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 子 圖空西瓜
小王子說:很多人都說是人放羊,其實羊也在放人。羊吃草的時候,吃到哪里,人就得跟到哪里。羊知道哪個地方有好草,它邊吃就邊往那個地方去了,人卻不知道;羊還知道哪個地方有水,吃到一定時候,它就自然而然地向那個地方去了,也從來不迷路。人與羊不同,卻各有各的悲壯,各有各的蒼涼。
牧民說,人看羊時就是一只羊嘛,簡單得很嘛。但人不知道羊如何看人,人在羊眼里是個啥,人永遠都不知道。有一位哈薩克族牧民曾說,在哈桑牧區(qū)有不少牧人能聽懂羊語,羊咩咩地叫幾聲,他們就能聽明白那里面是什么意思。在放牧的時候,如果羊走遠了,他們就爬到山脊上朝山里喊出一種聲音,羊聽到后就會向他跑來。這樣的事情往往發(fā)生在黃昏,夕陽將余暉灑在草地上,像鋪了一層金子似的,羊群就在這層金色的光暈里跑動,渾身閃閃發(fā)光。
人懂羊語,可能與游牧生活有關。但人卻看不懂羊的眼神。有一次,一位牧民正在走路,忽然發(fā)現(xiàn)一只羊用一種平時從未見過的眼神在看自己。他走過去,見它的眼神特別鎮(zhèn)定,一動不動,靜靜地注視著自己。
他湊到羊跟前,與它對視良久,羊仍是一副鎮(zhèn)定自若的神情。他慌了。他不明白一只羊為什么會如此看著自己。這件事的答案在羊的心里,人永遠都不會知道。后來,他又遇上那只羊。在看見它的一瞬,他想起了它上次注視自己時的神情,他覺得它會認出自己。那一刻,他有些緊張,遠遠地等待著那只羊走到自己跟前來。但那只羊卻沒有認出他,仰著頭從他身邊走了過去。緊張的期待和意外的失落,使他如墜云霧,愣怔半天回不過神來。為什么一只羊在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會那樣看他,而隔了不久,再次碰到時居然像不認識似的?這個秘密可能要在那個人的心里裝一輩子了。
過了幾天,一個去別處放牧的人回到了牧場,同時,他也帶回了一個讓人十分驚訝的消息,他是為了讓羊吃到更好的草才離開大家的。到了另一個牧場后,他發(fā)現(xiàn)那里的草果然十分茂盛,羊群從早晨探下頭去,一口氣吃到了下午才抬頭。牧民們放牧時很注意羊抬頭的次數(shù),如果羊抬頭的次數(shù)多了,就說明草不好,羊老是在尋找好草吃。而羊一直低著頭,則說明草很好,它們吃得很專心。他很高興,這么好的草場上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羊群,吃到轉(zhuǎn)場的時候,它們肯定會長得肥壯,回去后就可以多賣幾公斤肉,多剪一些羊毛。在高興的同時,他又有一點擔心,畢竟自己一個人在這么遠的地方,萬一遇上狼什么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不久,他擔心的事情果然發(fā)生了。一天下午,一群狼突然包圍了羊群。頓時,狼嗥和羊叫響成一片,他站在羊群中間不知如何是好。但很快,羊群就有了變化,它們像是聽到了一個無聲命令似的,一只挨一只,在原地轉(zhuǎn)圈。這樣,站在羊群中的他就被保護了起來。但他還是很著急,雖然自己沒什么危險了,但羊群卻暴露在狼的眼前,如果狼向它們發(fā)起進攻,它們就會有危險。
就在他這樣擔心著的時候,羊群又發(fā)生了變化。它們一律頭朝里,屁股朝外,又形成了一個保護圈。他馬上明白了,狼一般咬羊時,都先咬羊的脖子,現(xiàn)在羊把屁股對著它們,使它們無從下口。狼圍著羊群打轉(zhuǎn)轉(zhuǎn),過了一會兒,嗥叫著走了。他站在羊群中間,目睹了這一幕,猶如目睹了一個草原上的神話傳說。第二天,他收拾好東西,趕著羊群回到牧場。當晚,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羊。醒來后,他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