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白血病是一種主要由人體造血系統(tǒng)出現(xiàn)功能性障礙的惡性腫瘤,是一種擁有較高病死率的惡性腫瘤,在男性惡性腫瘤中病死率中排第6位,在女性中排第8位,在35歲以下患者和兒童目中前是病死率最高的第1位[1~2]。白血病不僅治療周期非常長、經(jīng)濟花費巨大,而且預后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和并發(fā)癥多等特點,在對患者進行照顧時,患者家屬不光是需要大量的體力消耗,還會受到嚴重的精神折磨,導致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焦慮和抑郁是最常發(fā)生的,同時這種不好的情緒反應又會影響到白血病患者的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本文對我院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家屬和其他血液病患者50例但非惡性腫瘤性質的患者家屬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測評,并提出相應措施進行干預?,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間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家屬和其他血液病患者50例但非惡心腫瘤性質的患者家屬為研究對象。白血病患者家屬為觀察組,其他血液病患者家屬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33±3.5)歲;本科及以上學歷15例,大專學歷14例,高中及以下學歷21例。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34±3.5)歲;本科及以上學歷16例,大專學歷14例,高中及以下學歷20例。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是患者的配偶,均思維清楚,身體健康,無精神類疾病。且研究期間研究對象人數(shù)無變化。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心理測評表對兩組進行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況測評。測評的內容為剛住院時、住院1周、住院1個月、住院3個月和住院6個月時兩組研究對象的焦慮和抑郁情況。采用Zung焦慮測評表進行焦慮評定,總共20個測評項目。采用抑郁測評表對抑郁進行評定,同樣20個項目。然后分析觀察兩組研究對象不同時期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及變化規(guī)律。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研究對象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及變化規(guī)律。主要觀察內容為焦慮和抑郁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17.0版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焦慮評定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住院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焦慮評定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焦慮評定結果比較(±s,分)
表1 兩組焦慮評定結果比較(±s,分)
住院6個月觀察組 5029.3±1.336.5±2.366.6±3.255.2±3.143.1±2.5對照組 5028.9±0.740.5±2.727.4±1.921.8±1.825.5±2.0 t 1.01 8.37 78.12 69.10 40.77 P ?。?.05?。?.05?。?.05?。?.05?。?.05組別 n 住院時 住院1周住院1個月住院3個月
2.2兩組抑郁評定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住院1個月、3個月、6個月的抑郁評定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抑郁評定結果比較(±s,分)
表2 兩組抑郁評定結果比較(±s,分)
住院6個月觀察組 5034.4±2.138.5±2.370.4±3.763.4±3.145.5±2.5對照組 5036.8±2.338.8±2.233.4±2.329.8±2.224.3±2.1 t 5.71 0.73 62.98 65.55 48.15 P <0.05?。?.05 <0.05?。?.05?。?.05組別 n 住院時 住院1周住院1個月住院3個月
醫(yī)院在對白血病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的時候,也要對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進行關注,必要時要采取干預手段,引導家屬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白血病患者和白血病,客觀地接受和認識,以此達到幫助患者家屬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從而間接地減輕患者的情緒壓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3.1剛住院時 對患者家屬要采用預判性和前瞻性的心理疏導作為主要的手段進行干預。首先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家屬進行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疾病的一些基本病理知識、藥用知識、癥狀的護理和飲食指導等幾個方面。進行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患者家屬對相關的疾病的病理和具體治療有一個準確和全面的認識,從內心正確的來面對和接受疾病,然后增強患者家屬應對不良情緒的信心[3]。研究可知,在剛住院的時候兩組研究對象焦慮和抑郁的情況基本沒有差別,住院第1周的時候也沒有明顯的變化,主要是這個階段患者家屬的主要任務就是在陪患者進行各種檢查,還沒有最后的確診[4~5]。
3.2確診及治療過程中 ①患者確診后:此時家屬的焦慮和抑郁程度一般都會快速的升高,此時非常有必要采取及時的干預措施進行調節(jié)。這個階段主要指導患者家屬面對焦慮和抑郁如何進行自我調節(jié)。主要形式為一對一教育和不定時指導等,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談話指導,都要是為了怎么幫助患者及患者家屬走出白血病的陰影和樹立如何戰(zhàn)勝白血病的信心而進行的。具體可以通過講述本院之前的一些成功治愈案例,以此來幫助患者家屬建立起戰(zhàn)勝白血病的信心,并在患者具體治療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這種正面情緒最終也能感染到患者本人,從而促進患者配合治療,有利于患者的恢復。②在治療過程中:這個階段要向患者家屬詳細的講解疾病的知識,特別是不同治療時期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此時面對這些變化患者家屬往往不知所措,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及時的講解,避免患者家屬由于認識不足而導致焦慮和抑郁情緒增強。同時護理人員在面對患者家屬的這種心理變化的時候要表示充分的理解,并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驼_的引導。本研究白血病患者住院1個月的時候,此時白血病患者家屬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明顯升高,主要是這個階段剛確診,患者家屬對于疾病的恐懼和面對家人可能的離去及對白血病知識的匱乏,導致了患者家屬的焦慮和抑郁程度明顯的增強,這時也是患者家屬焦慮和抑郁水平最高的階段。在住院3個月和6個月后,隨著從內心接受家人患病,開始進行治療和對白血病的更深入的了解后,患者家屬的焦慮和抑郁程度比在住院1個月的時候有一定的下降,但該病畢竟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不僅治療周期長,還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和人力,而且最終能否康復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患者家屬一直會承受者較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家屬的焦慮和抑郁程度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3.3患者出院時 護理人員要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及囑咐,要求家屬要盡最大的能力對患者進行生活和精神方面的照顧,對家屬講解家人的支持和關懷在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一些在化療間歇期的患者,陪伴就更有必要性,通過陪伴能夠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有助于患者情緒的穩(wěn)定,利于康復。另外,醫(yī)院還要對護理人員進行不定時的培訓[6],不僅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上的能力,還需要提高其溝通能力,護理人員有及時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干預的護理能力,才能對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更好的心理疏導。同時可以利用現(xiàn)在發(fā)達的網(wǎng)絡組建一些微信群,有利于本科室的患者、患者家屬和醫(yī)護人員的及時溝通,介紹一些以往成功的案例,對患者和患者家屬現(xiàn)身說法,有利于建立患者及家屬的信心。同時護士也能及時地了解到出院的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變化,必要時可以進行及時的護理指導和干預。
綜上所述,白血病患者家屬在患者住院的不同時期的心理焦慮和抑郁情況不同,在確診后上升明顯,主要是由于對白血病的恐懼和對患者的擔憂。在醫(yī)護人員進行講解和干預后有一定的好轉。但由于白血病是一種很嚴重的惡性腫瘤,治療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人力,所以患者家屬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在康復前一直都會保持較高的水平。此時進行適當?shù)淖o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患者家屬的情緒能夠影響到患者的情緒,從而影響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