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泉勇徐忠(.廈門醫(yī)學院 福建 廈門 36004;.徐州醫(yī)科大學 江蘇 徐州 004)
大學生體質在近10年出現(xiàn)下降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學生體質的下降也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然而當前大學生的體質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當前大學公共體育課課程在不斷的改革,傳統(tǒng)大強度、高難度的競技體育項目容易引起學生受傷導致教學事故,如田徑、長跑、體操等項目正在逐漸減少,部分高校甚至將長跑項目直接從運動會中刪除。而新興體育項目如:體育舞蹈、瑜伽、羽毛球、臺球、棋牌等卻受到體育老師和學生的歡迎。然而大學體育課在項目的設置上過于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娛樂性,而缺乏健身性,使體育課堂中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急劇減少,這也是導致當前大學生體質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課程改革的爭議也更加激烈,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難以避免的。
大學體育課程要求以“健康第一”為理念以“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為目標。當前大學體育課程在設置上為達到這些目標滿足了學生運動參與、運動技能的學習、心理健康和學生個性發(fā)展、以及學生對社會適應的能力的提高,而對于當前大學生體質出現(xiàn)整體下降的大背景下,“健康第一”的理念尤其是增強學生體質的理念是否應該放在課程設置中最核心的位置,在大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增加一定的運動負荷來提高學生的體質是否勢在必行,這些是整個教育部門和全體體育工作值得深思的問題。
以9所普通大學的體育課程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查閱《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綱要》和《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當前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相關資料。
(2)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運用SPSS13.0操作軟件對9所大學2012年至2016年申請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人數(shù)進行了統(tǒng)計、歸納和分析;對9所大學2006-2016年間體育課新增加的體育項目進行了統(tǒng)計、歸納和分析;運用SPSS13.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當前大學體育課程教學這一因素對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影響。
通過對9所高校2004-2013年體育課新增體育項目中,可以看出新興體育項目在不斷的增加。2006-2016年間被調查的9所大學體育課中新增體育項目共計14項,最少的增加了5項,最多的增加了9項。由于學生接觸新鮮的事物快,新增的各種體育項目滿足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感,使大學體育課的娛樂性得到提高,豐富學生的生活,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多樣化發(fā)展。現(xiàn)在不少學校把體育舞蹈、臺球、棋牌、民族舞等低強度低負荷的體育項目逐漸納入體育課堂中,使當前高校的體育課程項目在向低強度、低難度、低事故的方向發(fā)展,而負荷大健身效果好的長跑、游泳、田徑、體操等項目由于事故率高和學生積極性不高而正在逐漸消失。
《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共同編制的,于2002年7月正式實施。要求高校必須對在校大學生進行體質測試,測試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立定跳遠選其一)、1000米(臺階試驗)、握力六項,根據(jù)每項測試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單項得分,再根據(jù)每項的權重計算出總分,60分以下為不達標,86分以上為優(yōu)秀,該測試成績作為學生體質健康個體評價標準和學生畢業(yè)的基本條件。以下是被調查的9所高校2012-2016年該校學生體質測試的統(tǒng)計表。
從表1可以看出,2012-2016年9所高校學生體質測試不達標率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是對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機能、速度、力量、耐力的綜合表現(xiàn),從眾多參與學校體質測試工作的體育教師中獲知,部分學生體質測試不達標最主要的原因是耐力和力量達不到要求。然而當前高校體育課中運動負荷的減少使學生的耐力和力量難以得到鍛煉,在體育課程設置上過多的滿足了學生的興趣而淡化了運動負荷這一關鍵要素??梢姰斍按髮W體育課程對增強大學生體質無顯著效果。
表1 2012-2016年9所高校學生體質測試不達標率的統(tǒng)計
對9所高校2006年與2016年兩個時期共計1106名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與部分生理指標進行監(jiān)測,利用SPSS13.0統(tǒng)計兩個時期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視力等各項數(shù)據(jù),分析兩個時期學生身高、體重、肺活量、視力的變化,以檢驗大學體育課程改革對兩個時期大學生體質的影響。對9所高校兩個時期男女學生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進行T-檢驗,計算出身高的相伴概率P男=0.477與P女=0.591,P值均大于0.05,證明兩個時期男女學生平均身高無顯著性差異;計算出兩個時期學生的體重相伴概率P男=0.469與P女=0.302,P值均大于0.05即兩個時期男女學生平均體重無顯著性差異;計算出視力相伴概率P男=0.792與P女=0.914,P值均大于均0.05即兩個時期男女學生平均視力無顯著性差異;計算出肺活量指標相伴概率P男=0.003與P女=0.017,P值均小于0.05,證明兩個時期男女學生平均肺活量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且男生肺活量平均值下降297m l女生下降201m l。結果統(tǒng)計結果證明兩個時期學生身高,體重、視力生理指標未出現(xiàn)明顯改善,肺活量出現(xiàn)明顯下降。
對兩個時期學生身體素質進行監(jiān)測,包括50m、立定跳遠、1000m800m、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以及反映柔韌性的坐位體前屈項目。兩個時期學生身體素質的變化情況,以檢驗大學體育課程改革對兩個時期大學生體質的影響。通過統(tǒng)計結果證明兩個時期學生身體素質有如下變化:男女學生在速度、下肢力量上無明顯變化,男女學生耐力出現(xiàn)明顯下降,男生上肢力量出現(xiàn)明顯下降。
當前大學體育課為了滿足學生興趣和個性多樣化發(fā)展的需求,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項目,自己選擇老師,使體育課在項目的設置上過于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娛樂性,而缺乏運動強度和健身性;當前學生體質測試的不及格率沒有得到改善,學生在設置體育課期間和未設置體育課期間的體質測試成績無顯著差異,大學體育課程對增強學生體質無顯著效果,近10年來兩個時期學生形態(tài)指標和大部分生理指標無顯著差異且沒有明顯改善,身體素質指標則出現(xiàn)近一步的下滑,特別是耐力指標和男生上肢力量指標,說明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對當前學生體質的變化沒有實質的影響。
當前大學體育課不能完全把選擇權交給學生,對于體質測試不達標的學生禁止參加娛樂性強且運動負荷低的選修課,只允許參加長跑、田徑、游泳等運動強度大的體能性項目,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體質弱的問題;加大學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將體育課分成兩部分,前半部分進行運動技術學習,后半部分進行體能訓練,如長跑、仰臥起坐、力量訓練等使大學體育課能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將體質測試的成績和結果進行及時評價并給與獎勵措施,將測試的結果與獎學金、入黨、畢業(yè)等聯(lián)系起來,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和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1]程云峰.高等師范院校乒乓球選項課運動負荷的初步[J].山東體育學院,2005(4).
[2]林致誠,郭瓊珠.普通高校保健體育課課程教學的憂與[J].武漢體育學院,2003(01).
[3]孫毅,林家潤.體育選項課對醫(yī)學生體質的影響[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12(06).
[4]姜同仁,陶于,錢杰.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