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梅
【摘要】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偏見,社會上不少群眾對自閉癥患者持排斥的態(tài)度,認為他們是傻子,不與他們交往,因此有的自閉癥患者仍被排斥在正常生活之外,很多孩子父母怕孩子不能和同學正常交往或怕別人嘲笑等原因拒絕送孩子到學校上學。如何包容這些“星星的孩子”,通過筆者的實踐體會,學??梢詮恼_對待、合理引導、多方合力等方面指導師生做好隨班就讀的自閉癥孩子的教育學習。
【關鍵詞】正確對待 合理引導 多方合力
自閉癥,也被稱為孤獨癥。是一類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失調(diào)導致的發(fā)育障礙疾病,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人們常用“星星的孩子”稱呼他們。人們之所以形容自閉癥兒童為“星星的孩子”,就是因為他們像是擁有一套不屬于地球人的思維方式,于是無法與正常人溝通,就像來自遙遠星球一樣。
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偏見,社會上不少群眾對自閉癥患者持排斥的態(tài)度,認為他們是傻子,不與他們交往,因此有的自閉癥患者仍被排斥在正常生活之外,很多孩子父母怕孩子不能和同學正常交往或怕別人嘲笑等原因拒絕送孩子到學校上學。這學期,我校一年級新生中就有好幾個這樣的孩子隨班就讀。面對這些“星星的孩子”,很多教師束手無策。
筆者由于工作的關系,接觸這些特殊的孩子好幾年了,如何包容這些“星星的孩子”呢?下面談談自己在工作中的點滴體會:
對“星星的孩子”,眼光要平和,能讀懂他們的行為方式,大家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而是用善意誠懇的眼光如親人般呵護他們,多點了解、接受、認同、理解。他們的非正常行為可能讓你反感,可是沒有惡意,他們只是想與你溝通而已。對他們的非正常行為,大家要多點理解,多點耐心,與他們溝通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責罵他們,而是要告訴他們怎樣做才是對的,才是大家認可的。
包容“星星的孩子”,要進行積極合理的引導和關愛。自閉癥兒童與普通的孩子不同,他們在接收外在信息時可能會遲緩,或形成歪解,這時教師應該慢慢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思考,老師在教育自閉癥孩子時,要與普通孩子有嚴格的區(qū)分,改善教育方法,要有更大的耐心做好個別指導工作,不能聽之任之,慢慢告訴自閉癥孩子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必要時制定相關規(guī)則,逐漸形成他們的是非觀。如我接觸過的一個自閉癥孩子小何,他有一個不良習慣,每次下課就會到垃圾桶里翻,發(fā)現(xiàn)可以吃的就會撿起來吃,老師多次批評教育無效。我了解后,在他翻垃圾桶時找到他,耐心地和他談,讓他看清東西的不清潔,并耐心解釋吃了臟的東西會肚子疼等,同時表示如果他能戒掉這個壞習慣,獎勵他一顆糖果。結(jié)果一段時間的跟蹤后,小何的亂翻垃圾桶的次數(shù)慢慢減少,我也經(jīng)常獎勵他一些小禮物鼓勵他改掉這個壞習慣,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段時間后,小何成功改掉了這個壞習慣。
其次,要做好其他同學的思想工作,讓普通孩子接納認可和幫助自閉癥孩子,使他們包容在所有人的關心和重視中,從而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不良行為,逐步走出孤獨的世界。
包容“星星的孩子”,還要形成多方力量參與的“愛心合力磁場”。教育自閉癥孩子不僅僅是家庭、學校的事,更需要社會政府等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首先,政府職能部門、學校等可借助“世界自閉癥日”“六一兒童節(jié)”等有效載體,繼續(xù)加大普及宣傳自閉癥知識的力度,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理解、包容、接納自閉癥孩子。其次,政府要建立相關制度,用制度救濟自閉癥孩子。目前較好的辦法是,利用國家大力推進培訓兒童保健醫(yī)生和鄉(xiāng)村(社區(qū))醫(yī)生的契機,大范圍實施治療自閉癥專項項目,盡早對自閉癥孩子進行救濟,并降低家庭的治療費用,用制度救濟自閉癥孩子。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康復才是對他們的最大的關懷。最后,教育職能部門努力為學校配備校醫(yī)和心理輔導老師,充分利用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引導師生從醫(yī)學、科學、心理等角度正確處理和對待自閉癥孩子,減少粗暴手段,強化與自閉癥孩子家長以及其他學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同時,還要加大對普校教師特殊教育知識的培訓力度,讓普校教師也掌握包括自閉癥在內(nèi)的特殊教育基本常識,更好地為特殊孩子服務。此外,還要強化融合教育,讓社會能正確認識這個特殊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將來更易于在社會中生存。同時也要注意,包容“星星的孩子”,也要有底線而非過度縱容。底線就是他們不能傷害、影響到其他普通孩子的正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