他徹底擺脫了森山大道的陰影,從而擁有了一套自己獨特的影像風格?
尾仲浩二是當今世界少數(shù)堅持自己進暗房放印照片的攝影家之一,他曾說:“在暗房里為各種想法傷透腦筋才是最快樂的時光?!彼X得“只有自己沖印照片才是制作完整作品的行為”。
雖然現(xiàn)在數(shù)碼化趨勢已經(jīng)不可逆轉(zhuǎn),但尾仲浩二是當今世界少數(shù)堅持自己進暗房放印照片的攝影家之一,他曾說:“在暗房里為各種想法傷透腦筋才是最快樂的時光?!彼X得“只有自己沖印照片才是制作完整作品的行為”,而他高超的暗房技術(shù)不僅體現(xiàn)在他早期的黑白攝影上,也體現(xiàn)在后來確立他地位的彩色攝影上。迄今為止,他已經(jīng)出版過三十多本攝影單行本,在這些攝影書中,他曾說過,最喜歡的是《背高的麒麟草》,此外就是Slow Boat。前者是第一部作品,后者則是尾仲攝影生涯中轉(zhuǎn)型期的作品——這是尾仲浩二最后一本黑白攝影作品集,此后他的創(chuàng)作重心就轉(zhuǎn)向了彩色攝影。
Slow Boat中收錄的84幅作品,拍攝年代從1983年到1999年,事實上這個時間段也幾乎涵蓋了尾仲浩二黑白攝影的全部時期,集中體現(xiàn)了尾仲對于攝影的思考和探索。在編輯這本書的時候,他曾感慨道,“我敢肯定,從現(xiàn)在起再過十年,我會重新再看一遍這些底片,然后我還會被一些不同的東西給迷住的”。Slow Boat后來的兩次再版,或許也從側(cè)面證實了尾仲的這種判斷,好作品終能經(jīng)得住時間的檢驗而作為創(chuàng)作者本人,對黑白攝影仍然情有獨鐘,在Slow Boat后記中,尾仲浩二如此說道:“……我仍確信,攝影需要黑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