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
動畫片《天空之城》里,欲揚先抑的海盜婆婆是個老年朋克,染粉色頭發(fā),戴金屬大耳環(huán)。領(lǐng)著幾個傻兒子搶財寶,炸山頭,精于算計,有殺伐決斷,喜愛大口吃肉。
這個配角溫情又喜感的一幕發(fā)生在海盜船上。當(dāng)她去“閨房”找一條肥大的褲子時,畫面掃過粉嘟嘟的房間——這邊是兇神惡煞的刀槍劍戟,那邊是她年輕時的畫像,麻花辮一飛沖天,顯露出勇敢的少女神態(tài)。
連女配角都塑造得性格鮮明、勇猛可愛,怪不得有人說宮崎駿是個女性主義者。他的電影里,主角幾乎全是女性,甚至有人戲稱他的動漫中沒有男主角,只有男配角。
《風(fēng)之谷》里,娜烏西卡身負(fù)領(lǐng)導(dǎo)村民的重任,智勇雙全;《龍貓》中,小月和小梅年紀(jì)雖輕,但遇事有主見;湯婆婆在《千與千尋》里是個獨裁者,但也是事業(yè)型單身媽媽,愛子如命;《幽靈公主》里,宮崎駿借人物之口直接喊了一句“臭男人終究是靠不住的”。
他說,“想為朋友們的女兒拍一部電影”,才有了《千與千尋》。獻(xiàn)給小丫頭的電影后來拿了奧斯卡小金人和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
這個長得像肯德基老爺爺?shù)陌缀永项^,對女性的關(guān)注不僅在筆下?,F(xiàn)實生活中,他的工作室里女職員遠(yuǎn)遠(yuǎn)超過男性。他親自設(shè)計的美術(shù)館,女廁所面積比男廁所大得多。
他常年穿一件畫畫的圍裙,手里夾著香煙,畫不出畫的時候焦躁地抖腿,或是用雙手來回?fù)项^。77歲了,他很難像以前那樣集中精力作畫,畫到一半,身體就僵硬了。他的手開始拿不穩(wěn)畫筆,只能用非常軟的5B鉛筆,有時候還用6B。
如果一個男孩大跨步地走路,我不覺得有什么特別;而如果一個女孩走得氣宇軒昂,那太酷了……
不過,鉛筆下的女孩子并不柔軟。與日漫中一般的少女形象不同,她們沒有富有挑逗性的大得出奇的眼睛,也沒有華麗的衣服和性感的身體曲線。多數(shù)時候,她們身材單薄卻健康,有時短發(fā),有時跑起來辮子一顫一顫的。她們的智力和體能與成年人一樣,既不是欲望的客體、被看的對象,也不是需要保護的弱者和天使。
歌德說,永恒之女性,引導(dǎo)我們前進(jìn)。這幫繽紛女孩能御風(fēng)或騎掃帚飛行,能看見古老的神靈,會造飛機,能用法力使玩具船變成真正的船。在許多個神性時刻里,她們以巫女、拯救者、英雄的身份出現(xiàn),自身充滿不可戰(zhàn)勝的善良和美德。
通常,在好萊塢大片和黑澤明的武士電影中,重整乾坤的總是大塊頭肌肉男,“正義呼喚我,美女需要我”。宮崎駿卻總把重任安在少女肩上。她們俠義心腸,從不瞻前顧后。愚蠢又固執(zhí)的人不見棺材不掉淚,這讓少女們不得不犧牲自己去重整不可收拾的局面,最終使失衡的世界恢復(fù)平衡。
男性成了綠葉和“迷弟”,要么星星眼遙望女主,受其感染,難望其項背。要么就像開頭提到的傻兒子一樣,烘托媽媽的精明強干。
曾有人問宮崎駿,為啥這些自然主義作品,總選擇女孩做故事的主角?他本人的答案是:“我并非在理論上早有此打算。只是每當(dāng)在情節(jié)中比較男孩和女孩,我會覺得女孩更英勇。如果一個男孩大跨步地走路,我不覺得有什么特別;而如果一個女孩走得氣宇軒昂,那太酷了……因為我是女性崇拜者——那也許更真實一些。”
在大男子主義盛行的日本,脾氣暴躁的宮崎駿為何如此?這事跟號稱直男癌遍布的鄙國還有關(guān)。
1958年,“日本第一部長篇彩色動畫”《白蛇傳》上映。17歲的宮崎駿一臉好奇,高高興興地去了電影院,回來時卻哭喪著臉,失魂落魄的。
“我得很慚愧地承認(rèn),我愛上了女性英雄主義的動畫。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大雪中,我跌跌撞撞地走回家中。與他們(劇中人物)的執(zhí)著比起來,我為自己感到非常羞愧,哭了一個晚上?!彼麗凵狭藖碜灾袊呐职姿刎?。
從此,宮式少女動畫開始起步。有人說,沒有男性參與的性別平等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宮崎駿算不算嚴(yán)格意義上的女性主義者,但在婦女遠(yuǎn)遠(yuǎn)沒能頂起半邊天的日本,他起碼展示了圍著榻榻米之外的女性形象。
動畫里的老年朋克,不知道是不是在致敬曾經(jīng)那些臉蛋紅撲撲的三八紅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