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有位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的網友在網上吐槽:他患有嚴重的過敏性鼻炎,一年四季鼻腔里總是濕濕的,經常會流鼻涕。如在國內,這也不算什么大病,至少不會因此丟掉工作。但在國外,這毛病讓他吃盡“苦頭”。
他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是“信息咨詢”,他有4位同事,都是美國人。他在那里工作了3個月,被老板辭退。辭退原因是:其他4位同事集體投訴他的鼻腔經常發(fā)出的聲音,他們覺得不衛(wèi)生、心情受到影響……網友丟了工作,他非常憤怒,覺得這4個美國同事,沒有同情心和寬容心。
后來他又找了份超市理貨員的工作,上班還不到一天,又被主管解雇了。因為超市那天接到了投訴,說有個人在理貨時,用餐巾紙擦拭鼻子,讓人覺得不衛(wèi)生。
后來他又找了加油工、送外賣等幾份工作,均遭投訴。網友“義憤填膺”,覺得美國雖是一個現(xiàn)代文明國家,卻人情淡漠,人與人之間沒有起碼的包容之心。
乍一看,的確如此。但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一個患有嚴重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經常擦鼻涕的動作,的確會給人帶來不快。從表面上看,這是人的同情心、包容心的問題,實則是一個社會規(guī)范和秩序的問題。中國人喜歡講人情世故,如果包容別人的缺點,作出自己的犧牲,那就是美德。人們?yōu)榱诉_到目的,違點規(guī)打點法律擦邊球,那叫變通。但西方人不認同這樣的理念。
關于城市噪音問題,在國內幾乎是一個頑疾。一些居住在公園廣場附近的居民,常被那些唱戲、跳舞者播放的高分貝音樂,吵得不堪其憂。為此發(fā)生的爭執(zhí)事件,時有所聞。有位中國老太太十分喜歡跳舞,于是在紐約公園帶領一支華人舞蹈隊排練,現(xiàn)場還播放起音樂。這樣的場景在國內司空見慣。但在美國,這是違法的。老太太被告上法庭。幸虧法官動了惻隱之心,認為這位中國老太太違法是因為不熟悉美國社會,念她是初犯,又有悔改之心,決定免予起訴。在這則案例中,法官立案的標準并沒有針對中國人,而是所有人。因為在美國,一旦涉及公眾利益,那他們的行為必須要遵守當?shù)胤?,否則就是違法。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中國人喜歡在陽臺上曬內衣褲,他們移民到國外后,仍保持這樣的習慣。結果這些國人經常被美國鄰居投訴——人家認為內衣褲屬個人隱私,這樣的晾曬行為有礙觀瞻、會影響小區(qū)品位,最終可能影響房子價值。
看到這樣的新聞,實在有些讓人“瞠目結舌”。但這則新聞背后卻有其“真義”:什么叫社會文明?社會文明說到底,最核心的只有一條:就是“心中有他人”。
一個人說話辦事,如果能事先想到公眾及他人的利益,那么,這個人就是一個文明的人,這個社會就是文明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