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
摘要: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與素質教育的開展,我們幼兒教師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chuàng)設較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幼兒園老師要與家長積極溝通,積極尋找教育幼兒的最佳切入點,從而提高幼教質量,發(fā)展幼兒個性,顯得猶為重要。
關鍵詞:幼兒教育;溝通;家園合作;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家長身上學到的生活經驗是我們幼兒老師所無法包辦的。我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一代人的教育問題解決不了,那么往后的子孫后代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所以家庭教育才是重中之重。好的教育先得從娃娃抓起,先得從良好的幼兒園教育中“家園溝通”做起:
一、多對幼兒進行肯定,少批評,多鼓勵。
當面對每一位家長,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激勵孩子,因為在孩子們的世界,老師的話就是權威,而在實際生活中,很多老師面對家長只是會說孩子的缺點,有時還是當著孩子的面說,雖然說老師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幼兒有了問題一定要和家長及時溝通,家園合作,但我們要清楚人是感情動物,有情緒的,我們應當換種說話方式,去贊美孩子!這是老師對幼兒真誠的欣賞,也是對家長最直接的一種鼓勵方式。倘若老師時常在家長的耳邊說幼兒的缺點,一次兩次還好,時間一長,家長與老師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心靈隔閡,由此產生不信任。因此,我們應當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孩子與家長,讓彼此之間產生信任感。友好相處,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我們還要從細節(jié)入手,用愛心呵護每位幼兒。
二、與家長說孩子缺點,更要說出改進辦法。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有好的、有壞的,當幼兒離園時,我們面對家長不能只說幼兒有點這樣也不符合實際,是人都會有缺點,再說光說優(yōu)點家長也未必會信,所以,我們要不但說出幼兒的缺點,同時也說出改進的辦法。這樣,對于忙碌的家長也有了育兒的方向。記得一位哲人說過:掌握了溝通,你就掌握了整個世界。所以溝通是多么重要!家長將幼兒送入幼兒園不光想了解幼兒的在園表現(xiàn),更多的是想讓每位老師解決一下如何教育幼兒的方法。懂得了家長的需求以后,我們就應當答疑解惑,幫助家長、與家長攜手共同教育好孩子,雙方成為好的合作伙伴。
幼兒入園的那一刻起,我們作為老師就應該細心觀察每位幼兒的表現(xiàn),幼兒的成長,如:幼兒的生活習慣、幼兒的飲食習慣,喲兒的性格方面,人際交往方面,從每個小細節(jié)著手,一一記錄下來,這也是我們應當做的,一方面有利于向家長反映幼兒狀況,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們去分析不同幼兒的生活習性,從而因人施教。面對家長,我們需要其配合,共同解決幼兒身上所存在的問題,只有扎實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細致,工作態(tài)度端正,在家長心里,你無疑是一名優(yōu)秀的好老師,負責任,值得信賴。
三、說話是一門藝術。
面對幼兒家長,我們并不能只挑好聽的說,要切合實際,不浮夸。因為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希望,作為老師,不能去不負責任的放任自流,那種放養(yǎng)式教育只會害了他們,我們要學會“要報喜,巧報憂”,通過我們對幼兒的觀察去將每天的觀察記錄對比,發(fā)現(xiàn)有幼兒進步就告訴其家長,家長當讓想聽到孩子進步的好消息,不要總是指責孩子,要讓家長看到希望,人正因為有了希望才有了前進的動力,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幼苗,它們就需要我們這些園丁去栽培,所以與家長溝通要注重技巧,寄希望于話語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在與家長溝通時,我們可以先表揚后批評,先說出幼兒的優(yōu)點,特別是當幼兒在身邊時,老師說完優(yōu)點后,家長一般會條件反射,會說“瞧,你們老師今天表揚你了!“幼兒聽完后的反映剛認識開心,以后想得到更多的表揚,于是,接下來,老師在說出幼兒的缺點,幼兒往往會在父母的監(jiān)督下改掉其自身缺點,這樣也形成了很好地教育氛圍。對于同一個想法,同一個幼兒的缺點,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去評析,從心理角度去分析,看哪種角度是對方所容易接受的,而不至于用的方式別人很反感,百人百性,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我們不可能了解所有家長的脾氣,所以,我們也不知道應采取哪種方式家長可以接受,面對情緒易激動的家長,我們要學會“冷處理”,先將熱門話題該放一放,待家長冷靜下來,再去向其解釋,這樣在溝通中也減少了一些互相之間的猜疑與不信任。同時也讓家長對待老師的態(tài)度有所好轉。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外人看來,這是多么神圣的一份職業(yè),所以,在踏入幼兒園門的那一刻起,應該先從外在進行自我反省,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穿著整齊,樸素大方。所以,注重自己外在形象,也能給每位家長留下印象分。衣著是很重要,但我們不能忘了我們自身的一個優(yōu)勢,那便是—微笑,“微笑是最有力量的法寶”,我們平時見了家長不能忘了我們的法寶,它也是有禮貌的一種最基本的體現(xiàn)。當然在我們與家長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我們也要保持微笑,以良好的心態(tài)。沉著冷靜去對待,且不能與家長發(fā)生爭執(zhí)。這也從側面彰顯了教師的素養(yǎng)的高低。
教師的自我認識是一方面,但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幼兒從一出生首先接觸的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極為可貴的。幼兒園和家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受教空間,我們的幼兒在這兩個空間中來回穿梭,受到的教育的方向卻是要一致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為幼兒建立起完整的人格。家庭教育必須與幼兒園教育保持協(xié)調一致,這樣幼兒的進步也會明顯加強。比如:幼兒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喜歡模仿。有的幼兒在家里模仿大人,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也將這種習慣帶到幼兒園,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表揚與羨慕的眼光,可有的幼兒就不喜歡做事,并不是他很懶,而是在家里,家長沒有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模仿環(huán)境,幼兒也就很盲目。畢竟每位幼兒在家里與父母的相伴時間最長,所以,幼兒的模仿能力也就在家長的悉心培養(yǎng)下慢慢去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總之,在解決家園合作的問題上,我們教師首先應查漏補缺,看看哪些地方沒做到位,當然,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與家長配合好,這樣不但有利于我們的工作開展,更重要的是為孩子的美好未來做好鋪墊,每個孩子都各方面優(yōu)秀,身心健康是我們各位老師與家長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