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玲
摘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虹橋第一小學校歷經20年創(chuàng)新與主動發(fā)展,在德育工作方面,以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以德育課堂為支撐,構建了習慣養(yǎng)成的“五自教育”,即“思行自覺”、“生命自強”、“心理自信”、“學習自主”、“生活自理”。“五自教育”強調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學校以“五自教育”為經線,“孝德教育”為緯線,各項主題活動為補充,構建起縱橫交錯的全方位、立體式德育網絡。在“五自教育”辦學理念的指導下,虹橋第一小學在哈爾濱教育界異軍突起,奮勇爭先,其發(fā)展勢頭,銳不可當。
關鍵詞:五自教育;德育;生命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眴渭円揽繌娭剖侄蔚牡掠巧n白無力的,而長期有效的德育則離不開學生的自我體驗、自我學習、自我思考,因此,只有激勵學生自我教育,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才能真正達到學校教育的目的。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哈爾濱虹橋第一小學校積極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機制,樹立先進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開展“五自教育”德育實踐活動,打開了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一、“五自教育”德育觀:目標導行促體驗
“五自教育”德育目標制定與解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確定不同學齡階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币虼?,虹橋第一小學校遵循教育規(guī)律,依據學生不同年齡、不同學段心理和認知特點,進行德育體系建設,制定了虹橋第一小學校德育任務目標:
(一)深化德育課程,落實“五自教育”;
(二)發(fā)揮少先隊主陣地作用,夯實“五自教育”;
(三)夯實常規(guī)管理,落實“思行自覺”;
(四)抓實藝體工作,落實“生命自強”;
(五)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心理自信”;
(六)開展“灑掃應對”落實“生活自理”;
(七)加強安全管理,為學生保駕護航;
(八)打造班級文化,成績特色發(fā)展;
(九)加強家校合作,促進學校發(fā)展。
虹一“五自教育”德育目標從學習與生活習慣、課程建設、體驗活動設計等方面讓師生產生認同,豐富感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將學生沉睡的思維叫醒,把天賦的面紗揭開,把創(chuàng)造力和自信心還給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使德育教育貫注智慧與挑戰(zhàn)。
二、“五自教育”養(yǎng)成觀:課程建設養(yǎng)良習
就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而言,其重中之重是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因此我校根據學生不同年齡及不同認知特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進課程,制定了系列化、整體化的德育課程體系。
(一)入學銜接課程:為小學一年級新生設立,從入學時開始學習禮儀、安全、心理、習慣等內容,孩子們沉浸在快樂的課程活動中,同時實現了幼小銜接的順利過渡。
(二)“五自”認知課程:即結合我校“自理、自覺、自信、自強、自主”這“五自”而開設的養(yǎng)成課程。每部分課程都有相應的層面,如“自覺”包含講文明、有禮貌、守秩序、愛環(huán)境四個層面,同時還根據不同的年級有相對應的具體要求和時間內容,課程豐富多彩,學生參與熱情度高。
(三)月度主題課程:依托虹橋一小主題活動月,每月有固定的主題活動,例如三月“生命自強”,圍繞“學習雷鋒精神,爭做自強少年”開展活動。
除此之外還有“節(jié)日文化課程”、游園、參觀、夏令營等“社會實踐課程”,德育課程的制定系統化、序列化,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能力,落實核心價值體系,建構起學生主動發(fā)展的良好習慣,讓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出來,帶給學生的不僅是優(yōu)良的綜合素質,更為學生的成長打開一面明亮的天窗。
三、“五自教育”活動觀:給生命精彩體驗
沒有體驗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德育活動的開展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精心設計時間活動,給每位學生以精彩體驗,讓學生張見識、勵精神、明志向。因此我校在德育活動設計與實施方面,精心建構了九大德育主題活動,分別是:“愛家愛國、傳統文化、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理想責任、誠實守信、文明禮儀、科學技術、社區(qū)活動”。在確定了德育體驗活動的內容后,我校結合“五自教育”的內涵開展了“五個五”德育活動,即“五項”(五項自主項目)、“五行”(仁義禮智信)、“五藝”(畫藝、美藝、書藝、文藝、樂藝)、“五語”(古語、今語、外語、鄉(xiāng)語、書面語)和“五課”(五自課程)。另外,我們還依據校園五大節(jié)日(讀書節(jié)、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冰雪節(jié)),開展與特長相結合的各種活動,為孩子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孩子在活動中建立自信,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空間。
德育活動內容清晰明確,在校園中充分營造了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成長的良好氛圍,達到了以德育促教育的良好效果。除此以外,學校還安排了以少先隊活動貫穿“五自教育”活動,以藝體工作落實“生命自強”活動,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心理自信”活動,以“灑掃應對”落實“生活自理”等活動。這些活動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多彩,不但全面提升的學生的道德思想素質,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學生在這些特色課程中更樂于表達,更主動挑戰(zhàn),而學生的五大核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思維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都得到了顯著進步,虹一德育課堂已經成為孩子們的自主課堂,生命課堂。
四、虹一觀念
德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過程,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導的,是在正確的目標引導下的活動體驗。德育為首,意味著德育教育必須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完善德育組織領導機構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充分參與德育活動的機會。只有教育者的教育與學生的“自主教育”協調發(fā)展,形成“共振”的時候,教育才是有效的。在哈爾濱虹橋第一小學校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五自教育”先進觀念深扎土壤,如今正綻放著鮮艷的花朵。
參考文獻:
[1]葉小峰:《創(chuàng)新辦學理念,實施主動發(fā)展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2016-08
[2]謝友元:《自治自理式德育教育模式紀實》,《教師》,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