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為春
【摘 要】目的:探討不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治療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引流方式的不同分為A、B、C三組,對比三組治療情況。結果:A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3.33%,B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33%,C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組間比較,C組的最低,A組最高。結論:雙腔氣囊導尿管行胸腔閉式引流與單腔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兩者比較,雙腔氣囊導尿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更佳,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值得應用。
【關鍵詞】不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臨床探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026-0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eural drainage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n pulmonary vesicles.Methods: 90 cases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n lung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a,B and C,and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rainage method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R was 63.33 % in GrouPA,23.33 % in GrouPB,and 3.33 % in GrouPC.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was the lowest in GrouPC and the highest in GrouPA. Conclusion: the result of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closed drainage by double-cavity airbag catheter and single-cavit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Compared with the two,the double-cavity airbag catheter has better pleural closed drainage,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er,and it is worth applying.
肺大泡為呼吸內科常見疾病,該疾病的引發(fā)因素比較復雜,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自發(fā)性氣胸為其常見并發(fā)癥,極易形成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對患者生存質量和生活質量有著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應給予重點關注,依據患者的病況,為其實施對癥治療,不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存在差異性,如何選取引流方式極為重要[1]。本文為選取最佳的胸腔閉式引流方式治療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患者,特對比不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引流方式的不同分為A、B、C三組,每組30例,其中,A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在31-85歲,平均年齡為(47.25±1.13)歲;B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在30-86歲,平均年齡為(47.23±1.14)歲。C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32-86歲,平均年齡為(47.24±1.15)歲。三組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統(tǒng)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依據WHO中關于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的診斷標準[2],確診為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給予三組患者實施高流量吸氧、止咳、鎮(zhèn)痛等對癥治療;
A組為傳統(tǒng)粗硅膠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材料選取一次性硅橡膠引流管,將硅橡膠引流管植入胸腔,出現(xiàn)氣泡溢出后固定縫合,胸管外接閉式引流裝置,切口周圍封閉,24-36h后拔管,干燥、清潔,敷料固定。
B組為單腔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操作與A組一致,材料選擇單腔中心靜脈導管。
C組為雙腔氣囊導尿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操作與A組一致,材料選擇雙腔氣囊導尿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管周感染、管周疼痛、管腔堵塞、皮下氣腫或粘連。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數(shù)據輸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x±s)表示平均值,組間用x2檢驗,P<0.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A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3.33%,B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33%,C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三組比較,C組的最低,A組最高,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肺大泡作為典型呼吸系統(tǒng)病癥,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多方面因素導致患者的肺泡腔內部壓力升高,肺泡之間的肺泡壁破裂,進而肺泡相互融合,在肺部組織中形成氣囊腔,使得患者肺部功能降低,呼吸系統(tǒng)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為其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近年來,隨著我國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肺大泡疾病患者人數(shù)日益增多,使得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患者人數(shù)也有著明顯上升的趨勢,一旦確診,應及時進行對癥治療,給予重視[3]。
通過對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的研究,作為典型肺大泡的并發(fā)癥,會對患者肺部造成不可逆損傷,多為患者屏氣或運動等,使得患者肺部內壓力突然性升高,肺大泡破裂,肺大泡內部氣體進入到患者的胸膜腔內部,進而形成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主要的癥狀為喘憋、突發(fā)性胸痛、呼吸困難等,無有效藥物進行治療,手術方法為其常用治療方案,針對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患者,多為手術治療,在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后,患者受到自身或外在因素的影響,使得患者胸腔內部的氣壓身高,造成嚴重心肺功能障礙,因此,需要快速、有效的將患者胸腔內部氣體排出,對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非常的重要和關鍵,應給予關注[4]。
胸腔閉式引流為臨床上治療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的有效手段,依據不同的引流材料,治療效果存在差異性,本文中選取的材料分別為傳統(tǒng)粗硅膠管、單腔中心靜脈導管、雙腔氣囊導尿管;通過對比不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對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患者的治療效果,雙腔氣囊導尿管胸腔閉式引流的治療效果最佳,術后并發(fā)癥最少,患者康復速度最快,應用價值極高,值得優(yōu)先選用[5]。
綜上所述,雙腔氣囊導尿管行胸腔閉式引流與單腔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兩者比較,雙腔氣囊導尿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更佳,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雙腔氣囊導尿管行胸腔閉式引流值得優(yōu)先應用。
參考文獻
[1] 蘇芳靜,屈曉敏.不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治療肺大泡自發(fā)性氣胸的臨床分析[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6,14(1):57-59.
[2] 趙亮,董天劍,翟建賓,等.單孔法和單操作孔法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fā)性氣胸并肺大泡的效果比較[J].臨床誤診誤治,2016,29(11):93-95.
[3] 張忠義,顧江魁,陶立偉,等.應用雙孔法胸腔鏡治療肺大皰合并自發(fā)性氣胸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7):114-115.
[4] 將治平,顧劍峰,張寅,等.單側自發(fā)性氣胸合并雙側肺大皰胸腔鏡下同期雙側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5,43(11):57-58.
[5] 徐萌博.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肺大疤合并自發(fā)性氣胸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4,20(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