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
2018年,中美關系敏感而復雜,其中圍繞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何時訪華的話題尤為火熱,美國國內(nèi)總有一些人炒作“中美推遲軍事交流”話題,聲稱美方應該冷卻與中國進行軍事交流的情緒。然而,38年前,中美因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和中國的對外開放而走近。1980年1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哈羅德·布朗博士(Dr.Harold Brown)率領美國軍事代表團對中國進行了為期9天的正式訪問,布朗也由此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訪華的美國國防部長。此次訪問標志著中美兩國開啟正常的軍事交流關系。中國作為東道主,在這次訪問中特意為布朗安排了大量堪稱“破格”的參觀活動。本文編譯自外媒對這次訪問的報道,僅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1980年1月5日晚,布朗一行乘坐美國空軍的波音707專機到達北京首都機場,在機場迎接美國代表團的有中國副總理兼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飚,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伍修權,中國海軍、空軍、北京部隊、北京衛(wèi)戍區(qū)的負責人,中國國防部和外交部的有關方面的負責人,美國駐中國大使倫納德·伍德科克,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武官等。美國代表團的團員中包括國防部副部長羅博特·科默、美國裁軍署署長喬治·塞格尼厄斯以及來自五角大樓、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要員。當代表團的專機抵達首都機場后,機場舉行歡迎儀式,軍樂團先后奏響兩國國歌,布朗在耿飚的陪同下檢閱了中國陸軍儀仗隊。
1月6日,中國國防部長徐向前舉行晚宴,歡迎布朗及美國代表團。在宴會開始前,兩位國防部長曾進行了40分鐘的會談,對國際形勢進行了一般的交流,重點談及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的問題。
次日,布朗和耿飚在北京舉行會談,雙方會談的范圍很廣泛,其中包括全球局勢,阿富汗形勢和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所帶來的影響,越南入侵柬埔寨所導致的印度支那半島局勢緊張,鼓勵和擴大兩國防務機構之間接觸的途徑等問題,還討論了世界在戰(zhàn)略和限制武器方面的最新發(fā)展情況。雙方的觀點很接近,會談長達七個半小時。在中午休息時間,中國外交部長黃華會見了布朗。
1月8日上午,時任中國副總理兼解放軍總參謀長鄧小平會見了布朗。下午,布朗參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晚上,他會見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主任張愛萍和國防科委副主任、著名火箭專家錢學森,雙方進行了友好交談。值得一提的是,就在8日,美國代表團成員分成四個小組與中國官員舉行會談。五角大樓發(fā)言人托馬斯·羅斯向記者透露,布朗部長已正式向耿飚副總理提議,美國向中國提供一個精密的人造衛(wèi)星地面站,用以接收“蘭德薩特-D”(LandSat D)地球資源衛(wèi)星輸出的數(shù)據(jù),并且可以適用于軍事方面。
9日下午,中國總理華國鋒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布朗部長并進行了兩小時的會談。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看法。晚上,布朗舉行告別宴會,徐向前、耿飚以及中國軍方和外交部高級官員應邀出席。宴會結束后,布朗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他在會上表示,他總共和中國領導人進行了17小時的正式會談,雙方的觀點非常接近,兩國已制定擴大國防機構之間來往的計劃。布朗說,美國沒有出售武器給中國的計劃,而中國也沒有提出這一問題,但雙方廣泛地討論了技術轉讓的問題,美國準備考慮將具有軍事適用能力的民用技術轉讓給中國。
讓布朗一行感到興奮的是,1月9日和10日的軍營參觀活動充滿亮點。當天早上,布朗代表團在北京北郊南口附近的第6裝甲師基地參觀了一次坦克演習和摩托車表演,解放軍的國產(chǎn)59式中型坦克和62式輕型坦克在崎嶇荒禿的山頭下,卷起團團塵煙,跨越模擬的橋梁和小丘;坦克向靶標發(fā)炮射擊;以及坦克就地打圈的表演。男女偵察兵騎著“長江-750”三輪摩托車風馳電掣地穿過火墻,越過模擬斷橋。演習結束后,布朗爬進一輛59式中型坦克,隨行講解的中國軍官特意強調這是一輛“舊型號中的新款坦克”(從炮塔細節(jié)上看,像是69-I式中型坦克,但不能確定),布朗仔細詢問車長的座位在哪里,負重輪上是否有鋼套。然后,他檢閱了三排坦克兵和摩托車偵察兵,接著參加了在軍事基地禮堂為美國客人舉行的招待會,他表示:“我們對所能看到的一切,對這支裝甲師的力量和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辈祭蔬€對解放軍官兵們說,他期望美國和中國的軍人加強合作。
10日,布朗及美國代表團成員乘坐由中國空軍安排的專機飛往武漢,在此途中,他們曾在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間的中國空軍第38師靜?;赝A簟2祭室恍性跈C場上觀看了解放軍殲-6殲擊機的空中表演和射擊地靶的演習。演習結束后,布朗登上一架中國造的殲-7Ⅰ殲擊機,觀看該機的座艙設備,他是首位在中國參觀殲-7Ⅰ飛機的外國高級官員。布朗對記者們說:“關于我所看到的坦克和飛機,它們并不只是蘇聯(lián)原型的翻版。像F-7(殲-7)雖然屬于那一代(指米格-21F-13)的裝備,但中國人做出了顯著的改進,尤其在航電儀器方面有極大的進步?!辈祭试谥袊姽倜媲暗皿w地表示,自己在中國看到的軍事裝備“相當于10多年前美蘇最好的裝備。”
1980年1月13日,布朗率領的美國代表團乘坐專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取道日本返回華盛頓。這是華盛頓和北京的軍事領導人的第一次正式交往,為1979年元旦實現(xiàn)外交關系正?;蟮闹忻狸P系增添新的一頁。當時美聯(lián)社的報道稱,布朗此行是在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的嚴重時刻進行的,這使得這次訪問更具有特殊的意義——令中美兩國軍事高層領導人及時地商討應付危機的方法,并且加強防務上的聯(lián)系。當時香港《南華早報》如此評價:“華盛頓已開始摒棄對北京和莫斯科實行‘等距離外交的政策,美國的行動已顯示出對中國友好,而對蘇聯(lián)不那么‘友好了,不再是那么不自然地做其‘騎墻派了。中美加強防務方面的合作,對世界安全有著積極的意義?!?p>
美聯(lián)社特別強調,中國將獲得一個“蘭德薩特-D”地球資源衛(wèi)星的地面數(shù)據(jù)接收站,這種衛(wèi)星的“軍事氣味”很濃,而中國恰恰是第一個獲得這種衛(wèi)星地面站的社會主義國家。此外,布朗此行已經(jīng)做出安排,加強中美軍隊之間的交流活動,這就是今天中國軍迷仍津津樂道的1980年5月以耿飚、劉華清為首的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美國五角大樓并登上美國海軍航母“小鷹”號、“突擊者”號,解放軍軍事學院的一個代表團也在不久后訪問美國。美聯(lián)社在當年的報道中不忘寫上這樣一筆:“華盛頓不必把武器售予北京,只須為中國訓練軍官,也能令北京使用美國的軍事技術知識,來加速其國防現(xiàn)代化?!?/p>
在布朗訪華之后,中美軍事關系在高層互訪、武器和軍事技術合作等領域迅速發(fā)展,兩國在戰(zhàn)略和地區(qū)安全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合作。中美軍事關系開始了一段將近十年的“蜜月期”。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麥克法蘭對這段往事曾這樣評價:“我們向彼此打開大門,目的是為了避免因為無知和缺乏交流而發(fā)生誤會。中美兩國對于維護世界穩(wěn)定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并不僅僅限于亞洲地區(qū),而是在全球范圍,昨天是這樣,今天更是如此”。這段話對于當下的中美關系依然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