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聰
最近偶然間聽到老歌——《夕陽之歌》,毫不猶豫地就把它的副歌部分設(shè)置成了手機鈴聲,因為它讓我想到了兩個字:情懷。
這兩個字在最近一兩年里熱度挺高的,也許是缺什么就追什么的原因吧,估計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我們的生活里,很多方面缺少了情懷。
什么是情懷呢?
當年梅艷芳在紅館最后一唱之前,梅姐問觀眾:“我穿婚紗好看嗎?可惜這不屬于我的婚紗,我有你們的愛,已將這遺憾填補,我將自己嫁給了音樂,嫁給了你們。”觀眾終于控制不住情緒,淚崩全場!之后梅姐唱完了經(jīng)典的《夕陽之歌》,步上臺階,轉(zhuǎn)身揮手大聲說:“拜拜”,再不回頭。演唱會結(jié)束后第45天,梅艷芳因病逝世,年僅40歲,終身未嫁。從此,每當聽到《夕陽之歌》,都甚是感慨,此曲終成絕響,因為世間再無梅艷芳。喜歡《夕陽之歌》,一半是因為旋律,另一半,大概就是屬于情懷。
什么是情懷呢?
2018年4月25日,NBA西部季后賽第五場結(jié)束時,馬刺隊的馬努·吉諾比利將球高高拋起,然后轉(zhuǎn)身走向球員通道。沒有人知道這位41歲的老將會不會選擇再戰(zhàn)一年,也許,這個背影將是他留給球迷的最后一刻,當年阿根廷國家隊的追風之刀終于還是被時間追上了。遙想2005年,“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那一年的總決賽,面對擁有史上最強防守的活塞隊,吉諾比利殺個七進七出,沖垮了對方的防線。那時的阿根廷人長發(fā)飄飄,手持馬刺的黑鐵長矛,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你和馬刺,沒有輸給任何對手,你們只是輸給了時間,“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是這樣的凄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要這么堅強”。我愛鄧肯,愛吉諾比利,愛波波維奇,愛的是一種叫做馬刺的情懷。我多么希望時光能夠倒流,圣安東尼奧的河水逆流而上,阿根廷人長發(fā)飄飄,法國跑車還是少年模樣,斯特恩回到選秀大會上,來自維克森林大學的蒂姆鄧肯即將登場……
什么是情懷呢?
于我而言,可能就是一種懷舊的心情,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
吃早餐,我固定會去一家店;
坐公交,我固定會站在同一個位置;
去飯店,我必然選擇臨窗的座位。
因為喜歡,所以不愿改變,一如我愛上了你,不問旦暮,不問何處,明年的這個時候,也是一樣。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