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于是教學方式也在悄然的更新。人們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渴望,促使中國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變,教育的服務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需求的變化。人們對教育需求更傾向于接受靈活的、優(yōu)質的、個性化的以及滿足終身學習的教育;于是微課因其短小精悍與碎片化特點在信息高速發(fā)展、時代變遷和教育述求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關鍵詞:微課;教學;研究
生活的存在,總是在不斷的推陳出新,而每一種新事物的產生,總有其必然的理由。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于是教學方式也在悄然的更新。人們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渴望,促使中國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變,教育的服務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需求的變化。人們對教育需求更傾向于接受靈活的、優(yōu)質的、個性化的以及滿足終身學習的教育;而今的教育更多的是基于學校的,標準化的,班級的集體服務方式;所以簡單、便捷、有趣而高效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逐漸進入人們視線。
微課因其短小精悍與碎片化特點正好彌補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在信息高速發(fā)展、時代變遷和教育述求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一、微課的定義
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定義為“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xiàn)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
“鳳凰微課”的定義:微課,它是一個微小的教學應用,是一種以5~10分鐘甚至更短時長為單位的微型課程。它以視頻為主要載體,特別適宜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結合,為大眾提供碎片移動化的網(wǎng)絡學習新體驗。
張一春的定義: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jīng)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
因此,對于教師而言,我們對微課認識主要基于以下幾點:第一,微課的主要載體是微視頻;第二,微課的設計制作包含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針對某個知識點或重難點;第三,視頻的時長較短,一般控制在10分中之內;第四,學習時間,地點,方式自由,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隨時調整;可以反復研究,也可以隨時研究,還可以不限制地點自由學習。
二、微課的特點
微課主要是針對于傳統(tǒng)教學的提出的一個有效的學習方式,它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有效的補充。其主要特點可以用一下幾個詞來代替:短小、全面、自主、方便、明確、多樣、共享。
第一,微課授課時間短5到10分鐘,內容少一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惑點)或一道題;學生學習的時間較短,內容少便于理解,接受。
第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微課雖然授課時間短,但是教學設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具備,就是一堂微型課。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考慮到,把學生放在授課的主題地位。
第三,因為微課主要以視頻為載體,學生在學習課程視頻時,不像在課堂上與老師面對面教授,交流。所以,微課的學習更考察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課程時,可根據(jù)自身情況調整學習的時間、地點和學習時長。
第四,微課的傳播方式非常廣泛,學生可借助手機,電腦等多種設備觀摩課程,并可及時給予反饋,討論,師生和生生之間便于交流。
第五,微課的設計制作的起始階段,便要求有明確的主題;學生在學習時,亦可根據(jù)自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選取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或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進行學習。
第六,微課授課內容,呈現(xiàn)方式的多樣化,使得課程的內容生動,有趣,形象。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能力
第七,共享是網(wǎng)絡資源的核心理念。微課資源在網(wǎng)絡高速發(fā)達的今天,能夠借助于網(wǎng)絡平臺快速的被擴散,以達到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緩解現(xiàn)在教育的主要矛盾。
微課與眾不同的特點,導致其在教學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那么,微課在教學中應怎樣輔助教學又有怎樣的作用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探討。
三、微課輔助教學的應用
微課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平臺實現(xiàn)教育教學,給師生提供優(yōu)質的資源共享和靈活的教與學。它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自由,拓展了教師的發(fā)展空間,同時也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享有優(yōu)秀教育資源的機會。
我國的微課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方面?,F(xiàn)在的中小學教育與教學方式中,運用微課輔助教學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前使用微課,也就是預習形微課,起到對課堂內容的預熱和引領作用。學生通過課前的前置型學習,預先了解并熟悉新授課內容,主動學習,自己決定學習進度,主動的查閱資料,整理收獲和疑問;在課堂寶貴的時間里,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交流與展示,協(xié)作探究老師給出的任務,并互相解決疑難,接受教師的進一步指導;做到知識的內化和升華。課后,教師可做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可以自己規(guī)劃學習的內容和進度。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微課作為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做到了充分的應用
(二)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動畫型微課和拍攝型微課,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其功能就是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一些需要進行空間想象的抽象的圖形和它的變化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例如,在地理課堂中,地貌的變化,四季的更迭,都可以在微課中形象的展示;化學課堂中的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在一些沒有條件進行實物展示的課堂,我們可以通過微課直觀的給出解答;還有數(shù)學課堂中,幾何圖形的幾何變換等,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同時,能夠對一些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實驗操作模擬等。
優(yōu)秀的微課資源短小而易用,教師不用自己親自花費大量精力去做,可在網(wǎng)絡資源中選擇對自己教學有利的片段加以整合即可。
(三)微課在對學生的補償性學習中的應用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而不同的個體,接受知識的能力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各有不同。在班級授課的課堂上,學生在教師整體劃一的教學進度下,收獲了不同層次的知識。課后教師,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一一指導,去幫助學有余力的同學進一步拓展和幫助學有不足的同學加強鞏固。如果把教師課堂上教授的重點和難點,當時錄下來,發(fā)送給同學們,那么同學們就可以做課下的復習和鞏固?;蛘甙颜n外拓展內容制成微課,供學有余力的同學研究,那么微課將是老師的好幫手,學生的好老師,對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四)系統(tǒng)化微課教育資源,拓寬學生視野,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當下的教育,不再僅局限于對課堂的考試內容的學習,豐富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發(fā)展第二課堂,也是現(xiàn)在教育發(fā)展的目的之一。但是由于學生在學校時間有限,不能保證學生有更多的在校學習研究的時間。因此,學校如果抽出一定的教師,組成團隊制作第二課堂需要的系列微課,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學們還可以在閑暇和放假期間,對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進行研究和學習。
雖然,微課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不可忽視,國家相關部門也在大力支持微課的應用,但是教學應用的現(xiàn)狀卻不理想,優(yōu)秀的微課資源總量也還是較少的。原因:第一,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根深蒂固,教師在短時間內很難轉變教學方式;第二,即使有一部分青年教師想跟上時代的腳步,改變自己的授課方式,但是缺乏專業(yè)的教師的指導,技術問題難以解決;第三,一線教師工作任務量大,目前我國的大班額教學普遍存在,批改作業(yè)時間長,負擔重,教師很難抽出時間來研究,制作微課;第四,系統(tǒng)的微課教學資源,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教師團隊,負責專項任務研究。
總之,微課這一在教育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新型教育教學方式,其便捷性,高效性對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產生的巨大的影響。將微課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能有效的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能力,有益于教育教學的發(fā)展。
2017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編號:JCJYC17250558,課題名稱:《運用微課輔助教學的實踐研究》。