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廣瓊
摘要:在近幾年的語文教學中,我通過發(fā)掘語文課本的想象素材,從多方面啟發(f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啟發(fā)想象;誘發(fā)想象;展開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9-0062-02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币虼?,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積累語言、增強技能、提高綜合素質(zh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樣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呢?下面我談幾點做法:
1.利用妙詞佳句,啟發(fā)想象
小學語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文章繪聲繪色的人物描寫、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對學生都有很大的感染力,都熔鑄著作者十分豐富的想象。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描繪,在頭腦中喚起與詞句相關聯(lián)的表象,并進行組合,使學生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體驗,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從而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詞語、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和生動形象的描述,啟發(fā)學生的再造想象。
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這篇課文中有一段話“……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這個偉大的戰(zhàn)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fā)出一聲呻吟?!边@段話應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像千斤巨石” 、“一動也不動” 、“挪動” 、“呻吟”等詞語,讓學生想象出邱少云在烈火中紋絲不動壯烈犧牲的高大形象。這樣引導啟發(fā)學生想象,能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句子的含義,進而更好地理解全篇內(nèi)容,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
2.利用課文插圖,誘發(fā)想象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涵養(yǎng)兒童的美感①”。根據(jù)小學語文教材圖文并茂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啟發(fā)學生繪聲繪色地敘事,或栩栩如生地狀物,或神形兼?zhèn)涞貙懭?,或身臨其境地談感受,竭力熔詩、畫、情、景、色、聲于一爐,欲以展開學生的想象。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的插圖,主要是展現(xiàn)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橋底中央,左手托住炸藥包,頂住橋體,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的場面。我在教這課時,指導他們一邊看圖,一邊展開想象。我問:通過插圖中董存瑞叔叔的目光、表情、動作,你能想象這時他會想什么呢?孩子們通過想象,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他想,為了新中國的勝利,我一定要炸掉暗堡?!庇械恼f:“他想,如果不炸掉暗堡,沖鋒部隊就要犧牲很多戰(zhàn)士,這次戰(zhàn)斗也不能取得勝利?!边€有的說:“他想,如果我不用手托住炸藥包,就不能炸掉暗堡,如果用手托住炸藥包,自己就會犧牲,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可為了這次戰(zhàn)斗的勝利,我寧愿犧牲自己!”想象的力量不但作用于學生的感官,而且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感觸到了董存瑞的高大形象。又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我讓學生看著插圖展開想象:“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像什么?”同學們紛紛爭著舉手回答:“像五個頂天立地的巨人?!薄跋裎蹇蔑L吹不倒雨打不垮的青松?!薄跋裎遄来共恍嗟呢S碑?!薄跋裎遄痄撹F鑄成的塑像?!薄跋裎逯槐患づ说男郦{,正虎視眈眈地怒視青山腳下蠢蠢欲動的敵人?!闭Z句中充滿了對英雄們的贊美之情,想象使英雄們的光輝形象在同學們的心靈里生了根,終生難忘。這樣運用插圖教學,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
3.利用文中空白,展開想象
有時在人物的心理活動中引入深思;有時在人物的對話中安排省略;有時在故事情節(jié)之間出現(xiàn)跳躍,這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抓住這些省略部分,引導學生填補這些“空白”,不僅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如《窮人》文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她(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些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jīng)夠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對桑娜這一心理活動的描寫有五個省略,反映了桑娜復雜的感情波瀾,尤其是第三次省略,發(fā)人深思。為了幫助學生弄清桑娜的思緒產(chǎn)生跳躍性的變化,可讓學生以課本內(nèi)容為基礎拓展學生想象:桑娜在忐忑不安中想到了什么?這激發(fā)了學生想象的浪花,有的說:“想到自己丈夫冒險出海,憂心忡忡,如發(fā)生意外,今后的日子怎么過?”有的說:“桑娜想到家庭困境,生活沒著,十分悲觀?!庇械恼f:“如果把西蒙的孩子抱過來,七個孩子怎么養(yǎng)活?”這樣使學生從桑娜矛盾、復雜的心理及形成這種心理的原因進一步領會桑娜純潔、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激發(fā)學生對造成勞動人民貧困的剝削制度的憎恨。
4.利用故事延續(xù),豐富想象
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粗看起來故事已講完了,但細想起來,還留有一定的懸念,言雖盡意未了。對這些教材的處理,要使學生解放大腦,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對“想入非非”的學生不橫加指責,冷嘲熱諷,要在表揚他們敢想的同時給予引導。同時,還要讓學生講為什么這樣想?“原型”是什么,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指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暢想,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生想象的空間就變得更開闊。
5.利用作文教學,拓展想象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所以利用作文教學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是一種極好的途徑?,F(xiàn)在學生的作文許多是想象類的內(nèi)容,如《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我是一只小小鳥》、《我多么想有一對翅膀》、《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未來的橋》、《小草的自述》、《未來的暢想》等。這些習作想象的基礎往往是聯(lián)想,聯(lián)想越豐富,想象的空間就越廣闊,作文時則會文思泉涌,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在教學中就要求教師多進行鼓勵、點撥,讓學生敢想、敢說,并把自己看到的、
想到的、想說的都一一寫下來。這樣,一篇篇構思獨特、想象奇妙的文筆就會應運而生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掘課文的想象素材,為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點燃學生想象的火花,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最終成為富有想象力,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參考文獻:
[1]豐子愷 / 葉圣陶.《開明國語課本》上??萍嘉墨I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