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俊杰 林國鋒 李淑慧
壓力與泄漏有著密切的關系,對減少管網漏損,控制泄漏反彈起著決定性作用。本文以丹東振安區(qū)三萬噸愛河水廠為例,研究和探索大數據優(yōu)化管網壓力。愛河水廠作為一個獨立封閉的供水區(qū)域,承擔著振安地區(qū)的供水任務,其實際供水能力為2.6×104m3/d,承擔著振安片區(qū)3×104工商業(yè)和居民用戶,管網長度50km左右,二次加壓泵站12座,該區(qū)域產銷差率約為78%左右。盡管檢漏頻次、強度、周期都很密集和頻繁,但管網老化嚴重,布局設計不合理,泄漏反彈十分嚴重;常常為了保障居民正常供水,不得通過加壓方式來保障高峰用水。為了控制泄漏反彈,減少頻繁泄漏,控制管網漏損,降差人員根據該區(qū)域的管網布局、測壓點的布局以及泄漏反彈現狀,在大數據分析和挖掘的基礎上提出管網壓力優(yōu)化的方案和探索研究。
從振安地區(qū)管網現狀來看,管網老化十分嚴重,泄漏頻繁,幾乎每周都有居民投訴水壓偏低的情況,一到周六、周日,個別小區(qū)老百姓吃水就受影響。從水廠壓力看,出廠壓力從原先0.35MPa已經提升到0.5MPa左右,而夜間最小流量從2017年平均650m3/h上漲至2018年的900m3/h,平均每小時上漲了250m3/h,最高時夜間最小流量達到了1300m3/h。但從管網壓力來看,最不利點龍頭和正大清華苑小區(qū)的壓力上漲并不高,甚至有些時候壓力還偏低。這說明這個區(qū)域存在著嚴重的泄漏,很可能是管網泄漏導致了管網壓力下降,影響了正常供水。
另外,從丹東居民生活習慣來看,基本上晚上21:00以后,很多飯店和商業(yè)就已經歇業(yè),供水明顯出現了下降。通過對水廠和測壓點的大數據分析,基本驗證了其居民生活和用水習慣,波峰供水通常出現在早上06:00~08:30和下午17:00~21:00之間,而波谷供水時段卻集中在23:00~06:00之間。可偏偏是波谷時段供水量甚至和波峰時段的供水量持平,甚至還要超出。這就暴露了調度上存在不合理,不是科學調度管網壓力。從而導致管網壓力過高,泄漏浪費嚴重。為了進一步分析其現狀,又對愛河水廠高峰供水時段8月和10月供水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2017年10月比2017年8月多供了56653m3,而整個總公司的總供水量2017年10月比8月則多供了56240噸。可見,愛河水廠供水量上漲的影響才是導致2017年10月份整個供水公司的供水量上漲的主要原因。
大數據壓力管理原理是利用GPRS物聯網移動通信技術和大數據挖掘技術,通過將水廠、測壓點產生的海量實時數據,結合管網最不利點壓力的大數據分析用戶的用水習慣和特性,挖掘最不利點壓力在峰、谷時段的壓力優(yōu)化潛力,利用水廠、泵站的變頻器PLC編程技術,通過對夜間00:00~05:00或白天低峰用水時段的管網壓力的最大優(yōu)化,達到科學調度管網壓力,降低管網漏損的目的。鑒于南北方生活習慣不同,經濟發(fā)達程度不同,夜間生活的豐富程度不同,壓力優(yōu)化的時段可根據大數據分析、挖掘的用水習慣靈活掌握,不必完全局限于夜間時段。
大數據壓力管理目的不是簡單意義上減壓或降壓,而是在保障管網正常供水的情況下,利用物聯網技術、GPRS遠傳通訊技術和大數據挖掘技術,科學、合理地調配、優(yōu)化管網壓力。大數據管網壓力優(yōu)化既可以減少管網漏損,節(jié)能降耗,還可以控制泄漏反彈,預防和減少爆管,讓管網壓力在合理區(qū)間運行,延長管網的壽命,保障管網的安全運行。
降差人員結合該區(qū)域的管網圖紙、管線布局、測壓點分布情況,科學選擇最不利點,利用GPRS移動通信技術、物聯網和大數據挖掘技術分析和挖掘壓力優(yōu)化的空間和潛力,結合最不利點和出廠壓力的優(yōu)化模型,在不影響正常供水前提下優(yōu)化管網壓力。大數據優(yōu)化管網壓力的原則:①堅持先檢漏、后壓力優(yōu)化的原則即先對區(qū)域地毯式檢漏,消除管網暗漏隱患。②在保障工業(yè)生產和居民生活正常供水前提下優(yōu)化管網壓力。③對用戶少、用量少的局部管網先優(yōu)化,提升主管網壓力回升。④滿足壓力優(yōu)化區(qū)域的特殊用戶的夜間(如工業(yè)、醫(yī)院以及夜間蓄水池補水)用水需求及消防需求。⑤堅持分階段優(yōu)化管網壓力原則、循序漸進地推進優(yōu)化試驗。⑥根據季節(jié)、天氣、溫差的變化實時、動態(tài)地調整壓力優(yōu)化范圍。⑦實時跟蹤和關注用戶的反映、投訴現象。⑧最不利點壓力一定要選準,確保其壓力為臨界點壓力。⑨確保邊界閥門完全閉嚴,PMA壓力區(qū)域完全獨立。除此以外,盡可能選擇供水區(qū)域、規(guī)模相對較大泵站或獨立供水區(qū)域建立PMA,確保壓力優(yōu)化的效果。
大數據管網壓力優(yōu)化工藝流程是用來指導降差人員如何利用物聯網、GPRS移動通信技術采集水廠、二次加壓泵站、最不利點壓力數據,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挖掘壓力優(yōu)化的潛力,并通過最不利點和水廠、泵站的之間壓力關系建立壓力優(yōu)化模型,然后科學、合理設計、規(guī)劃、調度水廠的壓力,實現對整個管網壓力的優(yōu)化、達到降低漏損、預防爆管、延長管道壽命的目的。降壓工藝流程如下:
大數據數據優(yōu)化管網壓力思路如下,首先要利用大數據分析居民的用水習慣和特性,分析各測壓點的大數據,結合管網布局、地形落差找到最不利點;然后把最不利點壓力作為臨界點壓力,利用最不利點壓力跟水廠壓力的線性關系、數學模型,計算最小流量時段水廠降壓范圍,按照周期性降壓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推進優(yōu)化壓力的試驗、研究。
1.分析和挖掘最不利點
為了更準確、更可靠地找到最不利點,分析最不利點壓力變化的趨勢,波峰、波谷出現的時間段,降差人員對區(qū)域內龍頭、正大清華兩個疑似的最不利點壓力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并結合兩個最不利點壓力覆蓋的區(qū)域、范圍、用戶數量,樓層高度,地形落差,綜合篩查比選來確定最不利點。
鑒于龍頭地區(qū)的用戶少,夜間最小流量平均在70m3/h,在夜間最小流量中占比甚少,加上區(qū)域的主要是部隊和平房戶,因此龍頭不適合作為最不利點壓力。而正大清華苑小區(qū)測壓點集中在振安區(qū)域,居民很多,降差人員在大數據分析基礎上,最終確定正大清華苑小區(qū)為最不力點壓力,即以此為臨界點壓力,在保障正大清華苑小區(qū)正常供水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優(yōu)化。
以篩選的最不利點正大清華測壓點為基準,分析用水習慣和特性,時間周期。由于該區(qū)域的管網老化嚴重、布局設計不合理、二次加壓站多,管網改造資金匱乏,在高峰供水時,管網壓力地形條件下很難實現分區(qū)優(yōu)化管網壓力,即便是能實現壓力流量分區(qū),也耗時、耗資巨大。
2.水廠與最不利點壓力
最不利點位置和壓力確定后,就可以根據最不利點壓力與水廠出廠壓力的線性關系,進一步挖掘和分析波峰、波谷流量時段最不利點壓力和出廠壓力。將最大流量時段最不利點壓力作為臨界點壓力,分析波峰、波谷流量時段最不利點壓力差的變化和優(yōu)化潛力。通過波峰、波谷水廠與最不利點壓力曲線分析(見壓力曲線圖),水廠壓力0.46MPa,最不利點壓力0.20MPa,水廠夜間最小流量時水廠壓力0.35MPa,而最不利點壓力0.25MPa。由此可見,在夜間最小流量時段比最高流量時段最不利點壓力高出了0.11MPa。就是說,在最小流量時段最不利點壓力保持0.2MPa時,水廠尚有0.11MPa壓力優(yōu)化的潛力。如果以特征點流量時段的最不利點壓力0.25MPa為臨界點壓力,足以保障夜間最小流量以及其他時段的正常供水。水廠與最不利點壓力曲線圖如下。
3.測算降壓范圍
根據特征點流量、壓力和最不利點壓力數據分析可知,完全可以在白天09:00~16:00和22:30~05:00兩個時段優(yōu)化水廠壓力,考慮白天優(yōu)化水廠壓力可能會影響正常供水和導致用戶投訴,在壓力優(yōu)化時幅度減少;而在22:30~05:00最小流量時段優(yōu)化潛力和范圍則幅度增大。優(yōu)化壓力的時段、最不利點壓力和水廠優(yōu)化潛力和范圍確定后,就可以利用最不利點和水廠的壓力建立壓力優(yōu)化模型,計算水廠在保障最不利點壓力的前提下的降壓幅度和范圍。
降差人員根據水廠壓力與最不利點壓力線性關系,推導出壓力方程式。即:
P1PW:P2C=P1PWR:P2CR
P1PW:最大流量時段最不利點壓力
P2C:最小流量時段最不利點壓力
P1PWR:保障最不利點水廠出廠壓力
P2CR:最小流量時段水廠出廠壓力
通過上面方程式,得出最小流量時段水廠壓力:
P1PWR=(P2CR×P1PWR)/P2C=(0.46×0.35)/0.46=0.35MPa
即當最小流量時段水廠壓力達到0.35MPa時,即可滿足最不利點壓力0.25MPa。由此,推算出最小流量時段水廠降壓范圍為:
PR=0.46-0.35=0.11MPa
CJ-T 316-2009《城鎮(zhèn)供水服務》雖然是供水管網壓力標準,主要指是白天正常用水期間的壓力服務標準,波谷時段即夜間最小流量時段壓力不在其范疇之內,因此,最終將降壓范圍調整為0.11MPa,即水廠壓力保持在0.35MPa。這樣既可滿足降壓需求,又能滿足國家標準規(guī)范。
4.降壓試驗
根據大數據分析和挖掘的壓力優(yōu)化潛力,降差項目人員制定了波谷和次波谷優(yōu)化的方案和措施,并組成了由客服中心、水廠、調度、管網和檢漏部門的應急處理小組,保障壓力優(yōu)化期間居民的正常供水,采用周期降壓、階段評估、循序漸進的降壓方式,邊試驗、邊觀察最小流量的變化,密切關注用戶的反映、投訴。如果遇到用戶投訴、反映時即可停止降壓試驗,重新調整降壓方案。詳細試驗數據如下:
夜間22:30~05:00壓力優(yōu)化范圍
通過大數據分析,該區(qū)域的次波谷在早上09:00~16:00之間,這個時段市民都在上班,用水量比波峰期下降了很多,過了早高峰08:00,水廠壓力一直維持在高壓狀態(tài),徘徊在 0.45MPa左右。此時最不利點壓力 0.25~0.30MPa之間,比早高峰時段最不利點壓力0.2MPa要高出0.05MPa,因此,建議進行富余的壓力給與優(yōu)化。水廠壓力優(yōu)化數據如下表:
09:00~16:00之間次波谷供水時段壓力優(yōu)化數據
通過夜間22:30~05:00和09:00~16:00時段的管網壓力優(yōu)化,愛河水廠的日供水量從2.6×104m3/d下降至1.8×104m3/d,平均每天下降了 0.8×104m3/d,夜間最小流量從1260m3/h下降至600m3/h,節(jié)水效果十分顯著,漏損率下降了30.76%。壓力優(yōu)化前后的夜間最小流量曲線圖如下:
通過對水廠壓力、流量系統(tǒng)、管網壓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大數據挖掘,精準找到了峰谷、峰值水廠和最不利點壓力優(yōu)化的潛力。通過對管網壓力優(yōu)化的研究、試驗,充分證明了壓力管理是一種有效的控制漏損方法,對降低管網漏損、預防爆管、控制泄漏反彈,延緩檢漏周期、維護檢漏成果起到了積極的控制作用。總而言之,大數據挖掘技術為科學、合理、精準的壓力優(yōu)化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優(yōu)化的思路和方法,把水廠、調度、管網、檢漏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為控制管網漏損控制探索出一種非常、經濟、有效的降損方法,非常值得研究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