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力
摘 要:農(nóng)村很多孩子沒有走出過大山,所以他們眼中的世界只有那么大,然而“互聯(lián)網(wǎng)”卻讓更多山里的孩子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對未來充滿向往?!盎ヂ?lián)網(wǎng)”讓農(nóng)村孩子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樣接受優(yōu)質教育,“互聯(lián)網(wǎng)”不再是城市孩子的專利。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共享;優(yōu)質資源
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雖然我上班是在二十年前我上小學的小鎮(zhèn)上,然而很多東西正悄悄發(fā)生著改變……不必說那幢幢整齊的教學樓,也不必說窗明幾凈的教室,單說每間教室的班班通和交互式白板就惹人注意。這個時代,沒有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根教鞭”的辛勞與樸素,有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帶給教師和學生的福利,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好狀態(tài)。
“瘋狂”的音樂課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它們活潑又聰明,它們調皮又伶俐……”校園里回蕩著孩子們銀鈴般的歌聲,不禁讓我想起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由于農(nóng)村教師資源的匱乏,體音美教師分配不夠到位,我就被安排帶四年級語文兼音樂課。對于我這個五音不全、四肢僵硬的文科生來說實在很為難,好幾次都打退堂鼓怕學生笑話,但轉念一想,小學教師不就應該是全能的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我對自己發(fā)起了挑戰(zhàn),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來到教室,剛一踏進門,練得很熟的譜子卻怎么也張不開嘴了,正當我抱怨領導趕鴨子上架時我看見了救星——班班通。于是,我定下神來,先給他們講了這首歌的背景,把這首歌變成了一個動人的故事,然后打開酷狗音樂讓學生跟唱,可能第一次以這種方式教唱歌,他們睜大驚奇的眼睛,臉上洋溢著欣喜的笑容,還有很多學生竟然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跟著屏幕上的動作跳起舞來了!有一位上課總是調皮搗蛋的小男孩舞竟然跳得那么協(xié)調,那么柔美!看到這一幕,我心中滿滿的是激動和感激,這就是互聯(lián)網(wǎng)帶給孩子們的改變!有了這個奇妙的東西,他們不再和城里的孩子有區(qū)別,他們也能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深山里的“校園集體舞”
“Left Left Right Right Go Turn Around Go Go Go ...”伴著輕快的音樂、整齊的舞姿,課間操時間這里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全校教職工和學生共五百多人的陣勢雖然不大,但是年齡跨度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同跳一支舞卻是第一次見。
以前學校的課間操并不盡如人意。一是學生重視不夠,活動質量不高,缺乏自我鍛煉的動機。二是課間操的內容單一。全國推廣的廣播操缺乏針對性,且往往動作沒有多大變化,學生每天機械地重復相同的動作,喪失做操的興趣。三是樂曲單一,沒有變化,缺少時代性,學生缺乏新鮮感,因此學生漸漸喪失了參與課間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面對這一情況,我想為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做些什么,于是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這支舞是小唐教我們下載的視頻,雖然我跳得不好看,但我很喜歡跳,一跳起這支舞我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多歲呢!”54歲的男老師付傳璽對著縣電視臺采訪鏡頭高興地說?!吧钌嚼镉辛司W(wǎng)絡就變得不一樣了,以前到了晚上沒有自習的時候顯得特別無聊,山村里不同城市有著豐富的生活,當天的教學任務完成以后,只能擠在一間接待室里看看電視,如今的我們有了校校通,走到哪里都有網(wǎng)絡,隨時可以了解外面發(fā)生的事情,還可以同其他老師一同跳跳校園集體舞,每人都配有一臺電腦,備課時查找優(yōu)秀資源也方便多了……”46歲的方老師說道。一位退休老教師說:“小唐還在我家電腦上教我學會了下棋,再也不愁找不到棋友啦……”
這就是網(wǎng)絡帶給一個村莊的巨變,它讓學校不再乏味,讓村莊的黑夜不再那么沉寂……
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
今天是縣里舉行青年教師教學能手初賽的日子,我抽中的是六年級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雖然這篇課文我熟悉,但從未教過六年級,面對陌生的學生我有些害怕,怕講不好。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盡量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精心準備。一開始我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呼呼”的寒風作為背景音樂把學生帶入一個和賣火柴小女孩一樣凄涼的世界;接下來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進仿佛奶奶就在眼前的意境中,在學生深情的呼喚中,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最后結束環(huán)節(jié)我又設計配樂朗讀,課堂上久久回蕩著哀婉的音樂,以輕聲朗讀的方式處理,讓學生和小女孩同悲同泣。整節(jié)課孩子們精彩的發(fā)言贏得了評委的陣陣掌聲。
總結收獲,我知道這是多媒體所帶來的入情入境的效果。很多人認為語文與音樂是毫不搭邊的兩門學科,然而我深知語文是一門閃耀著人文光芒的學科,它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是情理意的升華;音樂則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它那動人心弦的節(jié)奏、起伏跌宕的旋律,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超越時空,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語文和音樂有著不解之緣,優(yōu)美的語言本身就具有音樂美,好的文章有音樂般的韻律美和旋律美,生動的課堂具有音樂般的節(jié)奏美和結構美。而音樂帶給人們以快感,在潛移默化中對人們的道德認識、美感、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都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越來越多的音樂元素陸續(xù)進入了語文課堂,成了開啟學生頓悟之門、激發(fā)學生想象、陶冶學生情操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如今的網(wǎng)絡時代改變了沉悶的課堂,以其營造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體驗,能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體積極性。
“互聯(lián)網(wǎng)”不再是城里孩子的專利,它突破了學習的時空界限,時時為學習之時,處處為學習之所。明天,我們期待網(wǎng)絡帶給教育更多的巨變!
參考文獻:
[1]陳先哲.“互聯(lián)網(wǎng)+”或是反哺鄉(xiāng)村教育的捷徑[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5(Z5).
[2]范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農(nóng)村學校如何“拿來”[J].甘肅教育,2016(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