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可可
碧藍的大海,是青島最具特色的標簽。青島海岸線被評為世界上最秀麗的三十六處海岸線之一,可謂實至名歸。那一片片點綴在靚麗的海岸線上的海灣,像一顆顆耀眼的鉆石串聯(lián)在一起,使得整個城市到處閃爍著大海的光亮。
能擁有眾多的海水浴場是青島人的福氣,在過去沒有空調的年代,許多市民防暑納涼的主要去處就是涌向大海。不管會不會游泳,也不在乎游得好壞,能被溫潤的大海擁抱在懷中,嘗一口咸滋滋的海水,身上抹一層柔軟細膩的海沙,即便太陽再火辣,心里也會覺得充滿愜意。
青島第一海水浴場是青島最早的海水浴場,早在1903年就已經開工建設了,到如今已有整整115年的歷史。在那以前,第一海水浴場是當?shù)貪O民泊舟曬網(wǎng)的地方。當年德國占領青島后,把它開辟成海水浴場,建造了數(shù)十間木制更衣室,備有救護船和各種游戲設施,并在1904年從浴場后面修建了斯脫蘭飯店(即如今的匯泉飯店)以接待國外游客。當年的德國還在日本、香港等地大作廣告,使得第一海水浴場成為東亞有名的娛樂場所。20年代,每年8月青島人會在此舉辦祭海會,陸續(xù)增設浮臺、跳臺、舢板等設備。盛夏時節(jié),外國游客來青島避暑的人次越來越多,僅1921年就達到16791人次。30年代中期,浴場大規(guī)模建起更衣室,并設飯店、冷飲室、咖啡廳等服務娛樂設施,還把一些空地布置成花園及兒童運動場。后來在40年代左右,由于日軍在此地修筑工事和1949年臺風的影響,使第一海水浴場接連遭到嚴重破壞,解放后曾多次修建。為了適應旅游業(yè)飛速發(fā)展的需要,青島市政府在1984年對浴場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整和擴建,使第一海水浴場煥然一新。
重建后的第一海水浴場,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擁有長580米、寬40余米的沙灘,沙灘面積擴大了1倍,一度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海水浴場。這里三面環(huán)山、綠樹蔥蘢,景色非常秀麗。海灣內水清波小、灘平坡緩、沙質細軟,作為海水浴場,自然條件極為優(yōu)越。沿沙灘外側是一幢幢造型新穎、風格多樣的更衣室,有塔形、圓形、方形、多邊形等,色彩艷麗明快,宛如一個童話世界,是青島市最具吸引力的新景觀廣場和極具魅力的“城市客廳”。每年7月至9月,內陸地區(qū)酷暑難熬,青島卻涼爽宜人。許多人或攜兒帶女,或三五成群,或兩兩結伴,從四面八方趕來這里。一時間寬闊的沙灘上人頭攢動、人來人往,人們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空氣、沙灘、海風這些大自然的無私饋贈,體味夏日海濱無窮的魅力。即便到了冬季,第一浴場也從未寂寞過。沙灘上仍然游人不斷,時常可見冬泳愛好者們迎著寒風,在海水中暢游。
青島第二海水浴場是最別致和“神秘”的。它同樣位于匯泉灣東側的太平灣內,坡緩、沙軟、浪小、水凈。巖石是紅褐色,周圍的峭壁如刀削斧劈,沙灘盡頭處栽滿了黑松樹,海灘上散布著數(shù)不清的鵝卵石,顯得靜謐而幽邃。這原本是德國總督下海游泳專用之處,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后,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其在改革開放前有相當一段時間不對外開放。
一代偉人毛澤東,一生只來過一次青島,可是他在這里一住就是整整一個月。1957年7月,正在南京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毛澤東,因為天氣炎熱的關系,臨時決定將會議改在青島召開。眾所周知,毛澤東最喜愛的體育運動就是游泳,于是周恩來總理就建議將會場搬到靠近八大關的第二海水浴場。為了便于保衛(wèi),在會場的周圍還用竹簾和幕布作了遮擋,在海灘上照例設有太陽傘和露天座椅。這一個月里,毛澤東一共去了好幾次第二海水浴場,每次要游一個多小時。朱德、烏蘭夫和舒同也有時加入到游泳行列中,為第二海水浴場留下了光彩而具有時代意義的一筆。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父女住在海邊靠打漁為生。女兒的母親在一生下她時就死了。父親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父女兩個靠打漁勉強度日,家中生活非常清貧。但是女孩子長得很漂亮,又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唱得一手好歌,遂被海龍王的三太子看中了。海龍王的三太子化作人形,向女孩求愛,女孩舍不得離開十幾年來相依為命的父親,不肯同意。龍王三太子惱怒的拂袖而去,心中盤算著如何搶走老漁夫的女兒。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老漁夫有一天臥床不起,再也無法出海打漁了。龍王三太子知道這件事后,找到了女孩,表示如果能和他在一起,就可以醫(yī)治好女孩父親的病。女孩是個很孝順的孩子,最后決定嫁給海龍王的三太子,求得父親的健康長壽。女孩父親的病在龍三太子的“仙術”之下恢復安康了,女兒也要遠離父親到海底生活了,卻又怕父親傷心,所以沒有告訴父親這件事。老漁夫見女兒外出打漁總也不回來,著了急,就一人劃著小漁舟去尋女兒。一邊找,一邊呼喊著女兒的名字。在海底的女兒聽到了父親的呼喚,也努力地回應著。這時,老漁夫終于明白,女兒為了救自己,舍棄了她自己的幸福,從此將與他天地兩隔。老漁夫悲痛萬分,天天在海面上呼喊著女兒的名字。這份父女情終于感動了上蒼,于是玉帝將老漁夫變?yōu)榱艘蛔=甘K年與女兒相伴為鄰。這就是“石老人”傳說的由來。
經過千百萬年的風浪侵蝕和沖擊,使午山腳下的基巖海岸不斷崩塌后退,并研磨成細沙沉積在平緩的大江口海灣,唯獨石老人這塊堅固的石柱殘留下來。如今,這座海礁石位于午山腳下臨海斷崖南側距岸百米處的地方,其高17米。從西北方向望去,這塊海中奇石極像一位老人。老人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著潮起潮落,歷盡滄桑,不知度過了多少歲月。而有關這塊奇石的凄美傳說也吸引了許多游人來此觀賞,已成為青島市著名的觀光景點。
金沙灘頭平,遙望天水涌。
沖浪水盈盈,踏歌萬里行。
說到青島不得不提到它的壯麗海景,又不得不說到青島的金沙灘海水浴場,這里有青島最美的沙灘和海浪。
金沙灘位于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東南方向,與團島隔海相望,古稱"鳳凰島"。明永樂年間膘騎將軍薛祿因為輔佐明成帝定都北京有功,被多次封官加爵,最高至陽武侯,死后葬于今黃島薛家島村,現(xiàn)在此處仍有高冢巍立。金沙灘瀕臨黃海,月牙形的海灘遠遠悠長,長達3500多米,而且沙細如粉,色澤如金,故稱“金沙灘”,是我國沙質最細、面積最大、風景最美的沙灘之一,號稱“亞洲第一灘”。當然,金沙灘是不是真正的“亞洲第一灘”尚沒有準確定論,但是金沙灘確實美侖美奐,氣象萬千。平靜時的金沙灘水清浪緩,能感受到如金的金沙灘鋪向天邊,如銀的波浪溫柔著親吻沙灘;偶爾又有長風蔓延,掀起三疊五層的高浪,讓人不禁叫絕。在金沙灘上,聽著大海編織的交響樂聲聲入耳,許多第一次見到大海的外地游人,都被金沙灘和大海的壯麗輝煌激動的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