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霄
摘 要:文言文內容博大精深,閱讀文言文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更能夠擴大學生的視野,積淀豐富的文化底蘊。但從目前狀況來看,初中教材中文言文不斷增多,很多學生在學習文言文這方面仍不積極,甚至出現畏懼心理。面對一些學生不喜歡文言文這一不爭的事實,我們如何走出教學文言文低效的怪圈,落實新課標,這是擺在每一位語文老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文言文;新理念;學習熱情;有效活動
傳統(tǒng)的課堂文言文教學往往重視對詞、句含義的理解。雖然教師備課時花大量時間弄清每個字詞,課堂講解時一字一對,一句一講,可是千年傳承的文章卻也被肢解為零碎的文字,失去了美感。同時,筆者發(fā)現大多數的文言課都是教師一個人在演獨角戲,先是介紹文學常識,再是朗讀課文,然后是分析字詞,串講文句,接下來是分析思想內容,賞析寫作特點。課堂上除了少數學生在拼命的記筆記之外,多數學生昏昏欲睡,課堂氣氛沉悶。課后的檢測結果也很糟糕。怎樣才能使文言文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筆者從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貫徹新課標,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要不斷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課本,將精髓貫穿于教學實踐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培養(yǎng)新型人才為目標”的新型教育觀。首先,要有“平生不羨黃金屋,燈下窗前長自足”的教學精神。其次,在教學實踐中要勤于思考,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要大膽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寫好每一課的課堂總結,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二、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源于興趣。因此,教師在教知識的同時應該抓住學生思維的興趣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從上課開始就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
例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論語〉十二章》的積極性,在《論語》教學的第一堂課上,筆者引入了如下內容:孔子被歷代讀書人尊奉為“圣人”,更被封建統(tǒng)治者封為“至圣先師”,也被百姓萬分崇拜。提起孔子,人們的印象是文質彬彬的書生。其實孔子不但是博學多才的大學問家,也是身材高大、武藝高強的威猛之士。史書記載孔子身長九尺有六寸,折算起來孔子身高約為1.91米,可見他的身材是很高大的?!痘茨献印飞险f,孔子的勇猛超過著名的勇士孟貪,跑步的速度能追上野兔,這些描述不免夸張,但也可以反映孔子是一位體格健壯、勇猛力大的人。通過介紹孔子與眾不同的身世及生平,便激發(fā)了學生想要了解孔子的學習熱情。
三、開展積極有效的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開展有效活動是最能契合孩子喜歡游戲的天性的,如果我們能夠精心地組織和開展一些積極有效的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將大大地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文言文語法知識復雜,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繁瑣,作者可以讓學生自發(fā)形成學習小組,通力合作,整理出相應的學習知識點,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考查、問題討論等。利用組員之間的相互鼓勵、相互監(jiān)督促進學生的學習,利用組間的相互競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我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都采取小組評分的方式,每周一統(tǒng)計,按照分數評選出“最佳小組”和“最佳發(fā)言人”,學生對此很感興趣,躍躍欲試,都渴望被評選上“最佳發(fā)言人”,課堂氛圍非?;钴S。
四、重視文言文的誦讀,起到傳情達意的效果
文言文語言凝練,詞語豐富,意蘊深厚,百讀不足以傳情,非誦不足以明旨。語文文言文的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質、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傳承中華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尤其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語文教師可以采取拓展課文內容,將詩歌融入文言文教學,對文章進行分類對比,還可以讓學生形成小組,采取合作學習模式等多種教學方式,通過這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樂于學習文言文。通過熟讀成誦,既可以積累大量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也可以為學生日常寫作提供豐富的文言文語言素材。如《〈論語〉十二章》中的名句,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钡鹊?。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比如錄音范讀,老師領讀,同桌互讀等等。從誦讀中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理解理解作者的所要表達情感。這才是我們學習優(yōu)秀古文的意義所在。
五、通過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視野
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產生十分的興味,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過對比相同事件的不同觀點評論,在對比中感受到作者思維的異同,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全面準確的認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還要通過大量的課外知識進行補充,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野,還增加文言文學習的趣味性。例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死于安樂也?!笨梢匝a充《史記》內容:“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身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稽之恥邪?”以臥薪嘗膽來幫助學生理解“生于憂患,死于憂患”的內涵。還可以通過搜集成語、典故、寓言等文言故事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借以幫助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劍、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等。
總而言之,如何讓學生在愉快有趣的氣氛中學習語文,如何讓我們的學生愛上文言文,這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反思、大膽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我們秉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愛文言文,快樂學習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