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作者機構指標納入學術期刊評價重要指標的探討

      2018-07-11 09:51:06盛宇平王樹貴盛春蕾
      現(xiàn)代情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指標體系

      盛宇平 王樹貴 盛春蕾

      〔摘要〕本文通過對比分析國內外主要期刊評價體系中的各項指標,從作者維度和讀者維度闡述了作者機構指標在期刊評價中的重要性,提出應將作者機構指標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期刊評價體系之中。作者機構指標是一個復合指標,由作者機構數(shù)、機構選出率、海外機構比、機構擴散指標和選出機構擴散指標構成。

      〔關鍵詞〕期刊評價;指標體系;作者維度;讀者維度;作者機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5.018

      〔中圖分類號〕G25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8)05-0117-03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dexes of the main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abroad,and expound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author organization index in journal evaluation from the author dimension and reader dimension, the author organization index was proposed as a core index in the periodical evaluation system,furthermore,the paper ga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author organization index.In this paper,author organization index was a composite index,which consisted of author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selection rate,overseas organization ratio,organization diffusion index and organization selection diffusion index.

      〔Key words〕journal evaluation;index;author;reader;author organization

      學術期刊承載著科學研究的成果,是技術創(chuàng)新與理論發(fā)展的重要參考來源,因此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石。學術期刊的影響力是指期刊在一定時期內發(fā)表的學術研究成果,在某段時間內促進相關學術研究與應用發(fā)展的能力。對學術期刊的影響力進行科學評價,有利于提升學術期刊的內在質量,促進期刊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是學術期刊評價的重要課題[1]。

      我國現(xiàn)有學術期刊6 000余種,已躋身世界期刊大國行列。在中國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中,以“學術期刊評價”為主題詞進行檢索,檢索到相關文獻3 700余條,最早的一篇刊發(fā)于1990年,但近年來學術期刊評價的研究影響力逐步擴大,從學術界擴展到相關社會各界,其作用和意義也逐步得到廣泛關注和認同,其不僅關系到科研人員的實際利益和學科發(fā)展動向,更與科研成果評估、國家科研投入是否合理、學術研究能否良性發(fā)展息息相關;學術期刊評價問題在國內的關注熱度呈直線上升態(tài)勢[2]。

      本文對國內外現(xiàn)有評價體系進行對比與分析,認為作者機構應作為重要指標之一納入期刊影響力評價體系之中。作者機構指標是一個復合指標體系,包含發(fā)文作者機構和施引文獻作者機構兩個方面,包含作者機構數(shù)、機構選出率、海外機構比、機構擴散指標以及選出機構擴散等指標。

      1現(xiàn)有學術期刊評價體系對比分析

      目前,國際上較為普遍的期刊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基于遴選機制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檢索數(shù)據(jù)庫;二是基于計量方法的期刊評級。具有代表性的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chǎn)權與科技事業(yè)部)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簡稱JCR),它們是國際上最普遍、最有影響的學術評估數(shù)據(jù)。依托這些數(shù)據(jù)庫衍生出的期刊評價計量指標——如影響因子、SJR指數(shù)、特征因子、H5指數(shù)等,也成為國際出版機構和網(wǎng)絡公司大力推行的期刊評價準則。依據(jù)這些計量指標形成的期刊分層及排名在學術界的影響不容忽視,國內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等。我國目前有8種評價體系,詳情見表1。

      現(xiàn)有的評價體系,主要是對評價指標賦予的權重不同,從而得出不同的排名結果。對這個集合內的指標進行選取時,遴選標準主要從作者和讀者兩個維度進行考慮,見表2。作者維度是期刊的生命力根源,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論文賦予了期刊生命力,是提高期刊影響力的最根本所在。而優(yōu)質的學術論文必然會被更多人引用借鑒,這也賦予了期刊更大的活力。因此,這些引文讀者也構成了期刊評價最基礎的鏈條,每一個讀者都是期刊評價的大眾評委。

      本文針對作者維度和讀者維度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已有的評價體系中對作者機構指標的評價并沒有賦予很高的權重。作者的學術水平?jīng)Q定著論文質量的高低,而作者機構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作者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筆者認為從作者維度層面上看,作者機構指標應作為評價學術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從讀者維度層面上看,施引文獻作者機構指標也是評價學術期刊影響力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2作者機構指標

      通過對國內外主要學術期刊評價體系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作者機構作為期刊評價的重要指標并沒有體現(xiàn)。由表1可以看到,盡管CSTPCD和CSCD把發(fā)文作者機構作為一個指標,但也僅限于發(fā)文機構的數(shù)量,并沒有將機構選出率作為一個衡量指標。眾所周知,現(xiàn)行機構評價中,有中國著名科研院所、國家級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雙一流大學等,一流機構學者的科研成果往往投稿于本學科領域內期刊影響力高的優(yōu)秀期刊上。所以,越是高質量的期刊擁有一流機構學者的論文越多,雖然這種關聯(lián)并不構成一定的因果關系,但卻是共同反映了雙高集中的事實[4]。這個關聯(lián)性也被稱為關聯(lián)重言(Association Tautology)[5]。

      由此可見,作者機構指標作為期刊評價體系的核心指標是科學嚴謹并有現(xiàn)實意義的,它應該包含以下要素。

      21作者機構分布數(shù)

      作者機構數(shù)是作者指標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評價指標,在《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shù)據(jù)庫》中它也是期刊評價的來源指標之一[6],作者機構數(shù)決定了科學生產(chǎn)能力規(guī)模的大小,但不能客觀評價期刊的學術質量和影響力[7]。因此,需要增加一個新的指標,即機構選出率。

      22機構選出率

      機構選出率是指按統(tǒng)計源的選取原則選出頂級機構與所有機構之比。以大學為例,就是雙一流大學及學科的發(fā)文總量占全部大學發(fā)文總量之比。從所有中外文數(shù)據(jù)庫發(fā)文作者機構統(tǒng)計結果不難發(fā)現(xiàn),學術期刊的發(fā)文主體為大學和科研院所。因此,可以將作者機構劃分為科研院所和大學兩個類別,并根據(jù)國家標準劃分出國家著名科研院所、國家級研究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以及雙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等。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果,可以認為機構選出率高的期刊其影響力也相對較大。

      23海外機構比

      海外機構比一是指國際合作發(fā)文的數(shù)量占全部發(fā)文總量之比,二是指發(fā)文數(shù)量占發(fā)文總量之比。海外機構獨立率應是評價中國學術期刊英文版的一個重要指標。

      期刊的國際影響力是評價期刊的重要指標,期刊發(fā)文國際分布越多,其覆蓋面就越廣,影響廣度就越大。為吸引高水平論文投向國內期刊,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期刊,在2013年11月,中國科協(xié)等六部委聯(lián)合提出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項目,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適度增加英文科技期刊數(shù)量,新創(chuàng)辦一批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代表我國前沿學科、能填補國家學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使之進一步成長為高水平優(yōu)秀國際科技期刊的后備力量。二是促進提升已有英文科技期刊的質量和影響力,擴大進入SCIE等國際主流檢索系統(tǒng)的英文科技期刊數(shù)量,帶動我國科技期刊整體發(fā)展[8]。

      作者國際化反映了期刊對于國外作者的吸引力,它可以用國外論文的多少,稿件來源地的廣泛程度加以表征,并基于此建立了一系列反映期刊國際化水平的量化指標[9]。作者國際化水平與期刊學術影響力密切相關。期刊作者國際化程度越高,其學術影響力越大[10]。

      3施引文獻作者機構指標

      施引文獻是目的文獻被引用的次數(shù)。被引文獻是研究的知識基礎。施引文獻是被引文獻的發(fā)展,可以大致稱為研究的前沿。一篇好的論文往往要參考大量的優(yōu)秀論文,反之一篇優(yōu)秀的論文也會被眾多學者參考引用。一本高質量的期刊,它的施引文獻往往會很多,可以說施引文獻的作者就是期刊的最客觀的評審者。由此筆者提出,施引文獻作者機構應該納入期刊評價指標體系之中,作為期刊評價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施引文獻作者機構指標除包含施引文獻作者機構數(shù)、機構選出率及海外機構比之外,還應該增加以下兩個指標:

      31機構擴散指標

      機構擴散指標,指在統(tǒng)計源范圍內,引用該刊的機構數(shù)量與在該期刊上發(fā)文的機構數(shù)量之比。比值越大,就說明機構擴散程度越大,論文影響力也就越大。

      32選出機構擴散指標

      選出機構擴散指標,指在統(tǒng)計源范圍內引用該期刊的選出機構與在該期刊發(fā)文的選出機構數(shù)量之比?;跈C構選出率和機構擴散指標,選出機構擴散指標是對施引機構的篩選,擴散指標越大,說明引用該期刊的頂級機構越多,也就側面證明了該期刊的影響力越大。

      4結論

      學術期刊的評價工作是一項巨大的系統(tǒng)工程。期刊評價的內容、標準和方法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而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引進和傳播文獻計量學開始[11],經(jīng)過短短40年的探索和發(fā)展,多家權威機構提出的多種不同評價體系已經(jīng)相對準確地對期刊進行評價,但也有不盡完善之處,評價的指標多元化也就勢在必行。作者機

      構指標從多維角度,很好地解決了作者水平評價問題,將其納入學術期刊評價核心指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蔣勇青,齊萍.學術期刊影響力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7,(3):178-185.

      [2]馬蘭.中國學術期刊評價體系對比研究[J].情報科學,2016,34(1):167-170.

      [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1/13/content_1992063.htm,2015-09-01.

      [4]柯青,朱婷婷.基于作者機構指數(shù)的期刊評價研究述評[J].圖書與情報,2017,(2):109-119.

      [5]Gorman M F,Kanet J J.Evaluat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Related Journals Via the Author Affiliation Index[J].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7(1):3-19.

      [6]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2010年版[R].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7.

      [7]盛麗娜.作者機構分布情況在科技期刊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585-588.

      [8]中國科協(xié)、財政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于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項目申報的通知[EB/OL].http://www.dost.moe.edu.cn/dostmoe/tzgg/zxtz/20130917,2014-08-09.

      [9]花芳,馮玉林.期刊國際化程度的量化指標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104-1108.

      [10]劉雪立,周晶,蓋雙雙.我國SCI來源期刊作者國際化水平及其與學術影響力的關系[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77-1083.

      [11]李艷.我國學術期刊評價體系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507-512.

      (責任編輯:郭沫含)

      猜你喜歡
      指標體系
      2024新一線城市魅力指標體系
      網(wǎng)絡空間攻防對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支援度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國土資源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的動態(tài)性探討
      淺談公路統(tǒng)計指標體系的構建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評標工作中有關量化指標體系建立的探討
      軍事體育訓練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與實施
      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城鎮(zhèn)排水系統(tǒng)量化指標體系研究
      昔阳县| 济宁市| 庆云县| 鄱阳县| 丰都县| 舞钢市| 柳河县| 江北区| 于都县| 曲沃县| 房山区| 青阳县| 无为县| 太保市| 会昌县| 昭苏县| 绥江县| 德阳市| 那曲县| 延寿县| 涿州市| 永和县| 萍乡市| 太原市| 田阳县| 泰安市| 孟连| 连城县| 大竹县| 安丘市| 天峻县| 砚山县| 临桂县| 永嘉县| 聂荣县| 天等县| 衡东县| 讷河市| 乳源| 陈巴尔虎旗|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