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英語已不再被僅視為一門學科而更是一種交流溝通的工具??谡Z教學也隨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學習中重要的情感因素,交際焦慮是中學口語教學中最大的焦慮問題。
一、口語焦慮原因分析
口語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這不僅與我國英語學習者的個性氣質(zhì),學生動機、學習目標等主觀因素而且還與我國文化背景、教師、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的客觀原因都是密切相關的,
(一)主觀原因
1.性格與氣質(zhì)
人與人的性格各異,一些學生屬于氣質(zhì)型焦慮,他們天生比較膽怯,缺乏自信,這種學生的性格和氣質(zhì)導致了其口語交流的不流暢,心理焦慮狀況。有些同學不愿意開口說話或者不愿意多說是因為在單個訓練的時候,教師總是讓一個學生獨自面對其他學生和教師進行語言練習,從而使這個學生處在眾目睽睽之下,這更加加大了他們的緊張情緒,長期以來,他們對于英語口語的焦慮情緒就會慢慢滋生,最終形成一種習慣性的英語口語焦慮情緒。
2.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nèi)部動力。學生起初的口語學習行為只是興致所致,然而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間接的促進或促退關系,正如戴維奧蘇貝爾(David P.Ausubel)所說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決非一種單一性的關系。隨著學習難度的加大,他們找不到新鮮感和樂趣,口語水平不見明顯提高,則會出現(xiàn)嚴重的焦慮心理。
3.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指一個人為自己學習所設置的所要達到的標準,目標設置太高的人比較容易體驗到焦慮感。有些學生把自己的英語口語所要達到的水準設置的過高,他們往往期望自己的口語水平能在短時期內(nèi)取得突破性進展。這類學生往往自信心足,好勝心強,但對學習中的困難和障礙估計不足,當口語水平提高不快,達不到預期或規(guī)定目標時,他們就會感到焦慮。
(二)客觀原因
1.教師原因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師和展演者。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課堂內(nèi)容的設計、教師提問的方式、教師對學生糾錯的方式方法、教師的體勢語甚至表情態(tài)度等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如果教師自身水平較低,知識構成單一,他就根本無法勝任口語教學。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英語口語失去信心和興趣,從而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焦慮感。再如部分教師過分強調(diào)教師教授的作用,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決定與控制整個教學活動,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者,這樣學生感覺是在一種壓抑的氛圍中進行口語練習,這種緊張焦慮的心理屏障,它阻礙了學生充分利用語言習得過程接收的可理解輸入。還有一類教師由于缺乏經(jīng)驗,常常不顧學生的口語學習程度,授課語速過快,過多地使用習語、生僻詞等,人為地擴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有的教師對于學生口語中的錯誤大加批評,沒有顧忌到學生的面子問題,這導致學生失去信心,產(chǎn)生焦慮感,不敢再在課堂上發(fā)言,嚴重阻礙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2.學習環(huán)境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環(huán)境因素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學校都是大班授課,教師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學生。另一方面,在傳統(tǒng)教學法下,教師為了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他們常常自導自演,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沒機會練習口語。大課教學、課堂設計刻板、氣氛緊張、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口語的練習和表達,導致了學生的焦慮情緒。
二、克服口語焦慮的策略
解決學生口語焦慮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們既然客觀地認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和后果的嚴重性,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不斷改進英語口語的教學方法,努力地解決問題以促進口語教學。
1、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口語環(huán)境、巧妙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
從以上導致學生口語焦慮的各因素來看,情感是維持學習動力的助推器,出現(xiàn)障礙必然導致學習的停滯。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努力營造輕松、和諧、低焦慮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根據(jù)克拉申(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不會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其所浸的語言信息中并將其完全吸收,其原因就在于其中存在了情感過濾。英語學習者的口語焦慮感就是情感過濾的突出表現(xiàn)。因此,基于這一理論,英語教師應設法營造良好的情感環(huán)境。只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口語的輸出。正如積極情感促進語言學習,消極情感阻礙語言學習。教師不僅僅是向?qū)W生傳授英語知識,更應該鼓勵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低焦慮的氛圍。只有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才能逐漸克服以往膽怯、缺乏自信的心理,從而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提高口語能力。
2、提高教學水平、改善口語糾錯技巧
針對教師的口語糾錯技巧問題,美國學者桑代克(E.L.Thorn-dike)提出的嘗試錯誤說證明了外語學習可以說是通過嘗試來克服錯誤的過程。在我國的外語學習的環(huán)境下,學生講英語的機會少,為了多鼓勵他們講英語、講好英語。我們應該以寬容的心理去對待學生的口語錯誤,采取延時糾錯(delayed-correc-tion)或離線糾錯(off-line correction)的方法。也就是說教師可以等學生講完后抓住典型錯誤予以糾正和講解,這樣師生就會有充分的時間將錯誤分類、分析和反思。同時,教師糾錯的態(tài)度一定要和藹,面帶微笑而不是強硬的批評,多用鼓勵的言語來降低學生的焦慮情緒,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課上敢于多說英語的良好習慣。
3、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開展合作學習法
針對英語口語學習中大班教學,教師自編自演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方法。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小組為單位的學習策略。合作學習法可以在整體上改善課堂氣氛,降低學生焦慮情緒,給學生提供更多說英語的機會。很多學生的口語焦慮在于害怕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出丑,小組合作的形式給予了學生們在回答問題前一定的思考、討論和演練時間。這樣,學生的焦慮情緒就會大大減少。此外,合作小組活動的形式能夠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口語練習,大大增加了課堂中學生說英語的機會,有效地避免了教師點名提問給學生帶來的緊張感和在全班同學面前單獨發(fā)言的焦慮感。
焦慮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焦慮的負面影響,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才能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