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璇
啦啦操是一項時尚競技體育項目,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發(fā)展。花球舞蹈啦啦操作為啦啦操運動中最具項目特色的一項,對參賽隊伍在成套動作完成的精準性、一致性上要求較高,要求運動員要具備良好的技術技巧以及充沛的體能。中國隊的最好成績是在2012年取得的第五名。從成套的難易程度以及成套編排來看,中國隊與世界強隊差異不大,但在成套動作的完成情況上中國隊與世界強隊的差距較大,這與中國運動員對動作技術的掌握度,身體能力的儲備情況以及成套動作的熟練程度有關。因此,中國隊要想在花球啦啦操項目上有所突破,就應分析研究我國花球啦啦操項目在動作完成中存在的問題,尋找差距,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技術水平。
以2016年國際啦啦操聯(lián)合會(ICU)舉辦的世界啦啦操錦標賽花球舞蹈啦啦操前八名參賽隊的成套動作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導航”中的“中國知網(wǎng)”搜索文獻資料,以“舞蹈花球啦啦操技術分析”為主題詞,共搜索到102篇資料;根據(jù)研究需要篩選2007年以后且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為研究提供相關理論依據(jù)。
1.2.2 錄像分析法
利用高清比賽錄像對2016年“ICU”啦啦操世錦賽花球舞蹈啦啦操前八名成套動作進行分析,依據(jù)2016版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對前八名隊伍的成套動作進行分析。
1.2.3 對比分析法
根據(jù)研究內容,對2016年“ICU”啦啦操世錦賽花球啦啦操集體項目前八名成套動作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對比分析。
1.2.4 專家訪談法
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根據(jù)研究的內容、目標對表1中的專家采用電話、微信或郵件等方式進行訪談,并對訪談內容進行合理整合,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幫助。
表1 訪談專家名單
團隊協(xié)作能力是指動作的統(tǒng)一性及動作與音樂的同步性是最能體現(xiàn)團隊的默契和隊伍對音樂理解的部分。動作一致性則要求運動員完成成套動作時一定要整體統(tǒng)一,這就考驗一個隊伍的團隊意識。動作與音樂的配合主要表現(xiàn)在運動員對音樂的熟悉程度、感受程度以及音樂與動作編排的合理程度等方面。
2.1.1 動作與音樂同步性完成效果分析
表2 2016啦啦操世錦賽花球前八名隊伍動作與音樂同步性完成效果分析
上表所示,8支隊伍中,動作與音樂同步性完成效果最好的是墨西哥隊,僅有2次不合拍次數(shù),其次是美國隊,不合拍次數(shù)為3次。日本隊、芬蘭隊及波多黎各隊各有4次不合拍的次數(shù)。哥倫比亞和中國隊在這一方面有待加強,整套動作中有5次不合拍的次數(shù)。蘇格蘭隊在這一方面成績最差,有6次不合拍次數(shù)出現(xiàn)。這些都直接的影響到成套動作的完成效果。
視頻分析得出,對動作與音樂同步性的把控較好的隊伍依次是墨西哥隊、美國隊和日本隊。美國隊和墨西哥隊在動作與音樂的同步性上一直保持較好的狀態(tài),重音重拍把握相對準確,尤其是在花球動作和舞蹈動作上,也就是說這兩支隊伍的隊員在對動作及音樂的理解與熟練程度上都比較高。不合拍次數(shù)最多的蘇格蘭隊,在此方面蘇格蘭隊成套動作的最終完成具有很大的欠缺,6次的不合拍均屬于少數(shù)人的失誤造成的,由于該隊伍的參賽隊員本來就多,在視頻中每每出現(xiàn)音樂與動作不相符時,原本的人數(shù)優(yōu)勢的沖擊力便急速下降,整套動作的完成也變得雜亂無章。
哥倫比亞隊與中國隊在此次比賽中頻繁出現(xiàn)“搶音樂”問題,集體完成動作時有些隊員與音樂的節(jié)奏配合恰到好處,少數(shù)運動員對節(jié)奏的掌握不準確,導致完成動作時屢屢搶拍。這就說明隊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對動作的掌握程度依然不夠,隊員之間默契不足,對音樂的熟悉度和感受度還有待提高。從視覺效果方面來看則會顯得非?;靵y,感受不到音樂與動作結合的美感,使成套動作的完成過于匆忙,從而降低了成套動作的完成效果。
動作與音樂的合拍是成套動作完成質量體現(xiàn)最主要的內容之一。中國隊在該內容上較為欠缺,直接影響中國隊在本次比賽中的排名。集體項目中必須每一個運動員都對音樂與動作的配合有相同的理解,甚至成套中的每一個呼吸與眼神都是相同的,動作熟練,訓練系統(tǒng)才有可能對一致性的完成效果達到更高的水準。
2.1.2 動作統(tǒng)一性完成效果分析
所謂一致性,是指所有運動員完成動作時整齊劃一、猶如一體。根據(jù)評分規(guī)則,花球舞蹈啦啦操比賽從花球動作技術的執(zhí)行、團隊協(xié)作能力、編排、總體評價四個方面進行評判,其中團隊協(xié)作能力包括動作與音樂的同步性、動作的統(tǒng)一、空間的一致性三個方面,每個因素各10分,即成套動作一致性占滿分100分的30%,可見一致性對花球舞蹈啦啦操的重要性。
表3可見,美國隊與墨西哥隊在一致性方面表現(xiàn)的非常優(yōu)秀,均是0失誤;日本隊表現(xiàn)也較好,僅有1次失誤;芬蘭隊的失誤情況也較低,出現(xiàn)2次失誤;波多黎各隊、蘇格蘭隊、哥倫比亞隊和中國隊在一致性方面表現(xiàn)較差,分別有9次、13次、19次和17次的失誤。
表3 2016年啦啦操世錦賽花球前八名隊伍成套動作一致性分析
后四名隊伍的失誤較多,且一致性較差。主要原因是運動員的整體水平不均衡,默契度較為欠缺。尤其是中國隊,在該內容上較為欠缺,搶拍、動作一致性差,直接影響中國隊在本次比賽排名。
一致性效果的完成是影響集體項目競賽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致性完成的高與低決定裁判員和觀眾們的視覺體驗。比賽中必須保證每個運動員的身體各個部位的統(tǒng)一程度、整齊程度,包括細微的眼神表情等達到一致,盡量做到多人如一人。
2.2.1 隊形調度一致性完成效果分析
隊形變化也是表現(xiàn)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隊形變換的程度與流暢性直接影響著成套動作所呈現(xiàn)的視覺效果。此外,隊形變換的失誤情況通常會用作與整場比賽的結果。在成套動作的完成過程中,隊形變換模棱兩可、跑位偏差、到位不精準、隊形維持效果不佳等情況均會干擾裁判的鑒別評分,影響成套動作的完成效果。所以,想要提高競賽成績,隊形變換的形式以及完成效果則顯得尤為重要。
表4 2016年啦啦操世錦賽花球前八名隊伍隊形的完成效果分析
表4所示,美國隊和日本隊的完成效果最好,均為0失誤;其次是波多黎各隊2次失誤;墨西哥隊和芬蘭隊雖然失誤次數(shù)相同均為3次,但是墨西哥隊的隊形變化是八支隊伍中最多的;而蘇格蘭隊、哥倫比亞隊和中國隊的失誤情況最多,在隊形變化中出現(xiàn)了4次錯誤。
美國隊和日本隊隊形變換持續(xù)的效果較好,隊形變換的移動方向、位置明確,隊形變換有條不紊,流暢性極佳。隊形變換存在著層次感、創(chuàng)新性,不但能提高成套動作的美感,也會對裁判與觀眾造成強大的吸引力。
芬蘭隊流動隊形中的“X”型,層次變換里面的一橫排隊形極具創(chuàng)意,表演時十幾對花球在剎那之間演變?yōu)閹讉€大寫字母,與融洽協(xié)調的音樂結合起來,展現(xiàn)出一場盛大的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體驗。
在流動隊形中,日本隊以它在剎那之間進行變換的空間層次效果取得了觀眾們源源不斷的掌聲。所以,獨特、協(xié)調、流暢、明了的隊形能夠給觀眾及裁判視覺的沖擊力,從而提升完成效果的分數(shù)。
隊形是啦啦操的重要部分,成套中干凈準確的隊形變化可以反映出團隊的默契程度及協(xié)作能力,失敗的隊形直接影響最終的藝術表達。
2.2.2 空間一致性完成效果分析
表5 2016年啦啦操世錦賽花球前八名隊伍空間層次運用的完成效果分析
研究將空間舞蹈層次的類型分成高低層次、對稱層次、依次層次以及集體層次四大類。
表5數(shù)據(jù)顯示,參賽隊伍中對四大類的空間轉換總次數(shù)最多的隊伍為美國隊的40次,隨后依此排名為35、33、30、30、28、27、26、次,其隊伍依次排序為美國隊、哥倫比亞隊、日本隊、芬蘭隊、中國隊、墨西哥隊、波多黎各隊、蘇格蘭隊。
美國隊在成套動作中呈現(xiàn)出清晰的層次,豐富了成套中層次的內容,提高了成套動作的完成效果。蘇格蘭隊雖然利用空間層次是最少的隊伍,但整體來說最后空間層次運用呈現(xiàn)的效果較好,雖然所展現(xiàn)的藝術性不高,但從完成效果的角度出發(fā),整體的層次變化很分明,且一致性也高,保證了完成的質量,對最終的評分顯然是非常有利的。日本隊成套動作的立體空間運用并不遜色于美國隊,這也說明了美國隊與日本隊的運動員的專項能力較強,這樣才能將難度動作和過渡鏈接動作作為立體空間變換而編排到成套動作中,并且自然順暢的呈現(xiàn)出來。波多黎各隊的成套動作中,立體空間的運用相對較少,讓整個成套動作略顯平淡、沒有看點,內容上不算完整,從而影響成套動作的整體效果。
芬蘭隊和墨西哥隊在成套中充分利用到了各個點面,使整體無論操化還是隊形都變得更加的流暢自然,這也體現(xiàn)出她們的較高的編排能力,在編排上時成套動作更具藝術價值,對于立體空間的運用加強了操化的空間感,給觀看者展示出更加飽滿的視覺效果。中國隊與哥倫比亞隊在對稱層次運用上的次數(shù)都較高,但選擇的動作大多為地面上的滾地動作或是操化動作,在直觀上就降低了藝術編排上的分數(shù)。
成套動作空間運用的統(tǒng)計分析及專家的訪談結果均顯示,成套動作的編排要多元化,并且在體現(xiàn)層次動作的同時增加點面的轉換,保持整個動作畫面干凈,立體感強,這樣才能使得層次動作更加明顯清晰,保持成套動作的干凈利落。從而提高成套動作整體的完成效果。
3.1.1 集體項目中必須每一個運動員都對音樂與動作的配合要有相同的理解,甚至成套中的每一個呼吸與眼神都是相同的。中國隊在該內容上較為欠缺,直接影響中國隊在本次比賽中的排名。
3.1.2 團隊協(xié)作的完成默契決定裁判員和觀眾們的視覺體驗。比賽中必須保證每個運動員之間的統(tǒng)一性、協(xié)調性以及配合的默契程度。美國、日本整齊劃一的完成質量提高了成套動作的整體觀感。
3.2.1 加強運動員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每個運動員對音樂的理解有個完美的詮釋,對音樂的樂感把握更為精準,使成套完成一致性和表演更加到位,更具藝術價值。
3.2.2 強調運動員動作基礎訓練和體能訓練,關注動作細節(jié),提高動作完成質量。
[1] 周建社,方奇.《接軌背景下國際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解析》[J].中國學校體育期刊.2014,1(1):37-41.
[2] 孫紹寧.從體育美學的視角探討啦啦操音樂與動作的選編[J].體育科技,2011,32 (1) :51-53.
[3] 蔣曉絮.舞蹈啦啦操成套動作編排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02):37.
[4] 許探.啦啦操編排理論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0.
[5] 趙欣瑜,張中印,曹婷玉,馬凌波.2014年啦啦操世錦賽花球舞蹈技術動作分析[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31(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