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鋒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化學鍵”的教學片段為例,對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美育進行探討.
關鍵詞:化學教學美育
回望淵源古老的化學史,如同傾聽一位長者在訴說其充滿神秘而美妙的人生旅程.從鉆木取火、黏土制陶的萌芽時期,到點石成金、煉丹長生的醫(yī)藥時期,再到提出“燃素說”的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無不論證了化學這門自然學科對社會發(fā)展的貢獻.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意大利科學家阿伏伽德羅先后提出的原子論和分子學說,更是一種質的飛躍.遺憾的是,有些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總是簡單地認為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是一門遵循化學反應規(guī)律的古板學科,沒有絲毫的美學可言.學生為什么無法領略化學的美感呢?華羅庚一語中的:“書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在學習的時候,我們不僅應該記住結論,而且應該設想一下,人家是怎么想出來的,經(jīng)過多少曲折,攻破多少難關……”可見,知識本身不能使學生產(chǎn)生美感,只有經(jīng)歷了對知識再現(xiàn)的過程,才會有審美體驗.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美育談點體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會使學生興奮不已.實驗功能是其他任何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美,學生既汲取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獲取知識的能力,更難得的是提高了自身的化學素養(yǎng).忽視實驗現(xiàn)象的美,只顧追趕教學進度而直奔主題,自然不利于學生獲得認知美感的體驗.在新課改背景下,實驗考查在試卷中的分量越來越重,考查實驗裝置的原型大多數(shù)是教材要求學生親自觀察或動手操作,考查緊扣教材實驗但不照搬教材實驗.
例如,在講“化學鍵”時,對于離子鍵,如果教師演示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的實驗,前排的學生會看到金屬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白色晶體,后排的學生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只能聽實驗現(xiàn)象,實驗效果大打折扣,何談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的美呢?筆者任教的學校,每個教室都安裝了投影儀、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筆者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對實驗過程實時投影,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全班同學都能清晰觀察到每一個實驗細節(jié).鑷子取、濾紙吸、小刀割、加熱鈉熔成球等已經(jīng)做過的實驗,學生仍舊目不轉睛地觀察并聯(lián)系相關性質;當筆者向將要燃燒的鈉球罩上集氣瓶的瞬間,學生都為筆者捏一把汗,實驗成功后,教室內掌聲雷動.筆者借機闡述如果實驗操作科學,實驗危險系數(shù)就會下降,同時要求學生膽大心細.
借助縝密的表圖或思維導圖,化學理論結構能使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統(tǒng)一成和諧的整體,其自身也涵蓋了周期、對稱、統(tǒng)一等美學因素.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多種手段厘清知識體系,讓學生既溫故知新,又能把握住“故”與“新”之間的脈路.
例如,在講“化學鍵”時,對于共價鍵,筆者以離子鍵為例,從五個方面進行縱向分析,要求學生運用類比法完成共價鍵的理論推導(如下表),強化了學生對化學理論結構美的體驗.這樣,使學生意識到離子鍵與共價鍵均屬于化學鍵,其理論結構上必然具有和諧與統(tǒng)一,在體會出化學理論結構美的同時,也為以后電負性的學習打好基礎.
化學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其理論體系早已臻于至善.在化學理論發(fā)展的過程中,一些簡潔有效、獨具學科特色的科研方法隨之產(chǎn)生.在化學學習中,一旦學生深刻理解分類匯總、歸納推理、類比假象、整體統(tǒng)一、數(shù)形結合等科研方法,就能在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化學科學素養(yǎng)方面游刃有余.
例如,在講“化學鍵”時,化學鍵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存在,怎樣讓學生掌握它呢?筆者布置各學習小組通過類比假象的科研方法,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劇.學生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編排的《定點扶貧》《結隊互助》情景劇生動形象地演繹了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過程.當筆者告知學生,美國科學家2015年2月才首次實驗觀測到化學鍵的產(chǎn)生過程時,學生的心情既愉悅又復雜,紛紛詢問如何觀測.將實驗現(xiàn)象與理論結果進行比對,是化學研究永恒的旋律,這種旋律本身就是一種美.
總之,化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一種超越人類感知的理性美.戴安邦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科學素質,不僅要傳授知識,最關鍵的是發(fā)展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