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說說寐叟翁絕筆聯(lián)

      2018-06-30 07:21:58吳靖
      書屋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北碑書藝沈氏

      吳靖

      近日適逢滬西最大民營美術(shù)館——寶龍美術(shù)館開館之際,我乘近水樓臺之便第一時間前往“嘗鮮”。未料館內(nèi)設(shè)計之獨到、藏品之豐贍、脈絡(luò)之條暢皆令人大喜過望。其中,尤以“書藏樓珍品展”最為恢弘雅正,海派、京津、金陵、嶺南、長安等不同流派的名家杰作分列各廳,聯(lián)綴成一幅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史長卷,徜徉玩味其間,如穿行神州大地,夢回二十世紀,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在幾百件精品杰作中,一件近代書法作品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它是一代碩儒沈曾植的絕筆聯(lián),聯(lián)曰:“岑碣熊銘入甄選,金砂繡段助裁紕?!苯分?,五尺宣紙上十四個大字奇峭博麗,不同流俗。其奇峭處翻覆盤轉(zhuǎn)、跌宕沉雄;其博麗處由博返約,新意迭出。退而觀之,全聯(lián)結(jié)體靈動飄逸,左右映帶,熟諳蘭亭法書之意;用筆一嘆三詠,蒼勁無匹,深得金石斑駁之趣,可謂融碑、帖藝術(shù)于一身。即便在展廳現(xiàn)場置于楊度《隸書四言聯(lián)》與吳昌碩《篆書二十言聯(lián)》之間,此聯(lián)亦毫不遜色,甚至更多跌宕生動,乃寐叟翁晚年大成之作,且為易簀前絕筆,彌足珍罕。

      中國書法有碑、帖之分。清代以前,妍美瀟灑的帖學書風壟斷書壇一千多年。清中葉以降,碑學大盛而帖學式微,雄渾淵懿的篆隸和北碑書法大行其道。如此觀之,寐叟翁的方筆行草就像是對整個中國書法史的巡禮、回味與總結(jié),正如黃賓虹之于文人繪畫、斯特拉文斯基之于古典音樂,盡管沈公于耳順之年才頓悟變法,走上碑帖融合之路。在他巨大的身影徘徊之處,古代之門漸漸關(guān)閉,近代之幕徐徐開啟。陳振濂先生在《現(xiàn)代中國書法史》一書中,便將沈曾植作為近代開篇第一人,并從更廣泛的歷史立場去理解和評價沈氏書法的價值,可謂一語中的:“(他)把篆隸北碑中的剛健、雄強、質(zhì)實的陽剛精神,從原有的書體、筆法形骸中提取出來,傾注到一個完全相異的行草書類型中去……也許直到沈曾植成功之時,我們才可說北碑精神呈現(xiàn)出一種全范圍的審美含義,它不僅僅作為一個風格流派而存在,更作為一種本質(zhì)精神而存在?!?/p>

      當然,除卻沈氏絕筆聯(lián)本身的藝術(shù)魅力之外,其上下聯(lián)四周密密麻麻的邊跋也是引起我興趣的重要原因,這件杰作背后的故事無疑更豐富了它的傳奇性。1922年11月20日,晚年為多種疾病所困的沈曾植偶得佳眠,午起后書對聯(lián)兩幅,運腕安詳,一如平日。其中甲聯(lián)云:“石室竹卷長三尺,山陰草跡編千文”(現(xiàn)歸臺灣一私人藏家)。而乙聯(lián)正是此聯(lián)。未料次日凌晨三點,沈氏突然發(fā)病,遂駕鶴西去,甲、乙二聯(lián)竟成絕筆。從內(nèi)容來看,此二聯(lián)皆與書法藝術(shù)有關(guān),可見寐叟晚年醉心書藝之一斑。

      如沈氏題首所書“寶生仁兄雅屬”,可知本為朋友而作。不過,沈氏嗣子沈慈護不舍將父親絕筆贈予對方,特留下裝裱紀念,這便有了如今所見之邊跋——計有沈金鑒(時任浙江省省長)、周善培、王甲榮、馬一浮、王蘧常、謝無量、盛沅、莫永貞、呂渭英、錢熊祥、胡樸安、寶璇、諸宗元、高振霄、葉恭綽、金兆藩、夏敬觀、江庸、陳家棟、朱奇等二十人,皆為一時俊彥,對這位一代鴻儒的書藝和人生做出高度總結(jié),使這幅沈氏的晚年大成之作更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

      在此二十家邊跋中,時任上海華豐銀行董事長陳家棟和著名訓詁學家、詩人胡樸安的題跋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品藻人物書藝之余,還透露了這幅杰作的一段重要軼事,讓今人得以鉤沉陳跡,追索舊蹤。現(xiàn)將陳、胡二人跋語節(jié)錄如下:

      ……廿九年偶涉書肆,得此聯(lián),因珍而寶之。今春楊君復康見而謂余曰:此乃余師之絕筆也,慈護先生失此聯(lián)已廿年,耿耿于今……”(陳家棟跋語)

      ……海日樓主人道德文章舉世欽仰……讀跋語審知易簀前數(shù)時絕筆。一日與余語及,余謂當歸海日樓后人藏為傳家之寶。少蕓極以為然,但不識慈護。余與慈護亦無因緣,托友人輾轉(zhuǎn)告知……(胡樸安跋語)

      由此可知,沈氏的這幅絕筆聯(lián)在其去世后不久即遭遺失的厄運,后來1940年陳家棟于書肆上偶爾購得此聯(lián),并邀請幾位朋友一同欣賞這件杰作,其中就有沈增植的學生楊復康和著名學者胡樸安。二人贊嘆之余都認為此聯(lián)既為沈老易簀前的絕筆,乃沈氏傳家之寶,當歸海日樓后人收藏。陳家棟亦作此想,三人不謀而合。1943年,陳、胡二人將此事題跋于該聯(lián),并托人輾轉(zhuǎn)數(shù)次玉成此事,成就近現(xiàn)代書法史一段佳話。

      除卻上述略帶傳奇色彩的跋語外,王甲榮、王蘧常父子二人的跋語也十分引人注目。1917年,年僅十七歲的王蘧常因久慕沈曾植的才學與聲望,托名“黃阿龍”先后去信、寄詩求教沈氏,其絕句被后者贊為“近玉溪”。兩年后,王蘧常終拜師于沈氏門下,學習書法、文學、詩歌與歷史,尤于書藝一道用功最勤。覺察到這位青年才俊的天賦才學后,沈公將晚年對書法藝術(shù)的領(lǐng)悟尤其是北碑書法之道授予王蘧常,并為他指明正道:“凡治學,務去常蹊,必須覓前人敻絕之境而攀之。即學二王,亦鮮新意,不如學二王之所自出……章草自明宋、祝以后,已成絕響。汝能興滅繼絕乎?”循著沈氏天才般的卓識與洞見,王蘧常心摹手追,潛心書藝,晚年更是化漢簡、漢帛、漢陶于一冶,終成章草藝術(shù)的一代宗師,師生二人并立為近現(xiàn)代書法史的兩座高峰。

      對于早年的這番知遇之恩,王氏一家皆感念于心,蘧常之父王甲榮乃博學之士,尤工詩詞書法,對于沈氏書藝之妙自是了然于心,他在跋語中寫道:“丈少壯日書法唐碑,晚愛北魏,間從隸體悟入。而是聯(lián)則又偪近率更,瘦勁堅卓,尤足徵至人徂落,其神明猶湛然也。”王父點出沈氏晚年由北碑、隸體融入行草,開出碑、帖融合之新境,直言此絕筆聯(lián)逼近唐代歐陽詢,評價甚高。王蘧常則先后三次題跋作詩,將對先師濃濃的追念與不舍化作律絕詩語,詩雖難言精妙,但正如古語所謂“喪言不文”,情之真切完全壓倒思之精深,數(shù)十年之后讀來依然令人動容。區(qū)區(qū)書作一幅,師生之高情、文脈之傳承、歷史之厚重盡在其中矣!現(xiàn)將三首題跋詩分錄如下:

      其一

      昔年書法傳坤艮,置我三王二爨間。

      滿地殘陽看絕筆,落花如雪淚如環(huán)。

      幾點墨痕印夢痕,蟠天際海總難溫。

      精光應與月無盡,常照念家山里魂。

      其二

      寸縑尺楮皆環(huán)寶,況復書成易簀前。

      今日彌天風雪里,登樓展卷一凄然。

      其三

      遺容重展姚家埭,絕筆哀思海日樓。

      廿載師生艱一訣,人天從此竟千秋。

      最后來談談這幅絕筆聯(lián)的內(nèi)容。上聯(lián)“岑碣熊銘”,岑言險峻,熊謂雄強,金石碑刻之古拙、厚樸呼之欲出;下聯(lián)“金砂繡段”,金即高貴,繡乃華麗,閣帖拓本之妍美雅正亦紛呈目前。砂亦作沙。清代藏書家、??睂W家陳鳣《對策》卷六云:“《天官·內(nèi)司服》云:‘素沙。鄭注:‘今之白縛也。《釋文》引《聲類》:‘縛,今紗絹。按古無紗絹字,止作沙縛耳?!庇纱丝梢?,不論“砂”還是“沙”,此處皆通“紗”,即“絹之輕細者”。段通緞,乃質(zhì)地厚密之絲織品,正與“紗”相對?!敖鹕袄C段”乃以紗緞之華美借喻帖學之書風,自是平實熨帖。

      當然,最緊要處乃上下聯(lián)末尾三字,碑銘之高古、粗獷者始入得法眼,此謂“入甄選”;帖拓之妍美、雅正者方能助益書藝,此謂“助裁紕”。甄選與裁紕均強調(diào)了主觀的甄別與裁剪,是一個去粗存菁、交匯融合的過程。沈曾植于晚年悟道書藝,以碑版之古拙寫帖,以閣帖之流轉(zhuǎn)寫碑,隨采隨釀,臻于化境。即使在臨終前,沈公仍心心念念于碑、帖融合的書法藝術(shù)之境,而此絕筆聯(lián)正是其一生追求書法藝術(shù)的縮影和寫照。對于沈氏書法之成就,沙孟海稱其“開古今書法未有之奇境”,略嫌籠括;金蓉鏡直言“三百年來第一人”,似有過譽。竊以為,沈氏書法之妙在于甄別和裁剪,包舉與貫通,正如某無名氏的評價似最切中肯綮:“書法家的字求法,畫家的字求趣,學者的字有書卷味,碑學書家的字有金石氣,帖學書家的字滋潤豐腴,唯寐叟翁全有,故能兼美?!?/p>

      筆者昔嘗于上海博物館屢觀寐叟翁晚年行書精品《王維詩軸》,今將舊照翻出,細讀篆刻家朱其石跋語,中云:“此為我邑先輩沈寐叟世丈遺墨,按世丈卒于壬戌夏歷十月初三日,此遺墨年款署‘壬戌初冬,蓋臨終前一二日所書,乃丈之絕筆,彌可寶也?!狈街思袝娸S距沈公絕筆不過一二日,兩件杰作皆能經(jīng)眼寓目,何其有幸,令人感嘆再三。將兩幅作品對觀,此詩軸于章法布局上更見功力,章法布白更處處呼應,相揖相讓,靜中求動;布局貌似松散,實則意到筆隨,回護照應,不失毫厘。而其筆法則頗相近似,均下筆有力,多用側(cè)鋒,筆畫勁利挺峭,深得北碑書法意趣。

      至于該聯(lián)的出處,此前不少人認為是沈曾植自作的論藝詩句,但據(jù)筆者考證,晚清書家、溥儀之師陸潤庠就曾以他招牌式的館閣體行書寫過此聯(lián),只是下聯(lián)“砂”字寫作“沙”。陸氏此作書于1894年,較沈氏絕筆聯(lián)早近三十年。筆者認為,陸潤庠雖是對聯(lián)大家,但其書風近于歐陽詢、虞世南,仍是帖學一路,作此聯(lián)可能性不大。該聯(lián)當是清代嘉道已還碑學中興時期所作,至于其具體出處,仍有待方家考證指點。

      猜你喜歡
      北碑書藝沈氏
      從五臟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學術(shù)思想
      歷史上唯一失蹤的皇后
      新傳奇(2022年27期)2022-07-24 08:50:06
      為什么掐住貓的后脖頸,它就不動了?
      幼兒100(2020年35期)2020-12-10 05:47:04
      清四家書法作品賞析
      甲骨文
      書藝之美
      淺析漢陰《沈氏家訓》的文化內(nèi)蘊與當代啟示
      名作欣賞(2019年18期)2019-01-28 07:58:28
      【書藝之美】
      孤獨的先行者
      等候袁世凱
      崇信县| 乳山市| 松潘县| 大同市| 永清县| 鄂伦春自治旗| 涿州市| 息烽县| 东平县| 独山县| 宜春市| 丁青县| 葫芦岛市| 株洲县| 南昌县| 孟连| 永善县| 镇康县| 灵宝市| 新疆| 昌邑市| 青龙| 潜山县| 衡阳市| 潮州市| 许昌市| 建德市| 喀什市| 循化| 西和县| 阿瓦提县| 漠河县| 江口县| 南昌市| 宁远县| 手游| 东丰县| 石棉县| 青海省| 秦皇岛市|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