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 兮
《紅樓夢》是本奇書,魯迅評價它說:“經(jīng)學(xué)家看見《易》,道學(xué)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p>
作為女性情感作者,我看到的,則是癡男怨女與滾滾紅塵。故事里的時間和空間是虛擬的,但情和欲卻殊途同歸。男女之間的那些事兒,撕下時代、身份與背景的標(biāo)簽,本質(zhì)差不了多少——
遇到愛和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看過《紅樓夢》的人,都喜歡談?wù)摿主煊窈脱氣O誰更適合做妻子。
多數(shù)人傾向于薛寶釵:她端莊美麗識大體,集才干與情商于一身,幾乎能滿足世俗對完美妻子的所有要求??少Z寶玉偏偏不喜歡,他執(zhí)著地愛著那個小心眼愛賭氣的林黛玉,對所謂的“金玉良緣”充耳不聞。
小時候不懂,只簡單歸結(jié)為情有獨鐘,以為愛情毫無道理可講。長大后重讀,卻從那句“林姑娘從不說這些混賬話”中,猛然窺見相愛的秘密。拋開前世注定的神話色彩,寶黛愛情的基礎(chǔ)其實就是一個“懂”字。懂他為何不熱衷于功名仕途、允許他處江湖之遠(yuǎn)、鼓勵他去做一個“無用”之人,甚至能與他一道不愛蒼生,只愛風(fēng)月。
所謂的愛情,不就是茫茫人海中遇見另一個能與你共鳴的靈魂?
王熙鳳是個女強人,精明能干雷厲風(fēng)行,手段也十分了得,拿秦可卿的話來說,就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和大部分強悍的人一樣,她把這種姿態(tài)和模式帶入了婚姻。于是頤指氣使,把丈夫管得死死的,甚至不許他和女人多說一句話。
可感情就像捧在手里的沙,捏得越緊,流失得就越快。更何況她的丈夫賈璉,本就是見一個愛一個的浪蕩子。等到偷娶尤二姐時,賈璉已經(jīng)把妻子貶到了塵埃里:“人人都說我們那夜叉婆齊整,如今我看來,跟你拾鞋也不要?!?/p>
感情磨滅在意料之中,休妻也是賈璉的怒氣積累到極限的必然之舉。婚姻不是打戰(zhàn),也不是競爭,何必非要勝過愛人一頭呢?
王夫人是賈政明媒正娶的妻子,可縱觀整部《紅樓夢》,卻找不到一句兩人親昵關(guān)系的描寫。更多時候,他們都只作為榮國府二房的男女主人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相敬如賓地“恩愛”著,帶著一絲疏離的禮貌和客氣。
當(dāng)王夫人還是王小姐時,她未必高興嫁給賈政??筛改钢鼣[在面前,人人都說,門當(dāng)戶對才是琴瑟和諧的大前提。但還是被現(xiàn)實狠狠地打了耳光:聊不到一起,即使同床共枕而眠,也沒有多余的話可講。兩人的話題,被牢牢禁錮在兒女與家務(wù)應(yīng)酬上。就這樣,不咸不淡地過了幾十年,兒女雙全富貴滿堂,真真應(yīng)了那句話,“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可真正的門當(dāng)戶對,并不完全是家世背景的完美貼合,更是精神世界的相互吸引與欣賞。
嫁進皇宮,是封建時代無數(shù)女子的夢想??稍谠锬镅劾?,皇宮大內(nèi)只不過是個“見不得人的去處”。曹雪芹不寫宮斗,宮斗的殘酷本質(zhì),卻被他一句點透。
人人認(rèn)為元春好福氣,畢竟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殊不知元妃的標(biāo)簽貼在身上,她就承載起了家族榮耀和政治前景,勢必步步驚心處處坎坷。更何況,她要與三千佳麗爭奪一個丈夫,情愛被心機和利益綁架,對夫君的所有期待也不得不變成小心翼翼。這樣的婚姻,沒有平等、沒有尊重,愛情也時隱時現(xiàn)可有可無。深宮的日子一天天過下來,想必舒服不到哪兒去。
女孩子嫁得好不好,人們常常會通過男方的硬件來判斷;可婚姻的幸福度,卻只由夫妻雙方的感知來決定。
賈府的二小姐迎春,是個性子怯懦且木訥的姑娘,被父親嫁給了一個姓孫的男人。嫁過去后,才發(fā)現(xiàn)孫紹祖一味好色、好賭、酗酒,家中所有丫頭仆婦騷擾了個遍,還對嬌柔的妻子動輒打罵,竟是個十足的色魔加渣男。
迎春躲回娘家哭訴,卻被長輩們勸了回去,最終被丈夫虐待致死。太多人把婚姻作為女性的最終價值指向,不嫁出去,似乎就不能證明一個女人的存在意義。哪怕我們的時代,已距離紅樓夢幾百年。
不嫁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人不淑,被婚姻磨完自己對生活的所有熱情和期待。畢竟結(jié)婚的初衷,是求好、向上與光明。
賈寶玉過生日時,小姐丫鬟們聚在一起喝酒抽花簽,探春抽到的那一支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必得貴婿”。所以,即使判詞上畫著伏岸哭泣的女子,我也相信遠(yuǎn)嫁的探春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婚姻生活。
這個庶出的女孩,人稱“刺玫瑰”,集美貌與才干于一身,在娘家時便協(xié)理家務(wù),就連王熙鳳都忌憚三分。生身母親活成了一個笑話,探春卻敢用一記耳光來證明自己的主子地位。
所以,在最初的陌生和不適熬過去之后,探春必定能夠得到夫婿的寵愛,贏來婆家的尊重,在千里之外開始嶄新的余生。因為支撐起婚姻和人生的東西,永遠(yuǎn)都是能力、性情與姿態(tài)。
尤三姐是自刎身亡的,因為未婚夫柳湘蓮懷疑她的清白,借口要退婚。柳湘蓮的懷疑,則起自尤三姐和寧國府的瓜葛,因為“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干凈,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干凈?!逼鋵嵰膊凰阃耆┩?,畢竟她的姐姐尤二姐早已淪為賈珍和賈璉的玩物。
作為妹妹的三姐,難免也要承擔(dān)些非議和妄斷,雖然她始終都在用力守護自己的清白??纱蟛糠秩硕疾患南M凇俺鲇倌喽蝗尽?,對“近墨者黑”卻深信不疑。
身而為女人,請務(wù)必珍愛自己的名聲,這并不是對男權(quán)社會的妥協(xié),而是對自己的愛惜與成全。
少年人讀紅樓,大多要為寶黛愛情嗟嘆,也必定會埋怨作者下筆殘忍,活生生拆散一對璧人。要等到他們都長大成人,各自經(jīng)歷過了婚嫁的種種挫傷,才會恍然明白曹雪芹的深意。
因為愛情只是兩個人的電光石火,婚姻卻關(guān)系著兩個家庭乃至家族的利弊權(quán)衡與取舍。
難怪林黛玉在得知賈寶玉的心意后,歡喜只維持了短短一瞬,轉(zhuǎn)念便開始自傷身世,“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p>
薛寶釵則不同,親生母親當(dāng)然會處處留心,早早就放出了“金玉良緣”之說;未來婆婆也對自己青眼有加;還有兄長、堂弟、堂妹,這些人都有意無意地為這場爭奪戰(zhàn)推波助瀾。
而寄人籬下的林黛玉,只有一個年邁外婆可倚仗,心事也只能含含糊糊地透露給貼身丫鬟聽。戰(zhàn)爭還未打響,倒先輸了一大半。沒人為她宣傳造勢,也沒人為她出謀劃策,更沒人為她披荊斬棘。
畢竟,從愛情到婚姻,還有一段很漫長很艱辛的路。但是,從成親到終老,也還有一段更漫長更艱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