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昭
《國家寶藏》一開播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度。采訪那天,十幾家媒體守候著于蕾的出現(xiàn),國寶變“網(wǎng)紅”,讓這位年輕的總導演一夜之間成了媒體焦點。短發(fā)、身著一襲黑衣、戴著漁夫帽,時尚靚麗,看起來精明干練且氣質高雅。落座之后,簡短的幾句話語,顯露出了她的睿智。記者第二次遇見她,是在三八婦女節(jié)前的“中國婦女·專家來了”微信群微課上,盡管她天天忙得腳不沾地,卻能靜下心來和大家隔空親聊,揭秘“寶藏”的幕后制作,讓我們受益匪淺。她聲音優(yōu)美清脆,節(jié)目中聊起《國家寶藏》滔滔不絕,足見她對這個節(jié)目的傾心與熱愛。
從實習記者到央視春晚總撰稿
于蕾出生于沈陽。她的父親19歲時就在《遼寧青年》雜志上發(fā)表了詩歌,出版過好幾本詩集,這讓小小的于蕾萌生了對文字的熱愛。兒時,她熟讀受私塾教育長大的姥爺親手為她抄制的教材,《愛蓮說》、《陋室銘》、《桃花源記》、征氣歌》等經(jīng)典古文,背得滾瓜爛熟。
懷著“鐵肩擔道義”的夢想,于蕾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專攻新聞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她被推薦到“2002年CCTV中國經(jīng)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擔任導演助理,因表現(xiàn)出色留在央視《經(jīng)濟半小時》欄目擔任實習記者。一年后,于蕾加入《非常6+1》欄目,和一群熱愛電視、勇于創(chuàng)新的年輕人一起為普通百姓圓夢,節(jié)目中有從SOS兒童村走來的愛心媽媽,有從邊關哨所千里探親的軍嫂,有熱愛踢踏舞的聾啞少年……每一次平民夢想的綻放,也豐滿著她自己的人生。從道具到制片,從導演助理到外聯(lián),她幾乎嘗試了電視節(jié)目制作系統(tǒng)可能涉獵的全部工種,最終成為了一位優(yōu)秀的導演。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于蕾還是央視春晚史上第一位女性總撰稿兼歌舞導演,并且從2012年到2014年,連續(xù)三屆。用細碎的時光,堅守在萬眾矚目的舞臺后,一扛就是三年。羊年春晚,她又擔當春晚的總體設計。從初生牛犢到日臻成熟,再到不斷突破,四年的春晚經(jīng)歷對于于蕾而言是一個實踐職業(yè)夢想的過程。不止于此,在央視十幾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她還參與了《詠樂匯》《夢想中國》《回聲嘹亮》《春晚倒計時》等多檔節(jié)目、晚會、專題片的創(chuàng)辦和制作。
2015年9月,央視綜藝頻道遴選節(jié)目創(chuàng)新人才,參與海外培訓。全臺報了50多個節(jié)目,最后有6個節(jié)目入選,于蕾和《國家寶藏》便是其一。沒幾把刷子哪能委以此等重任?
兩年跋涉,三點“初心”
于蕾說,“很多媒體記者問我,當時你為什么要選擇博物館這樣一個沉悶的主題?這么沉悶的一個主題要講好是不是特別難?”
于蕾說,“這個主題其實從來不曾沉悶。當初,我們確實也沒有參照系。我和一些文藝青年在談到喜不喜歡去博物館、要不要去博物館的時候,他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大家都說我很想、也很愿意去博物館。但是當我再問他們,如果把博物館做一個電視節(jié)目的時候,大家就說那太沉悶、太枯燥了,觀眾不會太喜歡。那我就一直在思考,這中間的偏差會在哪里?這中間的錯位會在哪里?實際上,可能就是我們的表達方式吧。
“可以想見,如果我們走進一個特別好的博物館,一個一類的大博物館,倘若對藏品一無所知,背景知識也不知道,看了當然會無趣。若走進一個三流的博物館,卻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講解人,聽他講毎件藏品背后的故事,那就有趣了?;厝ブ竽銜d奮地跟朋友們講,今天我見到某個東西太有趣了,歷史故事也有趣。那么,我就覺得電視人就是要做一個好的講解員,為我們的觀眾,每一個普通人,搭建一座講述文物背后故事的橋梁,并通過這檔文化與綜藝相結合的節(jié)目,讓我們能跟普通的觀眾產(chǎn)生共鳴。這樣便能讓民眾真正地熱愛我們的文物,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為自己的民族驕傲。要弘揚文化自信,要讓傳統(tǒng)文化復活,喊口號有的時候缺少力量,所以我們在節(jié)目里不能喊口號,我們要把我們國寶的故事,把我們想要表達的情感,——講給大家聽,大家就會覺得很有趣。我們最初的初心,就是希望吸引大家走進博物館,讓所有的博物館都‘火起來,讓文物‘活起來;第二個初心就是讓我們的普通觀眾,普通老百姓,也喜歡和愛上這個節(jié)目;第三個初心就是希望年輕人能夠喜歡這個節(jié)目,讓他們也能被吸引、被激發(fā),喚醒心中涌動的熱烈,這三個初心也是我們奮斗的歷程。兩年跋涉,三點初心,如今回過頭來看,似乎都實現(xiàn)了,很滿足、很感恩?!?/p>
懷敬畏之心,擦亮蒙在國寶上的灰塵
于蕾和她的團隊開始艱難探險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開博物館那扇塵封的大門,打開博物館人的心。那一年,于蕾和《國家寶藏》現(xiàn)在的執(zhí)行總導演湯浩一起前往英國交流學習。那時候她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知道自己要普及“國家寶藏”,但普及什么、怎么普及,都尚未明確。
于蕾說我在最開始初創(chuàng)策劃時,做了一個50多頁的策劃ppt文件,然后去咨詢北大歷史系、復旦大學歷史系的很多教授,以及各個博物館的在館專家,還找了一些網(wǎng)絡上的歷史大咖,見過很多很多的人,把我們的想法一遍一遍地講給人家聽。我始終懷^顆對我們文化的敬畏之心,特別擔心伯講不好,一遍一遍地去驗證各傾法是對還是不對……在那兩年的時間里,探訪了九大博物館的每一個角落,親自去調(diào)研,體驗生活,包括核實歷史數(shù)據(jù),確認文物細節(jié),查閱海量史料等,見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也見到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人,才發(fā)現(xiàn)他們所做的一切努力,他們畢生的愛好,他們的付出都很有意義。所以我希望能夠把所有那些點燃了我們的、震撼了我們的東西能夠特別有效地、特別有趣地講給所有人聽,包括流淌在我們血液里的情感。事實證明,我們只是奮力地擦亮了蒙在國寶上的灰塵,它們卻閃耀出了可與日月爭輝的光芒,所有的觀眾都被點‘燃?!?/p>
于蕾說,“對于我們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探索。我們最初的節(jié)目構想曾是一檔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純外拍真人秀,而經(jīng)過長時間的思索和磨栃,最后定位為大型文博探索類節(jié)目,屬于全新創(chuàng)制的‘記錄式綜藝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表達。”
27件國寶海選,方案在秒秒博弈
博物館為何是九家?原來,2017年3月,節(jié)目主創(chuàng)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一起談節(jié)目全新方案時,單院長提醒說,我們國家其實有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于是節(jié)目組重新策劃方案,又一切歸零,最后定下了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九家博物館。
博物館確定下來后,文物敲定也是個難題,因為每家博物館都有自己獨特的國寶故事。那么,節(jié)目中的27件國寶的選擇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我們和博物館之間經(jīng)歷了一個互相理解、互相齡的過程?!敝^說?!拔覀兘?jīng)歷了一制隙大的篩選過程,這個節(jié)目前后創(chuàng)作大概經(jīng)歷了兩年時間,那么一年里我們基本上是處在一個向所有的人
取經(jīng)的過程,其實就是從一個文博小白,從一個純電視人腿的,然后是一點一點地去找感覺。我們和九個博物館的接觸花了近半年,我們看到琳瑯滿目的文物時,總是在想講什么、怎么講,我們希望把選出來的文物‘吃透,最后才確定為三件文物?!?/p>
其實,第一輪文物海選后,每家博物館留下了10樣寶貝做選擇。90枚寶貝的“藏寶圖”,掛滿了于蕾辦公室的一面墻。于蕾說,我們想告訴大家,文物的價值不在于多值錢、多精美,而是它們是否展現(xiàn)大歷史的轉折、大文化的創(chuàng)造。很多文物故事,今天開會已敲定,明天就面臨要做更改,團隊的頭腦風暴時時進行,方案也在秒秒賭。
“國家重器”,講述中華文明傳奇
故^薦的三件國寶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各種釉彩大瓶和石鼓,其中《千里江山圖》和石鼓是“禁出國”文物。所以有人說,《國家寶藏》能夠一炮走紅,第一功臣應該是故宮。上海博物館推薦的三件國寶是:商鞅方升、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和大克鼎。浙博推薦的萬工轎是27件國寶里最年輕的一個,晚至民國初年。豫博推薦的“云紋銅禁”估計觀眾印象最深,因為雷佳音在臺上哭出了淚花……
“我們在選擇文物的時候,希望該文物是我們中華文明的見證物,每一件東西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血脈依存,大家可以從這些文物上看到我們祖先的性格,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我們祖先的審美。我們常說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DNA,這個DNA就是遺傳密碼,文物也同樣有。我們民族靠什么激勵后人,就是這些文物。從這些文物里,大家能看到我們祖先喜歡什么,想把什么留下來,他們的性格、愛好、價值觀、審美、生活趣味、生活方式等等,都呈現(xiàn)在珍貴的文物里了。然后從祖先的視角來分享給我們后代有價值的東西。一塊很普通的石頭或者說一塊碎了的布頭,為什么還要存在博物館里,這就好理解了?!庇诶僬f,其實湖北省博物館有很多非常精美的文物,比如用失蠟法鑄成的曾侯乙尊盤就漂亮瑰麗至極,但最終選擇了長相平平、知者甚少的秦簡,就是因為它背后有著一段動人的歷史和人文情懷。還有,當時節(jié)目組選擇了遼寧博物館館藏的馬鐙,但遼博認為,這不足以代表遼博的館藏實力。于蕾卻覺得馬鐙特別有意義,因為這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馬鐙,可以證明這是中國人發(fā)明的軍事裝備,所以我們才能有騎兵、有重甲作戰(zhàn),甚至沿著草原絲路輸出,才有了歐洲的騎兵時代。《國家寶藏》要激發(fā)的,正是年輕一代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從而實現(xiàn)真正有力量的傳承。
“談了一場虐心苦戀后,終于盼來了洞房花燭”
節(jié)目用兩分敘事法將文物的“前世今生”串聯(lián)起來,使得清感方面具有延續(xù)性,同時人物設置方面通過講解員、守護人、專家以及今生人物的烘托更具層次感。而由影視明星擔綱國寶守護人,成為觸發(fā)觀眾觀看節(jié)目的動機。001號講解員張國立,其宣傳海報就讓觀眾大為震撼,他手持一只巨型毛筆,器宇軒昂地“舞”出了一條“由九大博物館的剪影”構成的水墨龍。第一期,“故宮”二字本身就自帶流量,宮里推薦的三件文物又是頂級國寶,再加上李晨、王凱、梁家輝的號召力和精彩演繹,《國家寶藏》想不火都難。
如何選到合適的明星,于蕾說,“緣分'“當我們?yōu)橐粋€理想而向前努力的時候,大家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冥冥中注定的緣分中的力量就會來助力,我們就遇到了很多有緣的人和很多有緣的事,然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你是必須要做而且是一定要去做好的。像之前我想過很多次讓劉濤來扮演‘婦好,接受邀請時,她答應得特別爽快,說太有緣分了,因為之前她想演這個角色沒成,沒想到在《國家寶藏》結緣了。”劉濤在這期節(jié)目演出中十分認真,播出后,于蕾樂呵呵地發(fā)朋友圏:“能把這套祭祀臺詞背下來的都是奇女子?!?/p>
于蕾說,“黃渤,其實很早之前我們就認識,我跟他說,“明雷”特別適合的時候,他剛好在長沙,正想去新開館的湘博參觀。他參觀完之后馬上就答應了要守護這件國寶,敲定了拍攝時間。今天回想起來很是感嘆。所以各種因緣際會,成就了這個節(jié)目。我覺得就是孔子說的,‘不知命,無以君子也。”更難得的是,每一個國寶故事的背后,還有一群熱愛國寶、守護國寶的人。中央電視臺組建金牌制作團隊,耗時兩年,醞釀、調(diào)研、策劃、找嘉賓、溝通博物館、說廣告商,一遍又一遍地宣講自己要做一個怎樣的節(jié)目,情懷、格局、無私,學識、客觀、奉獻、細節(jié)……這些交匯在一起的態(tài)度締造了獨一無二的《國家寶藏》,打造出了一個新的文化節(jié)目“標桿”,拉近了當代人與歷史文物的距離。
“今夜無眠。兩年來,不知過了多少個無眠的夜,唯今晚心境不同。這感覺,像是與自己的理想,談了一場虐心苦戀后,終于盼來了洞房花燭……”這是于蕾在片子火熱播出后寫下的文字。于蕾不無感既地說,“《國家寶藏》是一個時間成本和智力成本都很高的節(jié)目,里面有團隊上上下下無數(shù)人的心血,有太多太多靈魂有趣的人在默默付出……”
如今,節(jié)目組正在做下一季。于蕾表示,我們國家的好東西太多了,一次說不完,所以希望發(fā)掘了這塊領域之后,將來還可以不停擴展這個領域,畢竟還有很多可講的東西。
情懷鑄就品質,創(chuàng)新打造輝煌。期待第二季,迎接探索歷史的熱忱之心。今夜無眠,帶著敬畏和誠意,傾聽《國家寶藏》主題歌《一眼千年》。前奏響起,如乘小舟順入歷史長河,“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見,沉默勝萬語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這光陰似箭”,那些獨特的國寶故事、古人的故事,隨著件件國寶展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