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滿攔江
1
投資人周展宏,曾講過一段極好玩的故事。
他在美國斯坦福購物中心血拼時,看到一個耳機,這正是他想要的,便毫不猶豫買下。而在舊金山的奧特萊斯,周先生看到耳機促銷活動。在斯坦福購物中心買的那一款耳機,這里的價錢,便宜了一半。周先生走到促銷的耳機柜臺前,對店員說:“這款耳機,我在斯坦福購物中心買過,比你這里貴了一倍。我能不能把斯坦福購物中心買的耳機退掉,然后再買你這個?”
店員說:“應該沒問題,只要你的包裝完整的話。”周先生仰天長嘆:“包裝早就撕了,沒隨身帶著?!钡陠T熱情地說:“你可以先在我這里買個耳機,回去后帶齊包裝,就在市內(nèi)的專賣店把那副耳機退掉。我?guī)湍悴樵儭率袃?nèi)專賣店的電話,還有地址?!庇谑侵芟壬I下第二副耳機,但心里隱約感覺到日程安排上,根本沒時間再去退一副耳機。但周先生安慰自己,反正這副耳機是半價,至少可以分攤一下成本。
當?shù)陠T替周先生包裝耳機時,周先生越看越感覺不對,這里的耳機包裝和斯坦福購物中心的華麗包裝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擔心貨品不對,周先生反復詢問店員:“你這里的耳機,跟我在斯坦福購物中心買的,是一模一樣嗎?”
店員肯定地回答一模一樣,周先生這才放心。買了耳機回來,遇到朋友。朋友第一句話就是:“你上當了。舊金山奧特萊斯和斯坦福購物中心的貨,是不一樣的。你當美國人傻呀?”
奧特萊斯的貨之所以便宜,是因為這耳機是工廠出來的翻新品。朋友說:“不信,你好好看看包裝,包裝上肯定有標識。”周先生拿出耳機,仔細一看,果然,奧特萊斯的耳機包裝上,明明白白標著:Factory Renewed——工廠翻新!
2
這次購物被騙,周先生違背了3個常識:
第一個常識是,一分錢一分貨。高質(zhì)量的產(chǎn)品,必然有相應的價格。精品必然凝結了更多的勞動和智力創(chuàng)造,斷無可能賣出地攤價。
但這個常識的背離,還真不能怪周先生。有些人動輒要求物美價廉,卻不想想,物既然美,生產(chǎn)者的勞動量必然加大,要求價廉不過是對生產(chǎn)者智商與勞動的剝奪。只要你心里還有物美價廉這種不公平的幻想,就甭想獲得公平的服務。
第二個常識就是,貨好不好,千萬不要問賣家。
甭管哪國人,只要是賣家,沒有說自家貨不好的。美國社會相對成熟,人更誠實些——這個觀感,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說對,因為有法律的熱火爐效應——違者必被修理之。涉及法律范疇之內(nèi)的,打死他們也不敢說謊。但在這兩者之外,美國人顯露出來的撒謊天賦,絲毫不亞于其他國家。
周先生犯下的第三個常識性錯誤,就是整個購物過程中缺乏獨立判斷。當他疑心奧特萊斯的耳機和斯坦福購物中心的貨有區(qū)別時,應該做的是拿過包裝,仔細閱讀上面的說明——美國法律非常的嚴厲,商家打死也不敢把翻新機寫成全新機。
(水云間摘自《中外書摘》2018年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